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园的石屋,简陋得四面漏风。林逸却浑不在意,修士餐风露宿本是常事,能有片瓦遮头,已算不错。他更在意的,是院中那半亩荒芜的土地。
送走柳梦妍,关上那吱呀作响的木门,林逸没有立刻休息。他站在院中,目光如炬,仔细扫过每一寸土地。地势还算平坦,靠近溪流,取水方便,这是最大的优势。但土质确实贫瘠,灰黄板结,灵气稀薄得几乎感应不到,杂草都长得有气无力。
“混沌分阴阳,化生万物……土载四方,厚德滋养……”《混沌源初诀》中关于大地、生机的零碎感悟在心间流淌。他深吸一口气,没有急于动用源初之石那霸道的造化生机,而是决定先用最“笨”却也最扎实的方法,来了解、改善这片土地。
他挽起袖子,拿起那柄跟随他许久的、被混沌灵气蕴养得乌光内敛的镰刀,开始清理院中的杂草碎石。动作不快,却极其专注,仿佛不是在劳作,而是在进行某种古老的仪式。他将清理出的杂物堆在角落,并未丢弃,这些腐败后亦可成为肥料的一部分。
清理完地表,他并未动用灵力翻土,而是找来一根坚硬的木棍,如同最普通的农人一般,一尺一寸地掘松板结的土壤。这个过程缓慢而枯燥,汗水很快浸湿了他的衣衫。但他却乐在其中,手掌感受着泥土的干湿、软硬、成分,神识则细细探查着土壤深处那微弱至极的灵气流动与地脉气息。
整整一天,他都在重复着这看似毫无意义的体力劳动。直到夜幕降临,半亩荒地才被粗略翻整了一遍,露出了下方颜色稍深些的土壤。
夜晚,他盘膝坐在冰冷的石床上,并未修炼,而是双手握住源初之石,心神沉入其中,尝试与那平和温润的滋养之意沟通,并将其缓缓引导而出,如同涓涓细流,渗入脚下的大地。他不是在强行灌输生机,而是在“安抚”这片土地,引导其深处那微弱的地气与灵机,使之更为活跃、更容易接纳外来的滋养。
次日,他开始布阵。从周峰那里用五块下品灵石购买了一套最基础的“**小五行禁制**”阵盘和几面阵旗。这套阵法防御力聊胜于无,最多能抵挡练气二层修士的几次攻击,但其最大的作用是警示与隔绝内外气息、视线。
他将阵盘埋入院落中央,阵旗按照五行方位插在院落四周,注入混沌灵气激活。一道微不可察的五色光晕一闪而逝,随即隐没,整个院落仿佛被一层薄薄的雾气笼罩,从外面看进来景象略微扭曲模糊,神识探查也会受到微弱干扰。同时,他与阵盘心神相连,一旦有外力强行闯入,便能立刻感知。
有了这层最基本的防护,林逸心中稍安。接下来,便是最关键的一步——移植青玉灵米,并真正开始改造这片灵田。
他取出那个灵植袋,三十株青玉灵米苗状态尚可,但连日奔波,生机已有些萎靡。他小心翼翼地将它们取出,在翻松的土地上,按照一定的间距,挖出三十个小坑。每个坑内,他都先放入一小撮自己配置的、效果微弱的“伪灵肥”作为底肥。
然后,他双手虚按在整片灵田的上空,体内混沌灵气缓缓运转,不再局限于双手,而是弥散开来,笼罩住这半亩土地。他极力收敛着混沌灵气的霸道属性,模拟出一种充满生机的、温和的“**春霖术**”效果——这是他根据基础水系法术“**凝水术**”和自身对生机的理解琢磨出的粗浅法门。
蕴含着混沌气息的灵雨淅淅沥沥地落下,均匀地浸润着每一寸土壤,也滋养着那三十株刚刚入土的灵米幼苗。与此同时,他再次引导源初之石散发出的滋养之意,这一次,不再温和,而是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命令”,强行激发土壤深处潜藏的地气与灵机,并以其为核心,缓缓构建一个极其微弱的、能够锁住并缓慢汇聚周围灵气的“**聚灵**”雏形。
这个过程远比单纯施雨复杂和耗费心神。林逸额头青筋隐现,汗水不断滴落,体内灵力飞速消耗。但他眼神明亮,他能感觉到,脚下这片死气沉沉的土地,正在缓慢地“活”过来!土壤的颜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深褐,隐隐有极其微弱的灵光从深处透出。那三十株青玉灵米幼苗,在接触到这改良后的土壤和特殊灵雨的瞬间,萎靡的叶片骤然舒展开来,变得愈发青翠灵动,甚至主动开始吸纳土壤中那丝微薄的、却带着混沌气息的灵气!
成功了!虽然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这片灵田的品质依旧低劣,青玉灵米的生长周期依旧漫长,但至少,它们活了下来,并且找到了适合的生长环境!
林逸长长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疲惫却满足的笑容。他席地而坐,就坐在田埂边,一边调息恢复灵力,一边看着那三十株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青色幼苗,心中充满了希望。
接下来的日子,林逸的生活进入了新的规律。每日清晨,他便起身,对着东方初升的紫气修炼《混沌源初诀》,炼化那一丝东来紫气,虽然微薄,但对混沌灵气大有裨益。随后,便是照料灵田,用稀释的混沌灵气水浇灌,观察记录每一株青玉灵米的生长情况,并持续用自身灵力和源初之石温养这片土地,巩固那微弱的聚灵效果。
他偶尔也会去一趟青阳城,主要是前往百草堂出售剩余的少量“生机米”(他解释为从青牛镇带来的存货),并购买一些修炼所需的“聚气散”和配置“灵肥”的材料。他并未大肆出售,以免引人注目。每次前往,他都格外小心,变换路线,并始终维持着敛息状态。
这一日,林逸再次来到青阳城的百草堂。这座位于主街旁的店铺,规模远比青牛镇的气派,是一座三层楼阁,进出修士络绎不绝。
他直接找到了柜台后的苏晓。苏晓见到他,清冷的眸子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放松,低声道:“林道友,你安然无恙便好。”
林逸微微点头,将一个小布袋递过去,里面是五斤“生机米”:“苏姑娘,这是最后一点存货了。”
苏晓接过,查验后,熟练地支付了十五块下品灵石。她看着林逸,犹豫了一下,传音道:“林道友,赵麟那边似乎并未放弃搜寻,你务必小心。另外……堂主想见你。”
陈堂主要见自己?林逸心中微动,面上不动声色:“有劳苏姑娘引见。”
还是那间静室,陈景堂主依旧那般平和。他屏退了苏晓,亲自为林逸斟了一杯灵茶,微笑道:“林小友,看来已在青阳城安顿下来了?气色不错,修为似乎也更进一步了。”
林逸心中凛然,这陈堂主眼光果然毒辣。他谦逊道:“托堂主的福,勉强寻了处落脚之地。修为略有寸进,不值一提。”
陈堂主笑了笑,不再寒暄,切入正题:“林小友,此次请你来,是有一事,或许对你是个机缘。”
“堂主请讲。”
“想必小友也听说了古修洞府之事。”陈堂主缓缓道,“据可靠消息,那洞府外围的禁制近来有所松动,预计半月之内,便是探索的最佳时机。届时,各方势力,包括我百草堂,都会派人前往。”
林逸静静听着,没有插话。
“探索古修洞府,风险与机遇并存。除了可能存在的功法、丹药、法器,洞府内的灵药园,往往也是重中之重。”陈堂主目光深邃地看着林逸,“我观小友于灵植一道,颇有天赋异禀。若小友有意,我百草堂愿聘请你为此次探索的‘灵植顾问’,主要负责辨识、采集并初步保存洞府内发现的灵植。所得灵植,你可优先选择一株,其余与我百草堂分成。此外,无论收获如何,我百草堂支付你一百下品灵石作为酬劳。探索期间,你亦可受我百草堂队伍庇护。”
林逸心脏猛地一跳。古修洞府!灵植园!优先选择一株灵植!一百灵石的固定酬劳!还有百草堂的庇护!
这条件,不可谓不优厚!显然,陈堂主是看中了他那“辨识”和“保存”灵植的“特殊能力”。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机遇,能让他接触到更高阶的灵植,获取珍贵资源,也能借此机会,在相对安全的情况下,见识真正的古修遗迹。
但风险也同样巨大。古修洞府,鱼龙混杂,杀人夺宝乃是常态。即便有百草堂庇护,也难保万全。
“堂主厚爱,晚辈受宠若惊。”林逸沉吟道,“只是此事关系重大,晚辈需回去斟酌一二,三日内给堂主答复,不知可否?”
陈堂主似乎早有预料,抚须笑道:“理应如此。小友慎重是好事。三日后,老夫静候佳音。”他取出一枚质地更好的传讯玉符递给林逸,“若小友决定参与,可凭此符至城东百草堂别院集合。”
离开百草堂,林逸心中波澜起伏。古修洞府的诱惑力太大了。但他没有立刻做决定,他需要回去,冷静思考,权衡利弊。
回到清溪园的石屋,看着院中那三十株长高了一小截、愈发青翠欲滴的青玉灵米,感受着脚下这片被自己一点点改善的土地传来的微弱生机,林逸躁动的心渐渐平复。
机遇往往伴随着风险。若想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一味躲避并非良策。或许,这古修洞府,便是自己跳出这方小天地,真正踏入波澜壮阔的修真界的契机?
他盘膝坐下,目光穿过简陋的窗棂,望向远处暮色中的青阳城轮廓,眼神逐渐变得坚定。
是夜,他并未修炼,而是将《百草初鉴》中关于各种珍稀灵植的记载,尤其是那些生长环境特殊、采摘保存不易的种类,反复研读、记忆。无论去与不去,做好准备,总不会有错。
清溪园寂静,唯有虫鸣唧唧。而一场关乎机缘与风险的风暴,已在这寂静中,悄然酝酿。林逸知道,他必须尽快做出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