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号”的锚链刚在浅滩落下,朱慈兴便带着马库斯、塔卡和三名熟悉石器的华人劳工,再次奔向那座赤色巨岩。清晨的阳光斜照在岩石表面,那些曾被他误认为天然纹路的刻痕,此刻在光影下显露出清晰的轮廓——不是散乱的线条,而是排列规整的象形符号,与他在大明典籍中见过的殷商甲骨文竟有几分相似的古朴质感。
“你们看这里。”朱慈兴蹲下身,指尖拂过岩石底部一道半埋在沙土里的刻痕,“这些符号的排布,像是在记录什么。”劳工老刘早年在苏州府的古寺里帮过文物修缮,对刻痕尤为敏感,他掏出随身携带的毛刷,轻轻扫去表面的红沙,更多符号显露出来:有圆形的太阳图案,有弯月状的曲线,还有手持长矛的人形浮雕,浮雕的腰间刻着一串类似计数的圆点。
塔卡突然指着岩石西侧一处陡峭的崖壁,压低声音道:“那里有光。”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崖壁中段有一道狭窄的缝隙,晨光正从缝隙中透出来,在地面投下细长的光斑。马库斯自告奋勇,踩着岩石表面的凹陷处向上攀爬,他手臂上的肌肉紧绷,指尖抠住岩缝,很快便爬到缝隙旁,探头向内张望片刻后高声喊道:“里面是空的!有台阶能下去!”
众人随后借助劳工们临时削制的木梯,依次进入岩缝。缝隙内部远比想象中宽阔,一条由岩石凿刻而成的石阶蜿蜒向下,石阶两侧的岩壁上每隔几步便嵌着一块发光的萤石,微弱的光芒照亮了前行的路。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土腥味,还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檀香,仿佛千百年前有人在此焚香祭祀,气息至今未散。
“这绝不是天然形成的。”朱慈兴抚摸着石阶边缘,指尖能感受到人工打磨的平滑触感,“有人在岩石内部凿出了通道,而且年代久远。”走在最后的塔卡突然停下脚步,目光紧盯着右侧岩壁上的一幅浮雕:画面中,一群头戴羽毛冠冕的人围着一座金字塔,手中捧着玉琮状的器物,金字塔顶端站着一位身披长袍的祭司,正将一件闪烁着光芒的物品举向天空。
“这场景……和洞穴里的壁画很像。”马库斯回头说道。朱慈兴点点头,心中的疑惑愈发浓烈:玛雅文明的遗迹他曾在欧洲人的画册中见过零星记载,那些金字塔、象形文字与眼前的浮雕有着惊人的相似,可玛雅文明明明位于美洲大陆,为何会在这片南方大陆的巨岩中留下痕迹?
石阶尽头是一扇厚重的石门,石门上雕刻着复杂的图案:中央是一个圆形的历法盘,盘上刻满了细密的符号,历法盘两侧各刻着一条展翅的羽蛇,蛇身缠绕着藤蔓,蛇眼由红色的晶石镶嵌而成,在萤石的映照下泛着幽光。朱慈兴尝试推动石门,石门纹丝不动,他注意到石门下方有一个凹槽,凹槽的形状与洞穴中那块半人高的晶石完全吻合。
“得把洞穴里的晶石搬过来。”朱慈兴说道。众人立刻折返,合力将那块散发着蓝光的晶石抬到石门旁,小心翼翼地嵌入凹槽。晶石刚一归位,便发出一阵嗡鸣,石门上的羽蛇浮雕突然亮起红光,历法盘开始缓缓转动,发出“咔嗒咔嗒”的声响,仿佛在计算着什么。
片刻后,石门缓缓向两侧打开,一股夹杂着尘土的冷风扑面而来。门后是一间宽敞的石室,石室中央矗立着一座小型的石质金字塔,金字塔顶端摆放着一个由黑曜石打造的圆盘,圆盘中央镶嵌着一块与晶石材质相同的蓝色宝石,宝石下方刻着一串纵向排列的象形文字。石室四周的墙壁上,布满了色彩鲜艳的壁画,历经千年依然没有褪色。
朱慈兴走上前,仔细观察壁画内容。第一幅壁画描绘的是一群人乘坐着巨大的木筏,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航行,天空中出现了异象——两颗太阳同时升起,海水变成了暗红色。第二幅壁画则是他们抵达这片大陆,开始开凿巨岩,建造石室,将一块巨大的蓝色晶石嵌入巨岩深处。第三幅壁画最为震撼:一群身着祭司服饰的人围在金字塔旁,将蓝色宝石从圆盘上取下,随后大地开始震动,天空出现裂缝,无数发光的碎片从裂缝中落下,将整个大陆笼罩在光芒之中。
“这难道是玛雅人的迁徙记录?”马库斯喃喃自语,他曾在非洲见过部落的迁徙壁画,与眼前的场景有着相似的叙事逻辑。塔卡则盯着壁画中那两颗同时升起的太阳,脸色凝重:“我们部落的传说里,也有‘双日同天’的记载,那是世界末日的预兆。”
朱慈兴的目光落在金字塔顶端的黑曜石圆盘上,他发现圆盘边缘刻着与历法盘相同的符号,便尝试转动圆盘。圆盘转动时,蓝色宝石发出的光芒逐渐增强,照亮了石室顶部的星空图——图中清晰地标注着猎户座、天狼星等星座,还有一些从未见过的星辰图案,星辰之间用金线连接,形成复杂的星轨。
“这些星轨……像是在记录一条航线。”老水手李老栓恰好赶来,他凑到星空图下,指着一条从美洲大陆指向南方大陆的金线,“你看,这条线的起点,和我们之前待过的密西西比河流域很像,终点就是这里。”他的话让朱慈兴茅塞顿开:或许玛雅文明并非只存在于美洲,而是曾有一支族群因某种灾难,沿着星轨指引的航线,迁徙到了这片南方大陆,并用巨岩建造了这座隐秘的避难所。
为了弄清更多细节,朱慈兴让劳工们将石室中的壁画和象形文字逐一临摹下来,他自己则专注研究金字塔顶端的蓝色宝石。宝石下方的象形文字经过反复比对,与洞穴中晶石上的符号完全一致,他尝试用指尖触摸宝石,宝石突然发出一阵强光,一段清晰的影像投射在石室的墙壁上——
影像中,一位玛雅祭司正对着族人讲话,虽然听不懂语言,但通过手势和场景能大致判断出内容:美洲大陆发生了严重的干旱和地震,祭司通过星象观测,发现南方大陆存在一处“神圣之地”,可以庇护族人,于是他带领一部分族人乘坐木筏,历经数月的航行,最终抵达这片土地。他们发现了这座赤色巨岩,认为这是神灵的恩赐,便开凿岩穴,建造石室,将带来的“生命晶石”(即蓝色宝石)嵌入其中,作为守护这片土地的信物。
影像的最后,祭司将一块刻有全部知识的石板藏入金字塔底部,叮嘱族人:当“双日同天”的异象再次出现时,需将石板取出,根据上面的记载寻找新的家园。随后,影像渐渐模糊,石室恢复了平静。
“金字塔底部有石板!”朱慈兴立刻召集众人,小心翼翼地清理金字塔底部的石块。经过两个时辰的挖掘,一块长约两米、宽约一米的玉质石板被挖了出来,石板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象形文字和星图,还有一些关于农业、历法、天文的记载。
老刘用随身携带的墨汁和羊皮纸,将石板上的内容完整拓印下来。朱慈兴发现,石板上的历法记载与欧洲人所说的“玛雅长历法”完全一致,甚至更为详尽,其中还提到了一种“星际历法”,记录着星辰运行的周期,以及不同星球之间的航线。石板的最后一部分,记载着玛雅人对“世界周期”的理解:每一个周期结束时,都会发生一场大灾难,但灾难过后,新的文明会重新诞生。
“这么说,玛雅人早就知道世界会发生灾难,所以提前做好了迁徙准备?”马库斯问道。朱慈兴点头:“不仅如此,他们还将自己的知识记录下来,希望能传给后世。”他突然想到洞穴中看到的影像——古老大陆沉入海底的场景,或许那就是上一个“世界周期”结束时的灾难,而玛雅人正是凭借着对星象和历法的精准掌握,才得以在灾难中幸存,迁徙到新的大陆。
接下来的几天,朱慈兴带领众人对巨岩内部进行了全面探查。他们发现,除了中央石室,巨岩中还有多条通道,连接着不同的房间:有的房间里存放着大量的陶器和石器,陶器上刻着精美的花纹;有的房间里摆放着用兽骨和玉石制作的祭祀用品;还有一间房间里,整齐地排列着数十个陶罐,罐中保存着完好的种子,经过辨认,其中有玉米、土豆等农作物的种子,与美洲大陆的品种完全相同。
在最深处的一间密室里,众人还发现了一具保存完好的玛雅祭司遗骸。遗骸身着羽毛编织的长袍,手中紧握着一块小型的蓝色晶石,身旁放着一本用树皮制作的书籍,书页上用红色的颜料写满了象形文字。朱慈兴小心翼翼地将书籍展开,发现里面记录的是玛雅人的祭祀仪式和星象观测方法,其中有一段内容提到:“赤色巨岩是连接天地的通道,当晶石与星象对齐时,可开启通往‘先祖之地’的大门。”
“先祖之地……难道是指美洲大陆的玛雅故土?”朱慈兴心中一动。他立刻让李老栓根据石板上的星图,重新调整返回大明的航线。李老栓研究后发现,从这片南方大陆出发,沿着玛雅人记录的“星际航线”,不仅可以抵达大明,还能经过美洲大陆的玛雅区域。
“我们可以先去玛雅故土看看,说不定能找到更多关于这个文明的秘密,再返回大明。”朱慈兴提议道。众人纷纷表示赞同——这段意外的旅程,已经让他们对这个古老的文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希望能将这些发现带回故土,让更多人知晓。
在离开巨岩之前,朱慈兴带领众人举行了一场庄重的祭祀仪式。他们将挖掘出的玉质石板放回金字塔底部,重新封好石室,又在巨岩前点燃了由松枝和香草制成的篝火,对着巨岩深深鞠躬。塔卡则在岩石表面刻下了奥吉布瓦部落的图腾和大明的龙纹图案,将两个文明的印记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上。
“守望号”再次启航时,朱慈兴站在甲板上,望着渐渐远去的赤色巨岩,心中充满了感慨。原本只是一场返回故土的航行,却意外揭开了失落玛雅文明的神秘面纱,那些刻在岩石上的符号、壁画中的故事、星图里的航线,不仅是远古先民智慧的结晶,更是不同文明之间存在联系的见证。
马库斯走到他身边,指着海面上的日出说道:“你看,今天的太阳,像不像壁画里那颗带来希望的太阳?”朱慈兴点头,目光望向东方的海平面:“无论前路还有多少未知,只要我们带着这些发现和信念,就一定能找到回家的路,也能让更多人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多值得探索的文明奇迹。”
甲板上,华人劳工们正在整理临摹下来的壁画和文字,印第安勇士们擦拭着从石室中带出的石器,黑奴们则哼着改编后的玛雅祭祀歌谣。阳光洒在“守望号”的船身上,将所有人的身影拉长,也照亮了他们前方的航程。朱慈兴知道,这场关于玛雅文明的探寻,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秘密等待他们去发现,而他要做的,就是将这些远古的智慧与故事,带回大明,带回那个承载着无数人乡愁的故土。
航行途中,朱慈兴每天都会拿出拓印的石板文字和临摹的壁画,仔细研究。他发现,玛雅人的历法计算极为精准,甚至能预测日食和月食的时间,这与大明的天文历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玛雅人的农业技术也十分先进,他们记载的玉米种植方法,比欧洲人的种植技术更为科学,这些知识如果能带回大明,或许能帮助更多百姓解决温饱问题。
李老栓则根据玛雅星图,不断调整航线。他发现,玛雅人记录的星轨比欧洲人的航海图更为准确,沿着这些星轨航行,不仅能避开暗礁和风暴,还能缩短航行时间。“按照这个航线,我们再过一个月,就能抵达美洲大陆的玛雅区域了。”李老栓兴奋地对朱慈兴说道。
朱慈兴点点头,目光望向远方的星空。他仿佛看到,那些远古的玛雅先民,正沿着同样的星轨,在大海上航行,他们带着对未来的希望,在陌生的土地上建立家园,留下文明的印记。而如今,他正沿着先民的足迹,去探寻那些被历史尘封的秘密,去连接不同大陆、不同文明之间的纽带。
夜色渐深,“守望号”在平静的海面上航行,甲板上的篝火映照着众人的脸庞。朱慈兴拿起那本玛雅祭司的树皮书,借着篝火的光芒,仔细辨认上面的文字。虽然大部分文字还无法理解,但他相信,只要坚持研究,总有一天能完全破译这些古老的文字,揭开玛雅文明的全部秘密。
他想起在巨岩石室中看到的最后一幅壁画:一群人站在巨岩顶端,望着远方的大海,天空中只有一颗太阳在闪耀,海面上出现了一艘巨大的船只,正向他们驶来。那幅壁画,仿佛是对未来的预言,而他和“守望号”上的众人,或许就是那艘“预言中的船只”,承载着连接不同文明的使命,在茫茫大海上,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