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敦煌的春日,白日风沙稍歇,夜晚则透出几分凉意。在这座丝路重镇,信息的流通往往比官方文书更快,尤其是在那些汇聚了聪明头脑的地方——士人清谈的雅集、官员私下聚会的别业、乃至消息灵通的茶楼酒肆。北秦使臣宋弁的到来,及其在王宫那番“文化归宗”的言论,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其涟漪正以惊人的速度在这些非正式的场合扩散开来。

城南一座颇具规模的私家园林“归朴园”内,今夜正在举办一场雅集。主人是西凉一位致仕的老臣,素以风雅好客着称。与会的多是敦煌城内有名的文士、学者以及一些职位不高却清贵的年轻官员。烛光摇曳,茶香袅袅,众人原本正品评着一幅新得的古画,话题渐渐转向时局。

“听闻北秦又派来使臣了?这次来的是一位大儒,在宫中与主上畅谈汉家正统、文明传承,颇得主上欢心?”一位中年文士捋须问道,语气中带着试探。

座中一位在宫中担任书记官的微末小吏,多喝了几杯酪浆,压低声音道:“何止欢心!那位宋使者,真乃辩才无碍!言谈间丝毫不提兵戈之事,只说我西凉保存汉家文物之功,陛下……呃,北秦皇帝闻之如何欣喜,欲与主上共襄文化盛举……”

他将在殿中所闻,关于宗庙迁祀、爵位保留、太学招贤等事,略带夸张地渲染了一番。尤其重点描述了北秦皇帝“求贤若渴,唯才是举”,以及西凉士人可优先入长安太学、并有机会出仕北秦中央的承诺。

席间顿时一片寂静,随即响起一阵压抑不住的吸气声和低低的议论。

“竟有此事?长安太学……那可是当年汉武设立的最高学府!”

“出仕北秦?这……这岂非意味着有机会离开这边陲之地,去中原腹地一展抱负?”

“北秦皇帝当真如此重视文教?不是说其起于行伍吗?”

质疑、惊讶、渴望、难以置信……种种情绪在众人眼中交织。对于这些困守敦煌、虽有才学却难有更大舞台的士人而言,通往长安和更广阔天地的可能性,具有致命的吸引力。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儒沉吟道:“若果真如此,倒也不失为一条出路。我辈读书人,所求不过‘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西凉偏小,官职有限,若能在北秦得展所长,传播圣贤之道,亦不失为美事。总好过在此地,终日与胡风为伍,渐忘华章。”

他的话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文化认同和个人前程,在此刻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

“清源茶馆”是敦煌西市一家颇有名气的茶馆,不仅贩夫走卒在此歇脚,也有些识文断字、消息灵通的闲杂人等在此高谈阔论。

这几日,茶馆里的热门话题自然也离不开北秦使者和大军压境。

“听说了吗?北秦那边,不光当兵的分田地,连读书人也有好处!”一个看似账房先生模样的人神秘兮兮地对同桌人说道。

“哦?什么好处?难不成也分地?”旁人打趣道。

“非也非也!”账房先生摇头晃脑,“据说啊,北秦皇帝搞了个什么‘科举’,不论出身,只要书读得好,就能考试做官!而且啊,在长安办了大学堂,叫什么‘太学’,专门让有学问的人去读书,朝廷还管吃管住!这次来的使者说了,咱们敦煌的读书人,要是愿意去,优先录取!”

这话如同水滴入油锅,顿时炸开了锅。

“真有这等好事?不比出身?那咱家小子苦读多年,岂不是也有机会?”

“太学……那可是了不得的地方!能进去的,出来都是大官!”

“啧啧,北秦皇帝看来是明白人,知道治国要靠读书人呐……”

这些市井传言,或许粗陋,或许有夸大,但其核心信息——机会平等、重视文教——却精准地击中了那些社会中下层知识分子及其家庭的心。许多自感在西凉难有出头之日的寒门学子,心中悄然燃起了希望之火。

宋弁深谙“上兵伐谋,攻心为上”的道理。在公开场合保持儒雅姿态的同时,他通过随行的精明下属,利用各种渠道,开始有针对性地接触西凉朝中一些重量级的人物。

一位是掌管西凉文教礼仪的老臣,素以保守和重视传统着称。北秦使者的人巧妙地送上了一份精心准备的礼物——一套失传已久的汉代礼器拓片和几卷长安太学博士注解的儒家经典。交谈中,极力推崇其对保存敦煌文化的功绩,并感慨“礼失求诸野”,如今正统重归长安,正需您这样的老成硕学前去匡正礼乐,发扬光大。老者抚摸着拓片,听着对方对长安文化复兴景象的描述,浑浊的老眼中竟闪烁起泪光,长久以来文化边缘化的委屈似乎得到了慰藉,对长安产生了无限的向往。

另一位是西凉士人中的领袖人物,门生故旧遍布朝野,但家族在西凉的发展已到瓶颈。密谈中,北秦方面清晰地勾勒出“科举”制度的雏形,强调其“唯才是举”的核心,并暗示以其声望和弟子之才,若在北秦,必能身居高位,其学派思想亦能凭借科举影响天下士子,而非困于敦煌一隅。这对追求“治国平天下”和学派传承的士人领袖而言,是无法抗拒的诱惑。

还有一位是家族略显没落,但颇有才干的年轻官员。北秦方面则直接许诺以实利:只要心向大秦,将来不仅他本人可得重用,其家族子弟入学、出仕皆可获得便利。这直白的利益交换,对于渴望重振家族的人来说,同样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悄然之间,一股暗流开始在敦煌的士大夫阶层中涌动。

以往,面对外部威胁,西凉统治阶层尚能基于共同利益而保持大体一致。但如今,北秦的攻势精准地打在了他们的软肋上——文化的归属感与个人的前程。

北秦描绘的图景:一个强大的、重视汉文化的、能提供更广阔平台的中原王朝,与西凉这个偏安一隅、日渐窘迫、在胡汉夹缝中艰难求存的小国,形成了鲜明对比。

许多士人开始在心里重新权衡利弊:

继续效忠李暠,守着这弹丸之地,前途何在?家族的未来何在?文化的理想何以实现?

而归附北秦,似乎不仅能保全甚至提升家族地位,更能实现个人抱负和文化理想,成为“文明复兴”的一份子。

这种心态的转变是微妙而致命的。它瓦解的是西凉统治的意识形态基础和精英阶层的凝聚力。

朝堂之上,虽然无人敢公开劝降,但主张“慎重考虑北秦条件”、“应以百姓和文化为重”的声音明显增强了。与太子李歆等强硬主战派的矛盾也开始公开化和激烈化。

李暠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这种压力并非直接来自边境的军队,而是来自他的臣子、他的子民,甚至是他内心一直所坚守的文化理念本身。他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精心设计的囚笼:文化的认同拉着他向北,现实的威胁推着他向北,而本土的利益和君主的尊严却拽着他留下。

北秦的“士人之心”攻略,如同一把无形的软刀子,正在一点点割断西凉最后的精神纽带。敦煌城上空,文化的旗帜与利益的算盘交织在一起,共同奏响了一曲归附的前奏。而这一切,都清晰地通过宋弁和潜伏的细作,传回了长安未央宫那座冷静运转着的战争机器核心。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穿越大唐我家财万贯才不要当赘婿铁血丹心,明末的逆袭之旅迷川志我吕布要在三国插满红旗三国:最强谋士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前方高能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骑马与砍杀从岛国开始拒嫁天王老公大秦:开局祖龙先祖寒门小娇妻中州风云之霁月星辰秦昊全集小说阅读免费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极品大地主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唐小相公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医妃火辣辣铁十字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超神大军阀超级修真弃少大人,得加钱家乡纪事之我所知道的铁道游击队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三国之我是皇太子大明百官:暴君朱厚照战皇林天龙抗战:黄埔签到百天统领北洋军阀大唐小兕子:小囊君,我又给你带好东西啦精兵强将系统,百万虎贲镇大宋国破山河在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皇帝假死?不管了,我直接登基!大唐:寒门成侯爷,揭秘卷轴疑案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我执天下超次元战争游戏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大明:我洪武爷亲弟!忆昔大唐贞观世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庆熙风云录枭风寒门枭士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我在大周是天子三国之:绝不谈恋爱林冲君科举:寒门毒士乱世,我以医术救天下重生成为李承乾河东与河西的故事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三国:西凉狼王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