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逻队员的脚步声在石阶上急促响起,艾琳刚要抬脚迈进议事厅主楼,那封密信就递到了她手上。她停下动作,没说话,直接撕开火漆,展开纸页。只看了几行,她就把信折起塞进袖口,转身朝北面走。
“敲钟三次。”她边走边说,“通知所有将领,去了望塔集合。”
声音很稳,没有提高,也没有停顿。她脚步加快,披风在身后扬起。一边走,一边继续下令:“东线巡防队绕后包抄,点燃二级烽火,匠坊马上送新式弓弩到北屯前线。”
传令兵立刻分头跑开。钟声很快响了起来,三声短促的撞击在村中回荡。人们从各处涌出,士兵开始列队,马匹被牵出马厩。
艾琳一路直奔村北高地的了望塔。塔上已有哨兵在等她。她爬上平台,接过望远镜朝北望去。远处尘土扬起,三股骑兵正快速推进,距离北屯只剩不到两里。北屯那边烟尘也起来了,说明守军已经发现敌情,但阵型混乱,旗号不齐。
“北屯现在由谁指挥?”她问。
“是李副尉,带了一百零七人驻守。”
“新兵居多?”
“全是三个月内入伍的。”
艾琳放下望远镜,对身边传令兵说:“发信号,让北屯盾手列前排,弓手退到第二层,不准擅自放箭。再传令快哨队,沿田埂小路前进,随时报告敌军动向。”
她又转向另一名士兵:“通知影行队待命,不要出击,等我命令。”
话音刚落,北面传来一阵喊杀声。敌军已逼近防线外围,一名守军慌乱中射出一箭,落点偏得厉害。这一箭像是信号,其他弓手也跟着乱射,阵型瞬间脱节。敌骑趁机加速,冲破第一道栅栏,离粮仓只剩半里。
艾琳眉头一皱,立即下令:“擂鼓三通,标准收束阵型!传令北屯指挥官,执行阶梯阻击法——盾阵前压,弓手交替射击,三十步内发火箭!”
鼓声立刻响起,节奏清晰。北屯守军听到鼓点,迅速调整位置。盾牌手向前推进,形成一道墙。弓手分成两组,一组拉满,一组待命,轮流射击。当敌骑冲到三十步时,一声令下,火箭齐发。
新式强弩威力极大,箭头带着火光划过空中,一支箭直接射断敌军旗杆。旗帜倒地,敌骑明显一滞。紧接着,几匹马踩中埋在田埂下的绊马索,前腿一弯,摔倒在地,后面的骑兵来不及收势,接连撞上去。
场面顿时混乱。
艾琳站在高台上,盯着战况,一句话没说。直到确认敌军攻势被压住,她才开口:“传令匠坊,第二批弓弩十分钟内必须送到前线。再调二十名熟练弓手增援北屯侧翼。”
命令传下去后,她转身对副将说:“敌人不是来抢粮的。”
副将一愣:“不是?”
“他们试探我们的反应速度和新兵战力。”艾琳说,“这波人装备轻便,行动快,但没带攻城器械,也没后续部队跟进。就是来看我们会不会乱。”
副将点头:“那我们现在怎么办?追吗?”
“不追主力。”艾琳摇头,“派影行队出林间道,在撤退路上设伏。目标不是歼灭,是让他们留下东西再走。”
影行队很快出发,贴着树林边缘潜行。艾琳继续观察战场。敌军见久攻不下,开始后撤。但他们撤得有秩序,显然是训练过的轻骑部队。
等敌军完全退出攻击范围,艾琳下令:“关闭北屯大门,清点伤亡,加固破损栅栏。伤员立刻送医,阵亡者登记姓名,家属按工分双倍补偿。”
她又让人把缴获的武器集中起来检查。几把弯刀上有特殊刻痕,刀柄包裹方式也不常见。她叫来军务官:“把这些刀送去文事堂,找懂外族兵器的人辨认来源。”
接着,她亲自写下一份战报草稿:“敌轻骑三路来袭,兵力约一百五十人,装备统一,行动协调。我军依阶梯阻击法应战,击退敌军,无人员阵亡,仅六人轻伤。敌遗弃马匹四匹、武器十二件,两名掉队者被俘。”
写完,她抬头问:“俘虏审了吗?”
“刚开始,他们不肯说话。”
“别用刑。”艾琳说,“给饭吃,给水喝,换干净衣服。明天早上再问。记住,问他们从哪来,谁下的命令,补给线在哪。”
她站起身,走下了望塔。天色渐暗,北屯的灯火陆续亮起。士兵们正在修复工事,有人搬运沙袋,有人重新铺设绊马索。几名新兵围在一起练习弩机装填,动作比之前熟练了许多。
艾琳走到临时指挥帐前,掀帘进去。桌上摊着地图,北屯周边的路线被标记出来。她坐下,拿起笔,在地图上圈出三个可疑据点。
“这三个地方,”她对副将说,“地形隐蔽,靠近水源,适合藏兵。让快哨队明天一早去查,不要正面接触,只侦查动向。”
副将记下命令。艾琳又说:“从今天起,所有边境哨岗每两小时汇报一次。夜间巡逻增加一组,路线随机调整。”
她停顿了一下,看向帐外。
风还在吹,营地里的火堆噼啪作响。远处传来士兵修整栅栏的声音。
“这次来的是小股部队。”她说,“但他们知道我们有新兵驻守,知道北屯防御薄弱。情报泄露了。”
副将脸色变了:“要不要查内部?”
“已经在查。”艾琳说,“但不能乱动。现在最要紧的是让所有人明白,我们能守住。”
她提起笔,在战报上写下第一句:“敌锋初试,我阵已立。”
然后合上纸页,放在一边。
帐外,一名士兵快步走来,手里拿着一块木牌。他掀帘进来,把木牌递给艾琳。
“影行队留下的。”他说,“插在敌军补给车烧毁的地方。”
艾琳接过木牌。上面刻着她的徽记,还有一行字:“此界不容犯。”
她看了一会儿,把木牌放在地图旁边。
“告诉影行队,任务完成得好。”她说,“让他们回来休息,明天照常训练。”
副将起身准备离开。
艾琳忽然叫住他。
“把北屯的新兵名单拿给我。”她说,“我要看看,是谁第一个射中敌旗。”
副将点头出去。艾琳坐在灯下,翻开军务册。油灯的光映在纸上,字迹清晰。
她一页页翻着,手指停在某个名字上。
外面风更大了,吹得帐布晃动。一名巡逻兵走过,脚步声短暂响起,又消失在夜色里。
艾琳抬起头,望向帐门方向。
她的笔还握在手里,墨汁未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