“星火号”在维度间无声滑行,如同掠过镜面的水滴。连续数日的航行平静得近乎异常,没有遭遇“织网者”的巡逻队,甚至连星际尘埃都显得格外稀薄。这种过分的宁静,反而让舰桥内的气氛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陈星的精神力在缓慢恢复,与“源初代码”的共鸣也趋于稳定,但他眉宇间那抹凝重并未散去。凌玥和零也保持着最高级别的警戒,轮流监控着扫描系统。
第七日,当“星火号”即将进行最后一次维度跳跃,进入“幽光星域”外围时,零的传感器捕捉到了一丝异常。
“检测到非标准空间波动。”零的电子眼锁定导航屏幕一角,“来源:未知。强度:微弱,但持续。特征:与已知‘织网者’信号、自然脉冲星辐射或常规飞船引擎均不匹配。”
一个微弱的光点在屏幕边缘闪烁,代表着那个未知的信号源。
“能解析吗?”凌玥立刻问道,调整航向,使信号处于最佳探测角度。
“尝试中……信号结构极其复杂,加密层级极高,且似乎采用了某种……动态变熵编码。”零的声音带着一丝计算时的专注,“破解需要时间,且存在被反向追踪的风险。”
陈星走到零身后,看着那不断变幻、仿佛拥有自己生命的信号波形,心中一动。他调动起与“源初代码”的连接,不再试图用秩序逻辑去理解,而是去“感受”其内在的韵律。
一种奇特的、既非秩序也非混乱,更像是……“有序的混沌”的感觉,浮上心头。
“这个信号……不像是‘织网者’的风格。”陈星沉吟道,“它们的信号冰冷、绝对,追求最简洁高效的逻辑。而这个……充满了‘艺术性’的冗余和变化。”
“你的意思是,这可能是……其他幸存者?甚至是‘观星台’?”凌玥眼中闪过一丝希望。
“不确定。但值得冒险探查。”陈星做出决定,“零,在不暴露我们自身的前提下,尝试进行最低限度的接触。发送一段经过‘源初代码’加密的、包含‘潜影会’和‘铁砧’识别码的问候信息。”
“明白。执行最低风险接触协议。”零开始操作,一段极其简短、能量特征被压制到极限的信息流,如同暗夜中的萤火,悄无声息地射向那个未知的信号源。
信息发出后,便是漫长的等待。每一秒都仿佛被拉长。舰桥内只能听到设备运行的微弱声响和彼此的心跳。
几分钟后,就在他们几乎以为不会得到回应时——
那个未知信号源的光芒猛地闪烁了一下,频率与节奏,竟然与他们刚刚发出的加密问候信息中的某个验证片段,完全一致!
紧接着,一段更加复杂、但明显是回应性质的信息流被发送回来!零立刻开始接收和解码。
“信号确认!对方回应了!”零的声音带着一丝罕见的波动,“正在解析……信息包含一组坐标,一个时间窗口,以及……一个警告。”
全息屏幕上浮现出解码后的内容:
坐标: [一组长达数百位的超空间坐标,指向幽光星域深处一个极其隐蔽的引力阴影区]
时间窗口: 标准时 17.4 循环后,持续 0.3 循环
警告: 信任需验证。孤身前来。尾巴已清扫,但暗流仍在。‘观星者’谨启。
“观星者!”凌玥眼中爆发出光彩,“是‘观星台’!他们果然还存在!”
陈星仔细看着那条信息。“信任需验证”、“孤身前来”、“尾巴已清扫,但暗流仍在”……每一条都透露出极致的谨慎和身处险境的危机感。
“他们要求我们单独前往,在那个精确的时间点。”零分析道,“坐标位于复杂的天文环境中,易于隐藏,但也易于设伏。风险评估:中等偏高。”
“这是我们目前唯一的线索。”陈星沉声道,“‘织网者’的网络正在收紧,我们必须抓住任何可能联合的机会。按照他们的要求做。”
他看向凌玥和零:“‘星火号’目标太大。零,你留守舰船,保持隐匿,随时准备接应或撤离。凌玥,你和我乘坐小型侦查艇过去。”
零的电子眼闪烁了一下,似乎想提出异议,但最终只是平静地回答:“明白。已规划侦查艇最佳航行路径。将保持最高级别警戒。”
凌玥点了点头,没有多言,立刻开始为侦查艇做起飞准备。
标准时 17.4 循环后,“星火号”悄然悬浮在一块巨大小行星阴影中,舰身所有非必要系统均已关闭,如同宇宙中的一块冰冷岩石。一艘小巧的、涂有吸波材料的侦查艇,如同脱离母舰的夜枭,无声无息地滑出,按照接收到的坐标,精准地驶向那片未知的引力阴影区。
艇内,陈星和凌玥都穿着轻便的作战服,武器触手可及。他们都知道,这既可能是一次通往盟友的会面,也可能是一个精心布置的陷阱。
侦查艇小心地规避着引力陷阱和密集的陨石带,最终抵达了坐标点。那里空无一物,只有一片扭曲的时空和远处脉冲星传来的、规律性的微弱光芒。
就在时间窗口开启的瞬间——
前方虚空如同水波般荡漾,一艘造型奇特、通体覆盖着仿佛能吸收一切光线的暗色装甲、外形如同某种深海生物般流线而诡异的飞船,悄无声息地显形出来。它没有任何标识,没有任何能量泄漏,就像宇宙本身的一道影子。
一个通讯请求,直接接入侦查艇的保密频道。
陈星和凌玥对视一眼,按下了接听。
一个温和、却带着某种非人质感的电子合成音响起,听不出男女,也听不出情绪:
“欢迎,远道而来的‘变量’。”
“请跟随引导,我们将前往……‘观星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