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功会后第二天,县局召开了党委会议,其中一项重要议题就是研究刑侦大队领导班子补充的问题。原刑侦大队副队长已于半年前调离,职位一直空缺。
会议上,周队详细汇报了“1998.7.12”专案侦破情况,并着重提到了陆野在案件中所发挥的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充分肯定了其过硬的政治素质、精湛的业务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他正式提议,由陆野同志担任清河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副队长一职。
与会局领导们经过认真讨论,一致认为陆野虽然从警时间不长,但表现突出,能力卓越,尤其是在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应对新型犯罪、攻坚疑难积案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和独特的优势。破获粮站案这样的重大积案,功绩显着,足以服众。最终,会议通过了这项任命决定。
任命公示很快贴在了县公安局的通知栏上。
“关于陆野同志任职的公示:经局党委研究,拟任命陆野同志为清河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副队长(试用期一年)。现予以公示…”
公示一出,立刻在局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绝大多数同志对此表示支持和认可。
“陆野可以啊!这才多久就当副队长了!”
“实至名归!粮站案要不是他,谁知道还得拖多少年!”
“年轻人有想法有技术,就该给压担子!”
当然,也有一些资历较老的民警私下里有些议论。
“是不是太快了点?才来了不到两年吧?”
“破案是厉害,但当领导不光要会破案,还得会管理啊…”
“周队这是要着力培养接班人了啊…”
对于这些议论,陆野也有所耳闻,但他并没有太过在意。他深知,这个职位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和压力,而不是权力和荣誉。
任命公示期结束后,局里正式举行了简单的任职会议。周队亲自给陆野戴上了新的肩章,握着他的手,语重心长地说:“陆野,恭喜你!这是组织对你的信任和肯定,但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刑侦工作是公安工作的尖刀,这把尖刀能不能锋利,能不能指向违法犯罪分子的要害,大队领导班子至关重要。希望你尽快转变角色,不仅要继续发挥你的专业特长,更要带领好队伍,团结好同志,共同应对未来的挑战!”
陆野挺直腰板,郑重敬礼:“请周队放心!请组织放心!我一定恪尽职守,虚心学习,团结同事,努力做好工作,绝不辜负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
会后,陆野的办公桌搬进了刑侦大队副队长办公室。看着窗外熟悉的院子,他感到肩上的担子确实不一样了。以前只需要考虑如何完成好手头的案子,现在则需要思考整个大队的业务建设、人才培养、以及如何应对日益复杂的犯罪形势。
他拿出笔记本,在上面写下了几条初步的工作思路:
1.强化技术应用:推动现场勘查、电子取证、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在基层侦查中的更广泛应用。
2.积案攻坚常态化:总结此次积案侦破经验,建立长效机制,定期梳理研判未破积案。
3.人才培养:特别是年轻民警在传统侦查手段与现代科技结合方面的培训。
5.情报导侦:加强与社会面信息源的整合,提升预警预防能力。
而在他笔记本的最后一页,他默默地写下了两个词:“门把手标记”、“赵志强”。这是他个人需要持续关注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