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蛟一号”带回的数据与影像,经过加密信道,以最快的速度呈送到了已返回吕宋基地(将“龙威”号维修事宜交由陈默与沈文渊全权负责)的凌云面前。
当那环形结构的全息投影(利用星陨遗民部分技术还原)在密室中展开,当看到从那扭曲空间“门”中不断涌出的、形态更加诡异迅捷的侦查单位(暂命名为“幽影斥候”)时,即使是早有心理准备的凌云,也感到一股寒意从脊椎升起。
这不再是疥癣之疾,而是悬于文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个稳定的、能够持续投放兵力的空间通道,其威胁是毁灭性的。
“必须摧毁它,或者至少……关闭它!”李参将拳头紧握,声音因紧张而沙哑。
“如何摧毁?”玄玑子面色凝重,“据‘潜蛟’观测,那环形结构由多个强大节点支撑,其本身防御力恐怕远超移动巢穴。更何况,有‘深渊巨口’级别的存在巡弋守护,强攻无异于以卵击石。”
“关键在于‘深渊之心’。”凌云指着投影中环形结构上几个能量反应尤为强烈的点位,“数据流和‘潜蛟’的探测都表明,这些节点核心很可能都由‘深渊之心’驱动。如果能同时破坏或夺取多数节点,或许能导致整个环形结构能量失衡,进而崩塌。”
“同时破坏多个节点……”李参将倒吸一口凉气,“这需要投入多么庞大的力量?而且是在万米深海,敌人重兵布防的核心区域!”
“所以,我们需要一场精心策划的‘斩首’行动,而非正面强攻。”凌云目光锐利,“需要更强大的深潜器,需要能精准破坏‘深渊之心’的武器,需要能在深海中与强敌周旋的力量,更需要……一个能吸引‘深渊巨口’和大部分守军注意力的佯攻。”
目标明确,但前路漫漫,布满荆棘。
就在吕宋紧锣密鼓地分析数据、规划下一步行动时,北方朝堂,因“龙威”号展现出的铁证与技术实力,风向持续转变。
天津卫格物分苑的维修工作进展顺利,在陈默的指导下,工匠们运用新式的焊接技术(初步的电弧焊)、大型水压机以及标准化零件,高效地更换着受损装甲,修复着内部结构。其展现出的工业力量和组织效率,让观瞻的工部官员叹为观止,许多原本被视为“奇技淫巧”的技术,被证明拥有实实在在的巨大价值。
一份由多位督工官员联名签署的、客观描述维修过程与格物分苑技术水平的奏章,被送入了内阁。奏章中虽未直接为凌云辩护,但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其实学实干精神的钦佩,以及对南方“海匪”所拥有“诡异技艺”的担忧。
此奏章在一定程度上中和了韩雍《十大罪疏》的负面影响。朱棣的态度也愈发明确,他再次下旨,催促“龙威”号维修进度,并要求凌云“统筹南洋,务必寻机肃清海氛,以安朕心”。这几乎等同于默认了凌云之前的所有军事行动,并给予了后续行动的授权。
然而,就在局势似乎向好之际,一个来自京城、经由清虚道士秘密送出的紧急情报,再次拉响了最高警报!
清虚在持续监控中,发现京城数处看似无关的地点——包括一位笃信道教的勋贵别院、一座香火鼎盛的寺庙藏经阁、甚至是一处皇庄的地下酒窖——陆续出现了与之前琉璃厂货栈同源、但更加微弱和隐蔽的灵能波动!这些波动并非持续散发,而是间歇性的,仿佛在……调试或者定位!
更令人不安的是,清虚冒险靠近那处勋贵别院时,凭借其敏锐的灵觉,隐约感应到别院深处,似乎存在着一个微型的、与南方深海那个环形结构相似的灵能谐振器!它没有攻击性,却在不断地向某个特定方向(经测算,大致指向苍梧大陆!)发送着极其隐秘的坐标信号!
“圣主”并未放弃对大明中枢的渗透!它改变了策略,从建立据点转为布设信标!这些信标如同黑暗中的灯塔,可能在为深海的“门”引导方向,或者……在酝酿某种未知的、更大规模的降临仪式!
这个消息,让凌云勃然变色!
他立刻意识到,南方深海的门户是“圣主”入侵的主攻方向,而京城这些潜伏的信标,则可能是致命的“后门”或“坐标锚点”!一旦让“圣主”成功在帝国中枢建立稳定的连接,后果不堪设想!
必须立刻清除这些信标!但京城重地,权贵云集,牵一发而动全身,绝非吕宋的力量可以轻易插手。更何况,韩雍等保守派依旧虎视眈眈,任何在京城的非常规行动,都可能被曲解为“谋逆”!
迫不得已,凌云只能再次动用司礼监的隐秘渠道,并以最严重的口吻,向皇帝密奏“京师恐有妖人布设邪阵,意图不轨,关乎国本”,并附上了清虚探测到的大致方位(未提及具体府邸,以免打草惊蛇或引发政治地震)。
这是一次冒险的示警。皇帝是否会相信?是否会采取行动?行动能否精准清除信标而不引起更大的动荡?一切都是未知数。
南北两线的危机同时加剧。南方,是即将洞开的、涌出无数怪物的深渊之门;北方,是潜伏在帝国心脏、随时可能引爆的致命信标。
凌云站在吕宋基地的指挥中心,面前是南方深海环形结构的投影,耳边回响着京城潜伏危机的报告。
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技术、军事、政治、乃至超自然的威胁,交织成一张巨大的网,从四面八方笼罩而来。
“加快‘潜蛟二号’的研制,它必须拥有更强的防御、更久的续航和……基本的攻击能力!”
“集中所有资源,优先研发能够有效破坏‘深渊之心’的武器,无论是‘镇魂钟’的升级版,还是其他思路!”
“给京城回信,告诉清虚,不惜一切代价,监控信标动向,但绝不可轻举妄动,等待……朝廷的反应。”
他的声音依旧沉稳,但紧握的拳头指节已然发白。
门后的阴影日益清晰,朝堂的抉择关乎存亡。
他必须在这内外交困的绝境中,为大明,也为这个世界的未来,杀出一条血路!
时间,从未如此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