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种迹象表明,莫小七解散盗门后,可能隐居在大兴安岭与俄国接壤的深山老林中,且始终与俄方保持联系。
或许她最终就长眠在那冰窟之下。
虽时隔半世纪,但毕竟是血脉至亲,无双决定明日带人前往冰窟一探究竟。
即便莫小七已故,他也要将其遗骸带回,待寻得太姥爷吴功耀的尸骨后,让二人合葬。
无双与马丫历经艰险重返祖国实属不易,可马丫却高兴不起来。
与心上人同甘共苦本是乐事,如今难得的二人世界却被爷爷和蓝彩蝶打破。
更令她在意的是,蓝彩蝶不仅容貌出众,学识渊博,还整日围着无双好哥哥好哥哥短地叫个不停。
所幸同为盗门后人,彩蝶与马丫相处融洽。
尤其是蓝彩蝶这个交际花,不仅不排斥马丫,还常在她面前展示那些花哨的小把戏,看得马丫目不转睛,直嚷着要拜师学艺。
小爷,我已探明情况。
鄂温克人所言非虚,附近确有山岭,山中便是他们早年发现宝甲的冰窟。
但那地方颇为诡异,当地村民给再多钱也不愿带路。”刘麻子虽不及其他前辈本事高强,但在盗门中向来是探路的好手。
无论是倒斗、绑票,还是吴功耀最爱的抗日行动,像他这样机敏的万金油都是不可或缺的。
这不,刘麻子仅用一下午时间,就从当地蒙古族牧民那里打探到了消息。
危险?冰窟当然危险。
你这老小子是不是又抠门没给足报酬?无双问道。
哪能啊,您吩咐的事我哪敢怠慢?
刘麻子解释道,中俄边境这带地形复杂,民族众多,鄂温克、蒙古、、满族以及少数都在此聚居。
他假扮药商走村串户,恰逢当地爆发瘟疫。
一户蒙古族人家四口染病,连小孙子都未能幸免。
幸好他随身带着良药,救活了这家人。
淳朴的蒙古人无以为报,便将祖传的宝物相赠——竟是柄刻满胡文的古代战刀。
仔细打听才得知,这户人家的老太爷当年带着知青们在山里开荒时,意外发现了一处古战场遗址。
地下挖出来的全是森森白骨,越往深处挖,骸骨堆积得越密集。
几个知青动了歪心思,怂恿老乡继续前进,盘算着倒卖古战场的兵器发财。
行进间,一座巍峨雪山突兀出现在眼前,盘旋的秃鹫群不断俯冲攻击。
为躲避猛禽,众人钻进雪山,偏逢隆冬暴雪。
要知道兴安岭的雪要么不下,一旦下起来就能要人命。
呼啸的西北风裹挟着大烟雪——东北特有的暴风雪,雪片稠密得根本分不清形状,远看如同天上倾泻浓烟。
不到两小时,积雪已没过膝盖,彻底封死了山路。
幸亏同行的蒙古族老乡熟悉山林,领着知青们摸到山脚一处冰窟。
虽然寒气逼人,总比在外挨冻强。
可刚进洞就吓得魂飞魄散——冰窟里尸骸层层叠叠,底层是风化殆尽的白骨,最上层竟穿着民国服饰,有日本人、俄国人,还有几个中国人。
正惊惶时,冰窟深处突然传来脚步声。
众人握紧 壮胆,毕竟出去也是冻死。
据老牧民回忆,黑暗中竟走出个貂裘华服的民国女子,最骇人的是她脸上戴着黄金面具。
黄金面具?莫非是...无双欲言又止。
老牧民哪认得什么金凤瑞冠,只说肯定是纯金的。”刘麻子插嘴。
后来呢?那几个知青见女子风韵犹存又戴着金面具,顿起歹念。
老牧民劝他们别招惹,说不定是山里的仙家。
可知青们反诬女子是敌特分子,一拥而上想行不轨。
找死!要真是我太姥姥...无双冷笑。
第三十八回 圆月弯刀的由来
小爷料得准,那女人出手如修罗!老牧民说她像碾死蚂蚁般解决了所有知青,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
最邪门的是...
“怎么回事?刘麻子,那女人是不是把手按在那些知青头顶,然后他们的脸就慢慢变白,最后一点血色都没了?”马四海似乎早已猜到了那女人的手段。
“没错没错,师叔果然厉害,老乡就是这么说的。
那女人看这蒙古族老乡为人老实,就警告他以后不准再提这事,还送了这把古刀给他,说这刀拿到市场上能换两年的粮票。”
“给我瞧瞧。”马四海接过那把古朴的弯刀。
这刀确实不凡,虽历经千年,却不见一丝锈迹。
刀身长约三尺,弯曲如月牙,刀刃上方刻着几行胡文,刀柄用马尾棕毛紧紧缠绕。
迎着阳光一照,刀刃寒光凛冽,即便过了千年,依然锋利无比。
“是鲜卑文。”马四海一眼认出。
“小爷,你师父不是留给你一把宝刀吗?拿出来跟这把胡刀对砍一下,看看结果如何。”马四海提议。
“爷爷,这有什么讲究?胡人的刀再好,能比得上师爷那把?”马丫不解地问。
“傻丫头,天下宝物多了去了,亏你还是憋宝传人。
爷爷告诉你,这把胡刀很可能是鲜卑首领檀石槐的随身佩刀‘圆月弯刀’。
你师爷那把刀固然稀世罕见,但这把圆月弯刀可是跟着檀石槐征战沙场的宝贝。
你看看这刀刃,能想象它是一千年前的东西吗?”老爷子虽未亲眼证实,但凭借多年经验,断定此刀与鲜卑族那位传奇领袖檀石槐有关。
无双半信半疑,毕竟耳听为虚。
他仗着祖传宝刀多次化险为夷,在他心中,太姥爷吴功耀留下的刀堪比干将莫邪。
他抽出靴中宝刀,右手握住那把胡刀,轻轻将两刃相碰,瞬间火花四溅,刀身微颤,发出嗡嗡龙吟。
吴功耀的宝刀削铁如泥,若是普通兵器,这一碰至少会卷刃。
可眼下,两把刀的刀刃竟都毫发无损。
“哇!”众人齐声惊叹。
“那女人出手真大方!天哪,这真是檀石槐的圆月弯刀?那个……四海爷爷,檀石槐是谁啊?”蓝彩蝶挠着头,不好意思地笑道。
马四海解释道,檀石槐可不是普通人,他是鲜卑族最伟大的首领。
东汉末年,北方本是匈奴的地盘,匈奴人趁汉室动荡频频南侵。
鲜卑人当时是匈奴的奴隶,檀石槐见匈奴战线过长,后方空虚,便率部在高柳山起兵,建立王庭政权,将匈奴赶出地盘,独霸北方,也就是如今的东蒙古一带。
后来他又与东汉交战多年,扩张疆土,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君主。
史料记载,檀石槐在弹汉山与匈奴有一场恶战,此战未载入史册,无人知晓起因。
双方近十万大军在兴安岭弹汉山混战,最终无一生还,包括檀石槐本人。
从此,那把随他征战的圆月弯刀也下落不明。
“二姥爷的意思是,知青们找到的古战场遗址,就是鲜卑人和匈奴人最后决战的地方?那座雪山就是史书上说的弹汉山?”
“还没实地去看,但从这把胡刀来看,十有 错不了。”马四海答道。
炉火噼啪作响,无双躺在炕上闭着眼,脑海中却不断浮现两个月前在靖宇水库屯那座失落的高丽古城里遇见的女子——头戴金凤睿冠,眼神莫名熟悉,仿佛带着亲人的温暖。
她和兴安岭冰窟中的女子是同一个人吗?
夜深了,无双辗转难眠,一闭眼这些念头便挥之不去,搅得他头痛欲裂。
恍惚间,门被推开,一个身着民国旗袍的女子款款而入。
她身姿婀娜,十指纤纤,脸上覆着黄金面具。
无双想撑起身子问她的来历,可身体却像灌了铅一般沉重,动弹不得。
他只能眼睁睁看着那女子缓步走近,俯身贴近他的脸,冰冷的眸子直直凝视着他。
许久,她伸出手,冰凉滑腻的指尖探进无双的后衣领。
一股刺骨寒意瞬间窜遍全身,那根本不是活人的温度——或者说,她根本没有温度。
她的手指沿着无双的脊椎缓缓游走,像爱抚,又像折磨。
“啊——!”突然,一阵撕心裂肺的剧痛从脊骨受伤处炸开,疼得无双几乎昏死过去。
他猛地睁眼大叫,冷汗浸透了衣衫。
是梦吗?可触感太过真实,寒意仍未消散,仿佛那女子真的来过。
“哥!咋了?”马丫和蓝彩蝶连外套都顾不上披,慌忙冲进屋,还以为遭了贼。
可屋外马四海和刘麻子正围着火堆闲聊,若有异动,岂能瞒过这两位 湖?
“没事,做了个噩梦。”无双喘着粗气道。
马丫心疼地想替他擦汗,指尖刚碰到额头,他却触电般躲开——梦中那女人的手,让他心有余悸。
第三十九回 错骨手
“啧啧,小爷该不是寂寞难耐,想让妹妹陪吧?”蓝彩蝶倚着门框调侃。
“彩蝶!再胡说八道试试?赶紧回去睡,明天还有正事!”无双皱眉呵斥。
“得嘞,不耽误你们花前月下啦!不过动静小点儿,外头可有人听着呢……”彩蝶坏笑着溜走。
无双没心思斗嘴,等她走后连忙活动腰背关节。
奇怪,梦中分明觉着骨头被捏碎了,现在却毫无痛感。
难道真是幻觉?
“哥,你干嘛呀?讨厌!”马丫红着脸转过身去。
无双二话不说,直接脱掉上衣,光着膀子站在马丫面前。
“你想什么呢?快过来帮我看看后背的伤,前几天你不是给我上药了吗?怎么现在一点都不疼了?”无双问道。
“不可能啊,就算是爷爷也没这么厉害的本事,伤筋动骨一百天,再好的药也得让关节重新长好。
你别动,我看看。”马丫回头望了一眼,幸好没惊动爷爷。
“咦?哥,爷爷白天是不是给你看过了?怎么有个手指印?”马丫惊讶道,“看这手印,下手的人力气可不小。”
“丫头!像什么样子?快出去!”马四海突然推门进来,见孙女正伸手摸着赤膊的无双,立刻呵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