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亮,艾琳就站在了指挥棚前。她手里拿着一张新画的图,纸角被露水打湿了一点。彼得从南坡回来,报告说巡哨一切正常,没人靠近。
艾琳点头,掀开帘子走进棚内。桌上摊着山村地形图,油灯还亮着。她把新图压在一边,指着火油库西侧的林道说:“他们以为李五得手了,接下来一定会按原计划来。正面强攻、劫粮仓、埋伏渡口,一个都不会少。”
彼得站在她身后,看着地图没说话。
“但现在是我们先动手的时候。”艾琳说,“不能等他们打上门。我们要让他们进不来,也不敢进。”
她叫人通知各队负责人,一刻钟后到指挥棚集合。自己则拿起炭笔,在纸上写下“夜刃组”三个字。
人到齐后,艾琳第一句话是:“昨夜的事结束了,但危险没有走。敌人还在山外等着信号,而我们现在要给他们一个假的信号。”
有人皱眉。老猎户问:“还要守?不是已经抓住内应了吗?”
“抓了一个人,不代表他们不会再来。”艾琳说,“我们只有一次机会。他们以为我们还在防,其实我们可以反过去打。”
她说完,把“夜刃组”的名单念了一遍。一共八个人,四个老兵,四个新兵里挑出来的。彼得任组长,负责带队训练和行动执行。
“这不是普通巡逻队。”艾琳说,“任务是潜入敌后,烧他们的粮车,断他们的传令线,让他们乱起来。动作要快,落地就走,不留痕迹。”
底下有人低声议论。一个年轻村民开口:“可我们没打过这种仗,怎么知道能不能行?”
艾琳没回答他,而是转向彼得:“带他们去校场,现在就开始。”
太阳升到一半时,校场边上已经拉起了几道低矮的木障。沙袋堆在一旁,每人背一个,开始练习贴地前行。艾琳站在边缘,看他们一个个从稻草堆上走过。
第一个队员刚走几步,草堆就发出响声。艾琳摇头:“重来。”
第二个更小心,可脚步还是太重。第三个人试了三次,终于走完没出声。艾琳让他停下,说:“记住这个感觉。夜里走路,耳朵比眼睛有用。听风,听树叶动,听自己的呼吸。”
她亲自示范。脱掉鞋,蒙上眼,从陷阱区穿过去。脚尖落地,几乎没有声音。她在终点站定,摘下布条:“谁能做到这样,才算合格。”
训练持续到中午。有人累得坐在地上喘气。彼得喊停一次,让大家喝水休息。艾琳蹲在一个新兵旁边,看他脚上的磨痕。
“疼吗?”她问。
“还能扛。”那人说。
“这不是一天能练成的。”艾琳说,“但我们没时间慢慢练。明天晚上就要能动。”
下午加了模拟环节。用旧帐篷搭了个假火油库,设了两道岗哨模型。任务是绕后、点火、撤离,全程不准被发现。
第一次演练失败。三人踩中绊索,警铃响起。艾琳站在旁边,只说了一句:“再来。”
第二次有人提前暴露位置。第三次,终于有一组顺利完成。艾琳看了看时间,点头:“可以用了。”
她让彼得把这组人留下,单独交代任务细节。其他人继续练习潜行。
傍晚时分,艾琳回到指挥棚。南坡巡哨刚交班,回报无异常。她翻开记录本,在最新一页写下:“晨起至酉时,全境无敌踪。夜刃组初训完成,七人达标。”
她合上本子,走到门口。校场那边还有人在练。几个身影在树影间移动,动作比白天轻了许多。
第二天一早,巡逻恢复每日三次。东谷了望台加了夜岗,由夜刃组轮值。艾琳重新调整了骨哨信号——两长一短,代表敌踪显现,所有人员立即进入反击状态。
她召集哨岗人员,当面演示新信号。吹一遍,再让他们复述一遍。确认每个人都记住了。
“以前我们靠它集合。”艾琳说,“现在它不只是报警,也是出击的命令。”
有村民问:“要是信号响了,我们怎么办?”
“按新编组行动。”她说,“前线组守主障,支援组搬物资,夜刃组准备出发。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该去哪。”
一天过去,山外依旧安静。没人出现,也没动静传来。
第三天清晨,一个年轻守卫在校场边找到艾琳。他说昨晚值夜时看到远处山坡有烟尘扬起,很淡,只一会儿就散了。
艾琳听完,没立刻回应。她让那人原地等着,转身进了指挥棚。拿出望远镜,登上哨台最高处,对着东面山脊看了半个时辰。
下来后,她下令:“今日全员保持战备状态。夜刃组今晚进行最后一次全流程演练。目标设定为敌军粮道临时营地,路线走北沟小径,限时两刻钟完成突袭撤离。”
彼得领命去安排。艾琳则把最新的哨报记入本子,并在地图上标出烟尘出现的位置。
午饭后,她在墙板上钉上了最终版的夜刃组名单。下面附了一张行动简图,标注了三条可能的出击路线和两个备用集合点。
有村民路过指挥棚,看见她在检查每个人的装备记录。弓有没有修好,刀够不够锋利,绳索是不是结实。一项项核对,一笔笔记下。
“真的会打出去吗?”有人小声问。
艾琳抬头:“只要他们敢来,我们就不会只等着。”
夜幕降临,校场边缘的训练仍在继续。这次所有人全副武装,模拟真实任务环境。艾琳站在高处 watching。每当有人发出声响,她就吹一声短哨,表示暴露。
最后一轮演练结束,八个人全部抵达终点,耗时一刻四十七秒。艾琳走上前,看了看每个人的呼吸节奏,点了点头。
“可以了。”她说。
她回到指挥棚,取出那张写着“火起即攻”的油纸。打开看了一会儿,然后放进火盆里烧掉。灰烬倒入水碗搅匀,泼在屋后土里。
接着她铺开一张新纸,写下了反击预案的最终指令:
- 敌若现身,正面固守牵制;
- 夜刃组自北沟出击,目标为敌后补给线;
- 行动时间定于拂晓前两刻,以骨哨两长一短为号;
- 成功后撤回东谷暗道,不得恋战。
写完,她将纸折好,放入随身皮囊。
午夜,南坡巡哨再次回报,一切如常。艾琳站在哨台下,手里握着更新过的作战简图。她刚听完报告,转身走向指挥棚。
风从林间穿过,吹动了墙板上的名单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