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围坐在火坑边上,火坑中的火焰熊熊燃烧着,给整个房间带来了温暖。
大家一边享受着这温馨的氛围,一边品尝着一碗碗香喷喷的面条。
三妈吃完饭后,目光落在了挂在墙壁上的干酵母上。
那干酵母已经有些年头了,上面布满了一层厚厚的灰尘。
“儿子,你吃了饭,帮我把酵母子拿下来,咱们一起蒸馍馍吧。”三妈微笑着对我说道。
在那个时候的农村,购买酵母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大家都习惯了自己制作酵母。
每次蒸完馍馍后,都会特意留下一小块面团,
在中间掏一个小洞,然后用一根绳子拴住,挂在墙壁上风干。
这样,就得到了干酵母,可以留作下次使用。
由于我的个头比较高,伸手就能够轻松地够到挂在墙上的干酵母。
我小心翼翼地将它取下来,轻轻抖去上面的灰尘,然后将其碾碎,放进一个小盆子里。
接着,我倒入一些不烫的温水,让干酵母在水中慢慢溶解。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干酵母已经完全溶解在水中了。
我开始添加面粉,然后不停地搅拌,让面粉和酵母水充分混合。
随着时间的推移,面团开始逐渐发酵,体积也慢慢膨胀起来。
当整个面团变得蓬松,中间充满了许多小孔时,就说明发酵已经完成了。
就可以和面蒸馍馍,使馍馍变得好吃,这就是在农村生活中利用酵母的现象之一!
按照三爹这个家里的“总司令”的统一部署,我和三妈准备过年的时候吃的,三爹和哥哥准备柴火,大家各负其责!
把装满酵母菌面粉的盆子放在热锅里,加入一些水,等着面粉慢慢发酵!
农民的生活之所以辛苦,是因为他们需要亲自去处理各种事情,凡事都要亲力亲为。
是那首我们小时候背的耳熟能详的古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实写照。
吃过午饭,开始磨豆子。
由于三妈年纪较大,体力有限,所以磨豆子的重任自然就落在了我的肩上。
在三爹家,我发现他们还没有现代化的磨浆机,仍然使用着最原始的石磨。
这石磨大约有 40 公分宽,被分成了上下两半。
我站在石磨旁边,左手紧握着磨干,右手则拿着一把勺子。
不时地将一勺豆子灌入磨心,然后推动磨干,让它缓缓转动。
随着石磨的转动,白色的豆浆便从缝隙中缓缓流淌而出,形成了一道小小的“豆浆瀑布”。
当豆浆全部磨好后,我将其倒入锅中,慢慢地加热。
待豆浆逐渐沸腾,我便开始进行下一步操作——过滤。
我把一块干净的布铺在一个容器上,然后将煮沸的豆浆慢慢倒入其中。
豆浆透过布的缝隙,流入容器中,而豆渣则被留在了布上。
接下来,就是关键的一步——加入酸水。
这酸水是农村煮土酸菜时留下的汁水,具有独特的酸味。
当我将酸水倒入豆浆中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豆浆开始慢慢沉淀,形成了豆腐的雏形。
不知道屏幕前的你们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呢?
看着豆浆在酸水的作用下逐渐凝固,变成豆腐,那种感觉真的很奇妙。
收拢,压榨,最后成了豆腐块。
最后,我们还要制作一道川北的特色菜——蒸米豆腐。
这道菜的制作过程也颇为有趣。
首先,我将玉米磨成碎半,然后加入适量的草木灰浸泡一段时间。
浸泡完成后,我将玉米碎清洗干净,再磨成浆状。
接着,我把玉米浆倒入蒸笼中,用旺火蒸熟。
由于冬天温度较低,蒸好的米豆腐可以存放很长时间,成为冬季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米豆腐可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食。
尤其是当它与几片腊肉搭配在一起时,那味道更是让人回味无穷。
大年三十,天还没有亮,三爹就起来开始呼喊睡梦中的我们。
“今天过年,你们两个家伙还要睡到什么时候?快点起来干活!”
三爹的语气虽然有些急促,但却让人感到格外亲切和舒服。
因为他从来不会责备我们,只是单纯地喊我们去干活,这种态度比我父亲要好得多。
这样的相处方式让我感到轻松自在,不会产生内耗,这也是我最喜欢的状态。
我揉了揉那还不想睁开的眼睛,一股腊肉的香气从厨房里飘了出来。
“你们这些小家伙,还不赶紧起来,肉都要熟啦!”三爹的催促声中透露出满满的幸福。
走进厨房,只见红红的火苗在火坑中燃烧得正旺。
三爹双手拿着火钳,小心翼翼地夹起一块腊肉,放在火苗上,烧着猪肉皮。
在父辈们看来,只有将猪皮烧焦,才能彻底清除猪毛,同时也能去掉猪肉皮上的汗味,
这样烧出来的肉吃起来才会更香。
随着猪肉皮被烧焦,猪油从肉里渗出来,燃烧时散发出的香味瞬间充斥了整个厨房。
不仅有腊肉,三爹还特意从房梁上取下了猪头。
据说,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品尝到猪头肉的独特香味,反正我也不知道真假。
大概是三爹心疼我吧,才会准备这么多吃的。
今天早早起床,就是为了准备这顿丰盛的年夜饭。
这可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顿饭,大家都会团聚在一起,共同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无论怎么样,都要把这个大工程整好!
“愣着干嘛,别看了,吃饭吧!吃完了,咱们一起分工干活!”
“勇娃子,你负责切菜和晚上的炒菜,你妈负责揉面,林娃子你就去挑水,我嘛就负责烧火蒸馍馍”
……
啊啊啊,好暖心啊,
之前在家里都是父亲一边吩咐一边抱怨,自己从来不行动。
你做不好,他还责备你!
然而三爹却是给大家一起分任务,一起合作干活。
这就是我梦寐以求的家庭氛围。
“老婆子,你快点哦,水都开了,你麻溜点儿!”
“你催个毛线,你催啥子嘛!”
“搞快点儿,柴都烧了一大堆了”
我在案板上洗菜切菜,听着三爹三妈的拌嘴。
他们两个人无论生活有多么的艰难,他们始终是乐观面对。
听着他们的拌嘴也是一种幸福。
忙碌了大半天,终于是把年夜饭端上了桌子:
红烧草鱼、粉蒸肉、油炸豆腐、米豆腐炒腊肉、腊肉炖萝卜干、清炖土鸡、凉拌野山菇、油炸酥肉等等。
满桌的菜,三妈打趣我说到:“勇娃子,也就你的面子大,你来了你三爹才这么舍得过个丰盛年”
“哈哈哈,大儿子和小儿子,一起陪老子喝点……”
说着,三爹端着小酒杯整了起来。
到处都是放火炮的声音,我们也开始吃起了年夜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