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手!”
一声蕴含轩辕王道之力的怒喝,如同平地惊雷,骤然炸响!声音不高,却带着无上的威严与震慑力,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的耳中,震得那些骑兵座下的战马都希津津一阵嘶鸣,人立而起。
冲在最前面的王彦章只觉得耳中嗡的一声,气血一阵翻涌,手中银枪差点脱手。他大惊失色,勒住战马,惊疑不定地望向声音来源处。
只见道旁,一个身着青袍、看似普通的年轻人负手而立,面色平静,但那双眼睛却如同深潭,蕴含着让他灵魂都感到战栗的威压。
“你是何人?敢管我军务?!” 王彦章强自镇定,银枪指向朱慈兴,厉声喝道。他虽惊于对方的气势,但仗着己方人多,且自身武艺高强,并不十分惧怕。
朱慈兴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只是目光扫过那些倒在血泊中的百姓,又看向王彦章和他身后那些杀气腾腾的骑兵,缓缓道:“上天有好生之德。尔等身为军人,不去保境安民,却在此屠戮手无寸铁的百姓,与禽兽何异?”
他的声音带着一股奇异的力量,仿佛直接敲打在人的心坎上,让一些骑兵不由自主地产生了羞愧之感。
王彦章却是勃然大怒:“哪里来的酸腐书生,也敢教训你家将军?!这天下,强者为尊!这些贱民,挡了我的路,就该死!我看你也是活腻了!” 他自恃勇力,又被朱慈兴的话语激怒,当下不再多想,催动战马,挺起银枪,化作一道白色闪电,直取朱慈兴胸口!
这一枪,快如流星,狠辣无比,枪尖撕裂空气,发出凄厉的尖啸,隐隐有血光迸现,显然是其杀戮多年凝聚的煞气。
然而,在朱慈兴眼中,这一枪虽然凌厉,却破绽百出,其蕴含的能量层次,与他经历过的深渊魔物、虞朝异兽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
他甚至没有动用任何兵器,只是在那枪尖即将及体的瞬间,看似随意地抬起了右手,伸出食指,轻轻向前一点。
“叮——!”
一声清脆悦耳,如同玉磬相击的声响。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王彦章志在必得的一枪,那凝聚了他全身力气与煞气的枪尖,竟被朱慈兴一根看似纤细的手指,稳稳地抵住了!再也无法前进分毫!
枪尖上蕴含的狂暴力量,如同泥牛入海,消失得无影无踪。那足以洞穿铁甲的冲击力,甚至连让朱慈兴的手指微微颤动一下都做不到。
王彦章脸上的狞笑瞬间僵住,转化为极致的骇然与不可置信!他感觉自己这一枪不是刺中了血肉之躯,而是撞在了一座亘古永存、坚不可摧的神山之上!
“这…这不可能!” 他失声惊呼,试图抽回银枪,却发现枪身如同被铸在了对方手指上,纹丝不动!
朱慈兴目光平静地看着他,指尖微微一动。
“嗡!”
一股无可抗拒的沛然巨力,顺着银枪猛地传递过去!
王彦章只觉得一股无法形容的恐怖力量如同排山倒海般涌来,虎口瞬间崩裂,鲜血淋漓,整个人如同被高速奔跑的巨象撞中,惨叫一声,连人带马被震得向后倒飞出去,重重地摔落在数丈之外的地上,银枪也脱手飞出,插在一旁的地面上,兀自嗡嗡颤抖。
“将军!”
“小王爷!”
身后的骑兵们全都吓傻了,呆立当场。他们心目中勇不可当的小王爷,竟然被一个来历不明的人,用一根手指就击败了?!这简直是神话!
朱慈兴没有理会那些惊惶的骑兵,也没有去看在地上挣扎呕血的王彦章。他缓步走到那个吓呆的孩童身边,轻轻摸了摸他的头,一股温和的神农生机之力渡入,抚平了孩子的恐惧。然后,他目光扫过那些幸存下来、同样目瞪口呆的难民,又看向那些噤若寒蝉的骑兵,声音依旧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滚。”
一个字,如同赦令。
那些骑兵如蒙大赦,再也顾不得其他,慌忙下马扶起重伤的王彦章,捡起银枪,如同丧家之犬般,头也不回地纵马狂奔而去,连地上的同袍尸体都顾不上了。
难民们这才反应过来,纷纷跪倒在地,向着朱慈兴磕头不止,口称“神仙”、“菩萨”。
朱慈兴心中并无多少喜悦,只有更深的沉重。他扶起众人,问道:“你们可知,附近可有安身之所?”
一位老者泣声道:“多谢神仙救命之恩!听说…听说太原府的李亚子(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小名)治下还算安稳,只是此去路途遥远,兵匪横行…”
李存勖…后唐…
朱慈兴望向北方,目光深邃。这个时代,群雄并起,战乱不休。他原本的目标是拯救大明,但既然阴差阳错来到了这个华夏文明再次陷入巨大危机的乱世,难道就能袖手旁观吗?
虞朝的使命是守护文明火种,而此刻,面对这个礼乐崩坏、人道沉沦的时代,他又该如何自处?
第三节:太原暗流,枭雄之姿
朱慈兴并未立刻表明身份或展示更多神异。他深知在这种乱世,过于惊世骇俗的力量未必能带来秩序,反而可能引来更多的贪婪与混乱。他需要先了解这个时代,了解这些搅动风云的人物。
他给了难民们一些之前搜集药材时顺带准备的、可以充饥的野果和清水(略施小术,使其分量足够),并指引了他们相对安全的路径。随后,他决定前往难民口中那个相对“安稳”的太原府,亲眼看一看这个时代所谓的“英主”——李存勖。
他没有动用星槎,而是凭借自身缩地成寸的神通,不一日便抵达了太原城外。
此时的太原,作为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存勖的大本营,果然气象与沿途所见的破败不同。城墙高大坚固,兵甲鲜明,城门口盘查严密,城内市井虽然谈不上繁华,却也颇有秩序,百姓脸上多少有些生气,可见李存勖确实有些治国之能。
朱慈兴化作一个游方道士的模样,轻易混入城中。他漫步在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上,神识如水银泻地般悄然蔓延开来,感受着这座城池的气息。
龙气!一股虽然不算特别雄厚,却充满锐意进取、勃勃生机的龙气,盘踞在城中心的晋王宫中。这股龙气锐利如枪,带着强烈的征战、征服欲望,但也隐含着一丝浮躁与骄悍。
“果然是一代枭雄。” 朱慈兴暗自评价。李存勖的能力毋庸置疑,能与其父李克用的老对手朱温抗衡并最终灭梁,其军事才能和魄力堪称顶尖。但史书也明确记载,其后期骄奢淫逸,宠信伶人,最终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就在他于一家茶肆稍作歇息,聆听市井闲谈,收集信息时,一队精锐的骑兵护卫着一辆华丽的马车,从晋王宫中疾驰而出,向着城西的军营方向而去。街道行人纷纷避让。
透过掀起的车帘一角,朱慈兴清晰地看到车内端坐着一人。此人年纪约三十许,面容英武,双眸开阖间精光四射,顾盼自雄,身穿赭黄袍,虽未称帝,但气度已非同一般,正是如今权势滔天的晋王李存勖!
在朱慈兴的神识感知中,李存勖周身气血旺盛如烘炉,显然武艺高强,更有一股凌厉的“兵戈杀伐”之气与那龙气交织,使其整个人如同一柄出鞘的利剑,锋芒毕露。
然而,在这煌煌气象之下,朱慈兴却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丝隐晦的、不协调的“杂音”。那并非来自李存勖本身,而是似乎萦绕在其气运周边,一丝若有若无的…虚浮的乐律之气与谄媚的伶人能量?这气息极其微弱,却如同白纸上的墨点,预示着未来可能的隐患。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朱慈兴心中默然。历史的轨迹,在他这位来自后世的穿越者眼中,似乎已经看到了些许端倪。
李存勖的队伍远去,朱慈兴收回目光。他对此人观感复杂,既有对其能力的欣赏,也有对其性格缺陷可能导致悲剧的惋惜。直接现身辅佐?且不说对方是否会相信一个来历不明的道士,就算信了,以李存勖刚愎骄悍的性格,能否听进逆耳忠言也未可知。更重要的是,他的目标是回归大明,并非在此久留,贸然介入,恐生更多变数。
但,难道就眼睁睁看着这个乱世继续沉沦,看着可能带来短暂统一的希望最终因君主个人的缺陷而破灭,然后陷入更长时间的分裂与战火吗?
第四节:星槎异动,玉玺之秘
就在朱慈兴心中权衡,思考着如何在不深度介入的前提下,或许可以尝试留下一些警示或传承,以尽可能改善这个时代的未来时,他怀中的那枚青铜小印,以及远处密林中隐藏的时空星槎核心,同时传来了一阵极其微弱却清晰的悸动!
这种悸动,并非指向时空坐标,而是一种…共鸣!是对某种同源、或者说某种承载了极重“天命”与“因果”之物的感应!
朱慈兴心中一动,立刻寻了一处僻静角落,神识沉入星槎核心,仔细感应那悸动的来源。
顺着那冥冥中的指引,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层层虚空,跨越了千山万水,投向了南方…那片曾经是大唐帝国核心,如今被后梁占据的区域。感应最终停留在了一个具体的地点——洛阳!
而在洛阳的感应焦点,并非皇宫,也非某处军营,而是一处…被强大阵法(或者说,是汇聚的地脉与残存的国运形成的自然禁制)所遮蔽、隐藏的隐秘地宫!
在那地宫深处,有一股沉浑厚重、堂皇正大,却又带着几分悲凉与寂寥的气息,正在与他的青铜小印和星槎核心遥相呼应。
“这是…” 朱慈兴仔细辨别着那股气息,结合他所知的历史,一个惊人的猜想浮上心头,“…传国玉玺?!!”
自五代乱世以来,真正的传国玉玺(和氏璧所制)便已下落不明,后世出现的多是仿品或臆造之物。难道,真正的玉玺并未彻底遗失,而是被某人(或许是唐末的忠臣,或许是篡位的朱温)秘密藏在了洛阳地宫之中?
传国玉玺,象征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是华夏正统皇权的至高信物!其上凝聚的因果、天命与万民念力,堪称此方世界最顶级的“魂念锚点”之一!若能得之,不仅对他理解此界天命规则大有裨益,或许…还能以其为媒介,极大地增强星槎定位大明时空的精准度与稳定性!
毕竟,大明皇室亦自称继承华夏正统,与这传国玉玺有着千丝万缕的气运联系。
这个发现,让朱慈兴精神大振!原本因为穿梭偏差而产生的失落感一扫而空。寻找传国玉玺,不仅本身具有重大的象征意义和历史价值,更可能成为他修复星槎导航、重返大明目标的关键一步!
然而,洛阳是后梁的重镇,守备森严。那隐藏玉玺的地宫,必然有重重机关阵法保护,甚至可能还有高人看守。夺取玉玺,绝非易事。
朱慈兴眼中闪过一丝决然。既然来到了这个时代,既然发现了可能与回归相关的关键物品,那么,龙潭虎穴,也必须闯上一闯了!
他不再犹豫,身形悄然消失在太原城的街角。下一刻,他已出现在城外密林中的星槎旁。
进入星槎,启动隐匿阵法,星槎缓缓升空,化作一道无形的流光,向着南方的洛阳方向,悄无声息地疾驰而去。
五代十国的乱世画卷,已在他面前展开。而他的到来,以及他寻找传国玉玺的行动,将会给这个本就充满变数的时代,带来怎样的波澜?
朱慈兴的第一次时空穿梭,虽未抵达目标,却意外地卷入了一场新的风云际会之中。他的时空追寻之路,注定充满了未知与挑战。
朱慈兴首次驾驶星槎进行时空穿梭,因意外偏差降临五代十国时期,初步见识了乱世的残酷,遭遇后梁将领王彦章,观察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并因感应到传国玉玺的气息而决定前往洛阳,为接下来的冒险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