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军中传的这些流言过于直白,但是意思却是每个人都明白,那就是现任天子不行,得让现在领军的孙永当皇帝。
下面我来解释一下为什么会有这种流言,这要从吴太祖孙俭去世那会儿说起。
吴太祖孙俭死前下完诏以后,军中诸将其实是不太理解吴太祖孙俭为什么要让年仅7岁的太子孙平继位的。
你这个太子还这么年幼,如今正值乱世,天下的纷争愈演愈烈,他一个小孩子能掌握得了国家大事吗?
是掌握不了的,没有那个能力。
但是军中诸将慑于吴太祖的威严,最终还是回到吴都,拥立了太子孙平登基。
从这一刻开始,军队跟朝廷之间就有了一些嫌隙。
不过这件事站在吴太祖的角度还是比较好理解的,因为他马上要死了,日后朝廷的运转还要依靠朝中的大臣。
而自己的太子虽然年幼,但是他是世家大族利益的代表,拥立他为太子,至少大臣们不会作乱。
至于军队里这些人则不足为惧,因为这次征战人员损失不小,粮草也不多了,能用的武器装备更是基本报废,就算想要作乱也没有那个条件。
所以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吴太祖孙俭下诏传位给太子。
其实到太子孙永登基那一刻为止,局面还是可控的,不过到了他登基以后,事情就发生了变化,下面我来解释一下。】
[军中诸将:幼主乱世继位?怕不是送人头!
吴太祖:我不管,世家不反就行!
军队:合着我们是用完就丢的工具人?
唉,嫌隙这不就来了嘛!]
[原来孙永的天命流言不是空穴来风啊,我估计军队早就看这幼主不顺眼了!]
[吴太祖:朕死后,世家靠太子稳住,军队穷困潦倒,他们反不了!
孙永:谢邀,我靠军队不满上位了,这波是弟弟偷家成功~]
吴国国君孙永:看吧,我就说我才是天命所归!
小皇子南宫景:吴太祖那么厉害一个枭雄,会这么短视吗?
总觉得有点奇怪。
【当时的情况是军队里这些人跟着吴太祖孙俭南征北战,先后攻克吴郡、丹阳郡、会稽郡、南海郡四个郡,你别管南海郡是不是后来又反叛了,起码这个郡是实实在在地打下来了。
但是结果呢?
军队这些人回到吴都的朝廷以后,朝堂里的大臣就以军队这些人办事不利,没能保住吴太祖孙俭南征的成果为名,要给他们治罪。
这个就很好理解了,无非就是吴太祖死了,朝中大臣担心军队失控,所以使些手段想要拿捏军队嘛。
中间的过程我就不赘述了,最后的结果是既往不咎,然后军队里这些人当将领的官升一级。
校尉得到了一些金银赏赐。
普通士兵则开了个宴会,宴会上大吃大喝了一顿,没了,别的什么也没有。
那么这是什么赏赐呢?属于轻赏。
这个赏赐合理吗?合理,也不合理。
说它合理是站在朝中大臣的角度上,因为南海郡确实是又丢了,这种情况下没给你们治罪,还给了点儿赏赐,已经不错了。
说它不合理是站在军队里这些人的角度上,因为仗是实实在在地打了,地方也实实在在地拿下来了,如果不是吴太祖孙俭染病去世,南海郡不会因为匆忙撤退而丢失。
况且吴太祖孙俭死后,军队这些人没有反叛,而是很守规矩地把他的遗体护送回来了,这个功没有得到应有的赏赐,这是第一点。
还有一点,当时南海郡的环境是很恶劣的,这里湿热难耐,疫病横行,山林沼泽中弥漫着大量瘴气,还有熟悉地形且善战的百越部落盘踞在此。
军队的将士们顶着这么恶劣的环境平定了南海郡,结果回来之后朝廷就给这么点儿东西,实在是不合适。
要知道这一路上可死了不少人啊,就连将领都死了三个,结果就给了这么点儿赏赐就打发了,吴国朝廷的做法让人心寒。
还不止这些,最主要的原因是,跟着吴太祖孙俭南征北战这些年的将领们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赏赐,唯一一个封侯的将领还是战死在沙场上的,封侯的时候他已经死了,是追封的。
这就让军中的将领们难以接受,怎么的,我们这些人跟着你拼死拼活的,立下了这么多战功,结果到头来你连个封侯都不给我们?
也正是这些原因,让军队与朝廷离心,军队里的人心中满是怨气,就等着一个爆发的机会,而这个机会,就是大梁开国皇帝谢卿率军前来进攻丹阳郡。】
[要我说,吴国朝廷这是把军队当免费劳动力耍啊!]
[战死才追封?这是死了才给甜头吗?
活着的将领:合着我们拼死拼活的不如死了值钱?]
[南海郡:湿热+瘴气+百越部落,地狱级副本!
军队:通关了!
朝廷:官升一级,赏一顿饭,散会~
这哪是赏赐,是卸磨杀驴的明牌吧,是不是军队再不反就得等死了?]
[吴国士兵:跟着太祖打天下,回来就混上顿自助餐?
将领:升一级顶个屁用!]
[朝廷的逻辑:丢了南海郡=办事不利,没治罪就不错了!
军队的逻辑:拼死打下来的,丢了是因为太祖驾崩!
这矛盾确实难解啊!]
[难解什么啊,我看是新上来的皇帝把吴太祖留下来的大好局面给浪费了,一直不给军队的将领封侯,不就是把这个机会留着给自己儿子用吗?
我觉得吴太祖设想的剧情应该是这样的:
太子手里有作为母族的顾家支持,与顾家交好的几个世家也不会出来作妖。
再借着给军中将领封侯的机会,一口气收下军队的忠心,这朝政加军权都稳了。
之后凭借丹阳郡的铁矿铜矿+吴郡的士族+会稽郡的食盐和人口,安稳发展几年,平定整个长江以南不算什么难事吧?]
[天才!你是天才吧!]
[我去,真相了!]
[你别说,你还真别说!]
[还真有可能是这样!]
小皇子南宫景:我觉得这才是真相好吧!
不敢想,要是吴国被篡位的那个皇帝这么整,现在吴国怕不是已经平定整个江东了!
而且最恐怖的事,那个小皇帝根本不需要特别做什么,只要按部就班地封赏武将,然后休养生息几年就没问题了。
到时候征战自然会有封侯的武将们去做……嘶,真是恐怖如斯啊~
对不起太祖爷,我现在觉得别家的太祖好像更高明一点!
吴国臣子:啊?
原本的情况应该是这样的吗???
呜呜呜~
我们错了!
当年不应该想着拿捏军队的!
能再给我们一次机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