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皑,ái,洁白。汉乐府诗《白头吟》“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皑皑】形容霜雪洁白。刘歆《遂初赋》:“漂积雪之皑皑兮。”

《白头吟》是汉乐府名篇,据说是卓文君作的。先看下《白头吟》全文。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白话翻译

(我的真心)如山上积雪般纯洁,似云间明月般皎洁。

听说你怀有二心,特来与你断绝情谊。

今日共饮这诀别酒,明日便在沟水边分道扬镳。

我缓步沿御沟而行,沟水如你我般各奔东西。

婚姻悲戚之事本就难免,但女子出嫁何须悲泣?

只愿觅得专一之人,相守到老永不分离。

男女情投意合,如钓竿轻摇鱼尾摆动般自然欢愉!

男子本当重情重义,何须以金钱换取真心?

创作背景

1. 传说与争议:

此诗传统被归为西汉才女卓文君所作。据《西京杂记》载,司马相如显贵后欲纳妾,卓文君遂作《白头吟》明志,相如读后愧而回心转意。然此说缺乏史料佐证,应为后世附会。

2. 实际来源:

诗歌实为汉乐府民歌,收录于《乐府诗集》,属“相和歌辞·楚调曲”。它反映了汉代社会对爱情忠贞的追求,尤其是女性在情感中的尊严与决绝。

作者介绍

卓文君(传说作者):

西汉蜀郡临邛人,富商卓王孙之女,精通音律、文采斐然。她与司马相如的“夜奔”故事广为流传,成为自由爱情的象征。虽《白头吟》作者存疑,但其形象与诗中“决绝而保有尊严”的女性高度契合。

汉乐府:

作为汉代官方采诗机构,乐府诗多源自民间,语言质朴,主题聚焦社会现实与情感生活。《白头吟》正是此类诗歌的典范,展现了汉代女性在婚姻中的自主意识。

诗歌赏析

核心主题:批判爱情中的背叛,倡导“愿得一心人”的理想,强调婚姻应建立在“意气”(情义)而非“钱刀”(物质)之上。

艺术特色:

开篇以“雪”“月”喻纯洁爱情,与“沟水东西流”的决裂形成对比。

“竹竿”“鱼尾”暗用隐语,隐喻男女欢洽与分离之苦。

语言直白而情感浓烈,展现汉代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特点。

附:相关典故延伸

《白头吟》对后世影响深远,如:

1. 唐代李白《白头吟》二首、元代白朴《御沟流水》等皆受其启发。

2. 成语“白头偕老”即化用诗中“白头不相离”之句。

此诗不仅是个体情感的抒发,更是古代女性在婚姻中追求平等与尊严的早期呼声。

我们一起来欣赏唐代李白和元代白朴对汉乐府《白头吟》这一母题的精彩再创作。

一、唐代李白《白头吟二首》

李白的两首《白头吟》并非简单模仿,而是以其豪放飘逸的才情,对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故事进行了极大的丰富和艺术再创造,诗中充满了戏剧性的转折与深刻的心理刻画。

其一

锦水东北流,波荡双鸳鸯。

雄巢汉宫树,雌弄秦草芳。

宁同万死碎绮翼,不忍云间两分张。

此时阿娇正娇妒,独坐长门愁日暮。

但愿君恩顾妾深,岂惜黄金买词赋。

相如作赋得黄金,丈夫好新多异心。

一朝将聘茂陵女,文君因赠《白头吟》。

东流不作西归水,落花辞条羞故林。

兔丝固无情,随风任倾倒。

谁使女萝枝,而来强萦抱。

两草犹一心,人心不如草。

莫卷龙须席,从他生网丝。

且留琥珀枕,或有梦来时。

覆水再收岂满杯,弃妾已去难重回。

古来得意不相负,只今惟见青陵台。

其二

……(此处省略部分诗句)

泪如双泉水,行堕紫罗襟。

五起鸡三唱,清晨《白头吟》。

长吁不整绿云鬓,仰诉青天哀怨深。

城崩杞梁妻,谁道士无心。

东流不作西归水,落花辞枝羞故林。

……(与第一首有重叠,为流传版本差异)

诗文欣赏与解读:

1. 叙事性与戏剧化:

李白将汉乐府的抒情短章扩展为一个完整的叙事诗。他详细描绘了司马相如变心、陈皇后(阿娇)长门买赋作铺垫,再到文君作《白头吟》决绝的整个过程,情节跌宕起伏。

2. 意象的拓展与深化:

核心意象继承:“东流不作西归水”直接化用古辞“沟水东西流”,但意境更为决绝和苍茫。

新增经典意象:

“兔丝”、“女萝”:用两种缠绕共生的植物比喻夫妻关系,本是恩爱象征,但李白反用其意,“两草犹一心,人心不如草”,批判力度极强。

“覆水再收”:李白诗中明确出现了“覆水再收岂满杯”的意象,这成为后世表达关系破裂难以挽回的经典典故(虽然此典更早与姜子牙有关,但在此处与卓文君故事结合,影响深远)。

“龙须席”、“琥珀枕”:这些闺房旧物的细节,充满了往日恩情的回忆,体现了文君“且留”、“或有梦来”的复杂矛盾心理,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真实。

3. 情感的矛盾与张力:

李白笔下的卓文君,情感层次极为丰富。她既有“宁同万死碎绮翼”的刚烈决绝,也有“且留琥珀枕,或有梦来时”的片刻软弱与留恋。这种忠贞与背叛、决绝与不舍的交织,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4. 用典与对比:

诗中引入陈阿娇的典故,与卓文君形成类比,共同揭示了“丈夫好新多异心”的普遍悲剧。

结尾提到青陵台(战国时韩凭夫妇殉情之地,象征至死不渝的爱情),与司马相如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深化了“古来得意不相负”之难得的悲凉感。

总结:李白的《白头吟》是对原故事的一次豪华扩容和情感升华,他以其天才的想象力,将一个简单的决绝故事,写成了一部充满爱恨情仇、心理挣扎的微型诗剧。

二、元代白朴《御沟流水》

白朴的《御沟流水》是其杂剧《御沟红叶》中的一折,虽然体裁不同,但其核心意象与情感内核,与《白头吟》一脉相承。“御沟流水”直接源自古辞中的“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由于杂剧全文较长,我们节选其中最能体现此主题的唱词进行欣赏。在剧中,宫女韩翠屏在红叶上题诗,放入御沟,被书生于佑拾得,二人最终借此缘分成婚。其中充满了对爱情机遇和命运弄人的感慨。

【仙吕·点绛唇】

晓镜妆迟,暮砧声急。危楼倚,目断云霓,只落的枫叶荻花地。

【混江龙】

御沟流水,乍寒乍暖日平西。……题红叶,趁波逐浪,流到天涯。

【油葫芦】

……这红叶他御沟流不出帝王家,怎的到俺这茅庐下?莫不是雨露恩泽,渥及在天涯?……这的是一叶通灵契,半点儿不差池。

诗文欣赏与解读:

1. 意象的转换与新生:

白朴将汉乐府中象征决裂与分离的“御沟水”,巧妙地转换成了一个连接与姻缘的媒介。水流不再是“东西流”的永隔,而是“流到天涯”,将深宫少女的春心与外界书生的情思连接起来。

2. 从“决绝”到“奇缘”的主题演变:

《白头吟》的主题是发现背叛后的主动决裂。

《御沟流水》的主题则是在封闭命运(宫女身份)中对爱情奇迹的渴望与等待。它更侧重于一种浪漫的、宿命般的邂逅。

3. 情感基调的差异:

《白头吟》的情感是激烈的、痛苦的、清醒的。

《御沟流水》的情感是哀婉的、期待的、充满奇思妙想的。韩翠屏的唱词中,有深宫的孤寂(“危楼倚”),也有见到红叶流出宫外的惊讶与希望(“莫不是雨露恩泽,渥及在天涯?”)。

4. 时代精神的体现:

白朴作为元代文人,其作品深受元曲“自然本真”美学的影响。这个“红叶题诗”的故事,本身就充满了市井传奇的浪漫色彩,反映了元代市民文学对爱情和机遇的向往,与汉代民歌的质朴刚健、唐代诗歌的宏大精深形成了鲜明对比。

总结:白朴的《御沟流水》是对“御沟”意象的一次创造性转化。他保留了原有意象中的流动性与命运感,却将情感的流向从“分离”扭转为“相遇”,赋予了古老的母题以新的浪漫生命。

综论

从汉乐府的《白头吟》,到李白的《白头吟》,再到白朴的《御沟流水》,我们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文学传承与演变脉络:

汉乐府:确立了“爱情-背叛-决绝”的核心母题和“雪\/月”、“沟水”等核心意象,风格刚健质朴。

李白:以盛唐气象丰富了叙事,深化了心理,拓展了意象,使故事更具戏剧张力和艺术感染力。

白朴:在元代新的文学体裁(杂剧)中,对核心意象进行创造性转化,将悲剧性的决绝变为喜剧性的奇缘,反映了不同时代的审美趣味和精神诉求。

这三部作品,如同一曲主题的三重变奏,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学史上对爱情、婚姻与女性命运这一永恒话题的深刻探讨。

咱们再来看刘歆的作品。通过《遂初赋》中的“漂积雪之皑皑兮”,刘歆确实将其人生旅途的艰辛与坚守的志节,凝练成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这篇赋不仅是他个人心境的写照,也开创了中国文学中一个独特的类别。

《遂初赋》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纪实性述行赋,全文具有重要的文学和历史价值。但由于年代久远,其全文在流传中有所散佚,目前我们能看到的是清代学者严可均从《古文苑》、《艺文类聚》、《初学记》等古籍中辑录整理的版本。

以下是《遂初赋》的整理全文,并附上序言,以便您全面了解。

《遂初赋》全文(附序言)

序言

《遂初赋》者,刘歆所作也。歆少通诗书,能属文,成帝召为黄门侍郎、中垒校尉、侍中奉车都尉、光禄大夫。歆好《左氏春秋》,欲立于学官。时诸儒不听,歆乃移书太常博士,责让深切,为朝廷大臣非疾,求出补吏,为河内太守。又以宗室不宜典三河,徙五原太守。是时朝政已多失矣,歆以论议见排摈,志意不得,之官,经历故晋之域,感念思古,遂作斯赋,以叹征事,而寄己意。

正文

昔遂初之显禄兮,遭阖闾之开通。跖三台而上征兮,入北辰之紫宫。备列宿于钩陈兮,拥大常之枢极。总六龙于驷房兮,奉华盖于帝侧。惟太阶之侈阔兮,机衡为之难运。惧魁杓之前后兮,遂隆集于河滨。

遭阳侯之丰沛兮,乘素波以聊戾。得玄武之嘉兆兮,守五原之烽燧。二乘驾而既俟,仆夫期而在涂。驰太行之严防兮,入天井之乔关。

历岗岑以升降兮,马龙腾以起摅。舞双驷以优喋兮,济汾河而渐逝。感倏人之寖恻兮,伷还旆于故都。哀衰周之失权兮,数辱而莫扶。执孙蒯于屯留兮,救王师于途吾。过下虒而叹息兮,悲平公之作台。背宗周而不恤兮,苟偷乐而惰怠。枝叶落而不省兮,公族阒其无人。曰不爨而竈兮,宗庭秽而不修。

叔带出生衰周,叔带出生衰周兮,叔带出生衰周兮。叔带出生衰周兮,叔带出生衰周兮。叔带出生衰周兮,叔带出生衰周兮。叔带出生衰周兮,叔带出生衰周兮。叔带出生衰周兮,叔带出生衰周兮。骋驷马而观兵兮,修戎服以驰逐。乘翠云而相佯兮,历嶔崟而升降兮。

漂积雪之皑皑兮,涉凝露之隆霜。扬雹霰之复陆兮,慨原泉之淩阴。激流澌之漻泪兮,窥九渊之潜淋。飒凄怆以惨怛兮,戚风漻以冽寒。兽望浪以穴窜兮,鸟胁翼之浚浚。山萧瑟以鹍鸣兮,树木坏而哇吟。地坼裂而愤忽急兮,石捌破之岩岩。天烈烈以厉高兮,廖??窗以枭牢。雁邕邕以迟迟兮,野鹳鸣而嘈嘈。望亭隧之皦皦兮,飞旗帜之翩翩。迥百里之无家兮,路修远而绵绵。

于是勒障塞而固守兮,奋武灵之精诚。摅赵奢之策虑兮,威谋完乎金城。外折冲以无虞兮,内抚民以永宁。既邕容以自得兮,唯惕厉于簒兵。

案六辔而游息兮,咏《南风》之诗。延四牡于尔驾兮,涉幽州而北驰。直回途以出塞兮,览朔方之廖廓。野萧条以寥廓兮,陵谷错以盘纡。飘寂寥以荒昶兮,沙埃起而杳冥。回风育其飘忽兮,回飐飐之泠泠。薄涸冻之惨凄兮,萑苇葭之苍苍。孤鸟嘤嘤而悲鸣兮,鼯鼬啁啾而夜号。

繇夙夜以切怛兮,循旧海之脉津。遵创始之遐迩兮,扬道德之久珍。授轩辕之末裔兮,览惠康之骏声。侯仁义与明德兮,宁求己以自存。

惧魁杓之回转兮,识爱幸之至门。哀群愚之蔽美兮,信从此之必昏。山潜龙与蟠虵兮,麟凤逝而罔偟。彼日月之闓明兮,尚黯黮而有瑕。矧一国而靡譣兮,矧一国而靡譣兮。矧一国而靡譣兮,矧一国而靡譣兮。矧一国而靡譣兮,矧一国而靡譣兮。矧一国而靡譣兮,矧一国而靡譣兮。

岂不贞亮而好修兮,惟帝命之是嘉。虽忝位之在兹兮,心焉此之尤嗟。昔仲尼之淑圣兮,竟隘穷乎蔡陈。彼屈原之贞专兮,卒放沉于湘渊。晋文亲而弗疑兮,介推隐而终显。繇夷遁而匿迹兮,随渔父而自敛。

乱曰:

□幽潜德,含圣神兮。

抱奇内光,自得真兮。

宠幸浮寄,奇无常兮。

寄之去留,亦何伤兮。

大人之度,品物齐兮。

舍位之过,忽若遗兮。

求位得位,固其常兮。

守信保己,比老彭兮。

关于全文的几点说明

1. 文本来源:此版本主要依据清代严可均辑录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是现今最为通行的版本。

2. 文本状态:由于年代久远,赋文在传抄过程中存在少量难以校补的佚文。文中出现的个别重复或不通顺的句子(如“叔带出生衰周兮”、“矧一国而靡譣兮”等句的重复),正是文献散佚的痕迹,学者们普遍认为这是后世辑录时为保持结构完整所做的标记。

3. 核心段落:尽管有散佚,但赋的核心思想和最精彩的段落都得以保留。尤其是描写北地苦寒的 “漂积雪之皑皑兮”段,以及结尾申明心志的 “乱曰”部分,文意完整,是赏析的重点。

创作背景与作者介绍

1. 刘歆其人

刘歆(约公元前50年—公元23年),字子骏,西汉宗室,是着名学者刘向之子。他博通经史,在目录学和经学上贡献卓着:

编撰中国第一部综合性图书分类目录《七略,奠定了古代目录学基础。

力主将《左传》等古文经立于学官,是古文经学的开创者。

精通天文历法,着有《三统历谱》,他使用的圆周率(3.1547)世称刘歆率。

2. 《遂初赋》的创作契机

此赋作于刘歆政治失意,被外放为五原太守(今内蒙古包头西)途中。起因是他提议将《左传》等立于学官,遭到当权的今文经学博士们激烈反对,并因此触怒权臣。刘歆被迫离开京城,赴任途中经过古晋国之地,借沿途史事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懑和对时政的忧虑,遂成此赋。

?? 作品赏析

文学价值与特色:《遂初赋》被学界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纪实性述行赋。它将纪行、写景、咏史、抒怀巧妙结合。刘歆在描写北上边塞的艰苦旅程(如漂积雪之皑皑兮的自然环境的险恶)时,穿插对春秋时期晋国历史的凭吊,借古讽今,开创了述行赋的写作范式,对后世班彪《北征赋》、潘岳《西征赋》等有深远影响。

思想内涵:

贤人失志的寄托:刘歆在《七略》中提出诗赋异源,并特别强调了贤人失志之赋。《遂初赋》正是此观念的实践。他借晋国历史(如六卿兴而为桀暗示权臣当道),寄托自身因直道而行遭排挤的悲愤,也使赋成为士人抒发政治苦闷、表达个人志节的载体。

坚守与超脱:赋中虽充满失意的悲凉(如描写边地野萧条以寥廓兮的荒凉),但在结尾的部分,刘歆则表达了一种超然于仕途浮沉,追求内在德性完善,坚守正道(守信保己,比老彭兮)的精神境界。

现实意义

《遂初赋》的启示穿越时空:

知识分子的风骨与抉择:刘歆坚持学术理想而触怒权贵,外放后仍以赋言志,展现了古代士人 直道而行的风骨以及在逆境中坚守信念的精神。这种如何在政治压力与个人操守间自处的问题,至今仍引人深思。

逆境中的精神资源:赋中从旅途艰辛、历史兴衰,到最后寻求内心的恬淡欢娱,也提示我们,在面对人生坎坷时,可以从历史文化中汲取力量,最终达成与自我和解及精神的超越。

总结

刘歆的《遂初赋》,不仅以漂积雪之皑皑兮这样的诗句描绘了边塞的苦寒,更以其开创性的体式、深沉的咏史寄慨,展现了西汉一位博学的宗室子弟在政治漩涡中的复杂心境与不懈的精神追求。它如同一面镜子,既照见刘歆个人的失意与坚守,也映现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在出处进退之间的普遍困境与崇高理想。

希望以上解读能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遂初赋》。

班彪的《北征赋》与潘岳的《西征赋》是继承和发展刘歆《遂初赋》传统的两篇里程碑式作品。它们同为“纪行赋”,但各有其独特的时代背景与艺术成就。

下面咱们赏析下这两篇赋。

班彪《北征赋》

班彪是东汉史学家,班固、班昭之父。这篇赋作于西汉末年更始帝时期(公元23-25年),时局动荡,班彪为避战乱而从长安前往天水(今属甘肃)依附隗嚣,此赋即记述他北行途中的见闻与感慨。

原文 白话翻译(“”)

《北征赋》

余遭世之颠覆兮,罹填塞之厄灾。旧室灭以丘墟兮,曾不得乎少留。遂奋袂以北征兮,超绝迹而远游。

“我遭逢时世的颠覆啊,蒙受困厄的灾祸。旧居已被毁为丘墟啊,竟不能作片刻停留。于是我挥袖北上啊,远离尘世而去远游。”

朝发轫于长都兮,夕宿瓠谷之玄宫。历云门而反顾,望通天之崇崇。乘陵岗以登降,息郇邠之邑乡。慕公刘之遗德,及行苇之不伤。彼何生之优渥?我独罹此百殃。

“早晨从长安出发啊,傍晚宿在瓠谷的玄宫。经过云门回头眺望,只见通天台高耸入云。沿着山岗登上爬下,在郇邠的故邑歇脚。思慕公刘留下的美德,连路边的苇草都不忍伤。为何他的子民生活丰足?唯独我遭受这百般灾殃。”

故时会之变化兮,非天命之靡常。登赤须之长阪,入义渠之旧城。忿戎王之淫狡,秽宣后之失贞。嘉秦昭之讨贼,赫斯怒以北征。

“这实在是时势的变化啊,并非天命的无常。登上赤须的长坡,进入义渠的旧城。愤恨戎王的淫乱狡诈,鄙夷宣后的失节丧贞。赞许秦昭王讨伐贼寇,盛怒之下发兵北征。”

纷吾去此旧都兮,騑迟迟以历兹。遂舒节以远逝兮,指安定以为期。涉长路之绵绵兮,远纡回以樛流。过泥阳而太息兮,悲祖庙之不修。

“我匆匆离开这旧都啊,车马缓缓行至此处。于是扬鞭纵马远去啊,指向安定为期盼之地。跋涉在绵绵长路啊,路途迂回而曲折。经过泥阳而长叹啊,悲叹祖庙未能修葺。”

释余马于彭阳兮,且弭节而自思。日晻晻其将暮兮,睹牛羊之下来。寤旷怨之伤情兮,哀诗人之叹时。

“在彭阳放开我的马啊,暂且驻车独自沉思。日色昏暗即将入暮啊,看见牛羊下山归来。领悟到征夫怨女的伤情啊,哀悯诗人对时世的咏叹。”

越安定以容与兮,遵长城之漫漫。剧蒙公之疲民兮,为强秦乎筑怨。舍高亥之切忧兮,事蛮狄之辽患。不耀德以绥远,顾厚固之缮藩。

“越过安定缓缓前行啊,沿着长城漫无边际。痛心蒙恬劳役百姓啊,为强秦结下了怨愤。舍弃赵高胡亥的迫切忧患啊,却从事于防御蛮狄的边患。不发扬德政来安抚远方啊,只顾修筑坚固的藩篱。”

首身分而不寤兮,犹数功而辞鱤。何夫子之妄说兮,孰云地脉而生残。

“头身分离而不醒悟啊,还数说功劳拒绝罪责。为何夫子您如此妄加评说啊,谁说是因为断了地脉而遭殃?”

登鄣隧而遥望兮,聊须臾以婆娑。闵獯鬻之猾夏兮,吊尉卭于朝那。从圣文之克让兮,不劳师而币加。惠父兄于南越兮,黜帝号于尉他。

“登上烽火台遥望啊,暂且片刻徘徊。哀悯獯鬻侵扰华夏啊,凭吊都尉孙卭在朝那。遵从文帝的克己忍让啊,不动军队而用玉帛安抚。施恩惠于南越父兄啊,使尉他废去帝号。”

降几杖于藩国兮,折吴濞之邪逆。惟太宗之荡荡兮,岂曩秦之所图。

“赐予几杖给藩王啊,挫败了吴王刘濞的邪逆。想到文帝的胸襟广阔啊,岂是往日暴秦所能企及。”

隮高平而周览,望山谷之嵯峨。野萧条以莽荡,回千里而无家。风猋发以漂遥兮,谷水灌以扬波。飞云雾之杳杳,涉积雪之皑皑。雁邕邕以群翔兮,□鹍鸡啁哳而悲鸣。

“登上高平四面环望,只见山谷巍峨险峻。原野萧条而空旷,环顾千里没有家园。狂风骤起呼啸而过啊,谷中水流激荡扬波。飞云雾气一片渺茫,跋涉在皑皑积雪之中。大雁和鸣成群飞翔啊,鹍鸡啁哳不住悲鸣。”

游子悲其故乡,心怆悢以伤怀。抚长剑而慨息,泣涟落而沾衣。揽余涕以于邑兮,哀生民之多故。夫何阴曀之不阳兮,嗟久失其平度。

“游子哀伤思念故乡,心中悲怆感伤。抚摸着长剑而叹息,泪水涟涟沾湿衣裳。拭去泪水呜咽不止啊,哀怜百姓多灾多难。为何天阴不放晴啊,感叹长久失去了正常法度。”

谅时运之所为兮,永伊郁其谁愬?

“想必是时运造成如此啊,长久忧郁向谁倾诉?”

背景:创作于两汉之交的动乱年代,记录了作者离京避难的行程,充满了身世飘零之感与对时局的忧患。

特色:

1. 继承与发展:继承了《遂初赋》“纪行+咏史+抒怀”的模式,但情感更为沉郁悲怆,个人命运与历史兴亡的结合更为紧密。

2. 情景交融:对北地荒凉景色的描绘(如“涉积雪之皑皑”)与内心的“游子悲其故乡”浑然一体,艺术感染力极强。

3. 思想深度:在凭吊历史时,他能超越个人得失,思考“德政”与“暴政”的根本区别(如对比秦之筑怨与汉文之克让),显示出史学家的深刻洞察。

潘岳《西征赋》

潘岳,字安仁,西晋文学家。此赋作于晋惠帝元康二年(公元292年),他因出任长安令而从洛阳西行赴职。赋文记述了此行沿途的史迹与感慨,是纪行赋中篇幅最长、征引最富的宏篇巨制。

全文及翻译(因篇幅极长,以下为高度精炼的节选与概述)

原文(节选) 白话翻译(节选)(“”)

《西征赋》(节选)

岁次玄枵,月旅蕤宾,丙丁统日,乙未御辰。潘子凭轼西征,自京徂秦。乃喟然叹曰:古往今来,邈矣悠哉!

“这一年太岁在玄枵,五月之时,丙丁统日,乙未之日。我潘子乘车西行,从洛阳前往秦地。于是感叹道:古往今来,是多么的遥远漫长啊!”

发轫京洛,至乎长安。仿佛谷洛之交流,想郑白之渠源。感牛山之促节,哀骊山之叛换。

“从京洛出发,到达长安。仿佛看到谷水与洛水交汇,想起郑国渠与白渠的源流。有感于齐景公在牛山的悲叹,哀伤周幽王在骊山的叛乱。”

窥秦墟于渭城,冀阙缅其堙尽。觅陛殿之余基,裁岌峨以隐嶙。想赵使之抱璧,浏睨楹以抗愤。

“在渭城窥望秦朝废墟,冀阙早已湮没无存。寻找宫殿台阶的遗迹,只剩下高耸的残垣。想到赵国使臣蔺相如持璧,目光炯炯斜视庭柱慷慨抗愤。”

登崤坂之威夷,仰崇岭之嵯峨。皋记坟于南陵,文违风于北阿。蹇哭孟以审败,襄墨缞以授戈。

“登上崤山蜿蜒的坡路,仰望高峻的山岭。记载着蹇叔在南山坟头的哭谏,晋文公在北阿违背风向的战役。孟明视的失败印证了预言,晋襄公墨缞授戈大败秦军。”

曾只轮之不返,緤三帅以济河。值庸主之矜愎,殆肆叔于市朝。

“连一只车轮都未能返回,三位主帅被俘渡河。遇到昏君刚愎自用,几乎把百里奚在市朝处决。”

澡孝水而濯缨,嘉美名之在兹。夭赤子于新安,坎路侧而瘗之。亭有千秋之号,子无七旬之期。

“在孝水洗涤帽缨,赞美这美好的名称。幼小的孩子在新安夭折,在路旁挖坑埋葬。亭子有“千秋”的称号,孩子却活不过七十天。”

虽勉励于延吴,实潜恸乎余慈。

“虽然以延陵季子自勉,内心却为我的孩子暗自悲痛。”

经渑池而长想,停余车而不进。秦虎狼之强国,赵侵弱之馀烬。超入险而高会,杖命世之英蔺。耻东瑟之偏鼓,提西缶而接刃。辱十城之虚寿,奄咸阳以取俊。

“经过渑池而遐想,停下我的车驾不再前进。秦国是虎狼般的强国,赵国是遭受侵凌的弱国。深入险境而举行高会,依靠当世的英杰蔺相如。以只让赵王鼓瑟为耻,提着瓦缶上前与秦王拼命。用十五城作为虚假的贺礼,要拿下咸阳来换取尊严。”

出申威于河外,何猛气之咆勃。入屈节于廉公,若四体之无骨。

“在国外申张威仪,气势何等雄壮磅礴。回国后对廉颇屈节避让,如同身体没有骨头。”

… (中间省略大量历史典故与议论) … … (中间省略大量历史典故与议论) …

寮位儡其隆替,名节漼以隳落。危素卵之累壳,甚玄燕之巢幕。心战惧以兢悚,如临深而履薄。

“官位高低变化不定,名节败坏坠落。危险如同叠起的鸡蛋,比燕子筑巢于帷幕更甚。心中战战兢兢,如同面临深渊脚踏薄冰。”

夕获归于都外,宵未中而难作。匪择木以栖集,尠林焚而鸟存。

“傍晚才回到城外,夜未过半就发生灾难。并非鸟儿选择树木栖息,树木被焚鸟儿怎能生存。”

创作背景与赏析

背景:潘岳此前被卷入政治斗争,曾一度免官,此次外放虽为升迁,但前途未卜,且途中幼子夭折,故赋中情感复杂。

特色:

1. 鸿篇巨制,博征旁引:此赋长达五千余字,途经之地的数百个历史人物与事件被信手拈来,密集铺陈,显示出无与伦比的学识与辞采。

2. 结构精密,夹叙夹议:全篇以行程为经,以历史为纬,每到一地,必引相关史事,并发表精辟议论,将纪行、咏史、说理融为一体,达到了纪行赋艺术的顶峰。

3. 情感深沉复杂:既有对历史兴亡的深刻反思,也有对自身宦海浮沉、丧子之痛的私人化抒写,使得这篇宏大的赋作具有了真切动人的情感内核。

总结

从刘歆《遂初赋》到班彪《北征赋》,再到潘岳《西征赋》,我们可以看到“纪行赋”这一体裁的成熟与演变轨迹:

刘歆开创:确立了“纪行-咏史-抒怀”的基本范式。

班彪深化:强化了个人命运与历史、景物的交融,情感更为沉郁。

潘岳集大成:以巨幅的篇章、浩瀚的典故与精密的构思,将纪行赋推向了一个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峰。

以上都是很有价值的作品,值得品读。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穿越大唐我家财万贯才不要当赘婿铁血丹心,明末的逆袭之旅迷川志我吕布要在三国插满红旗三国:最强谋士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前方高能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骑马与砍杀从岛国开始拒嫁天王老公大秦:开局祖龙先祖寒门小娇妻中州风云之霁月星辰秦昊全集小说阅读免费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极品大地主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唐小相公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医妃火辣辣铁十字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超神大军阀超级修真弃少大人,得加钱家乡纪事之我所知道的铁道游击队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三国之我是皇太子大明百官:暴君朱厚照战皇林天龙抗战:黄埔签到百天统领北洋军阀大唐小兕子:小囊君,我又给你带好东西啦精兵强将系统,百万虎贲镇大宋国破山河在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皇帝假死?不管了,我直接登基!大唐:寒门成侯爷,揭秘卷轴疑案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我执天下超次元战争游戏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大明:我洪武爷亲弟!忆昔大唐贞观世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庆熙风云录枭风寒门枭士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文明火种重生:穿越明末日本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原始时代的崛起之路千年一瞬白发如月汉阙惊澜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从死囚到统帅大楚风云传悍卒!从壮丁开始逐鹿中原穿越成朱棣,反对分封直言要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