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登基已逾一百二十余年,后宫妃嫔数量虽严格遵循“一后四妃九嫔三十六世妇一百零八御妻”之古制,从未逾越,但子嗣方面确实堪称艰难。
早年曾有妃嫔孕育子嗣,却皆因种种缘由未能诞下,至今唯有明修容所出的永乐公主平安长成,却也体弱多病。此事不仅是宗室元老们的一块心病,亦是朝野上下、乃至民间暗中议论揣测的话题。
他深邃的目光仿佛能穿透殿宇,看到这些宗亲内心深处。他们其中,自然有对姬氏江山传承的真心焦虑与忠诚,但恐怕也未必没有借此机会试探圣意、为自己一系支持的妃嫔或未来可能诞下的皇子提前铺路、乃至影响未来朝局走向的私心算计。立储,永远是牵动各方神经最敏感的那根弦。
殿内陷入了一片短暂的沉寂,只有几位老宗亲略显粗重的呼吸声和殿外远处隐约传来的风声。良久,姬宸那平稳听不出丝毫情绪的声音才缓缓响起,打破了这片沉默:“众卿之忧,朕已知晓。子嗣之事,关乎国运传承,朕心中自有考量,从未或忘。”
他话音微顿,目光扫过下方众人,继续道:“然,天家血脉,非同寻常,贵精而不贵多,更重缘法与天命。朕之功体,尔等亦知,孕育后嗣,非比凡人,需天时、地利、人和,乃至冥冥气运之汇聚。朕……会留意此事,待机缘至时,自有安排。”
他没有给出任何明确的承诺,没有指定任何具体人选,甚至没有表态会立刻频繁临幸后宫。但“自有考量”、“从未或忘”、“会留意”、“待机缘”这样的话语,对于忧心忡忡的宗室而言,已算是一种未曾明确拒绝、且将此事提升到“关乎国运”、“需待机缘”层面的正面回应。至少,这表明陛下确实将延绵皇嗣之事放在了心上,并未置之不理。
永亲王姬穆等人闻言,心中虽仍有些许不甘,但也知此事关乎陛下自身功体与天命,急不得,更逼迫不得,能得此回应已属不易。几人相互看了看,由永亲王带头,齐声道:“陛下圣明!臣等谨遵圣意,望陛下保重龙体,臣等告退。”
待几位老宗亲退出偏殿,沉重的殿门缓缓合上,隔绝了内外。姬宸并未立刻起身,他深邃的目光越过轩窗,望向殿外空旷寂寥的汉白玉广场,天际正有一行孤雁,排成人字形,哀鸣着向南飞去,消失在灰蒙蒙的天际线。
繁衍子嗣,延绵国祚……他何尝不知其重要性?只是修为到了他这等阴神境界,生命层次已然跃迁,孕育后嗣本就比凡人艰难百倍、千倍!不仅需要自身精元充沛、心神契合,更需要对方法力、体质、甚至冥冥中的命格气运与之有某种玄妙的互补与共鸣。
而且,后宫每一位妃嫔,无论位份高低,其身后都代表着不同的势力、家族与利益集团。每一个皇子的诞生,都绝不仅仅是多一个后代那么简单,其背后必然伴随着其母族势力的急剧膨胀、朝堂格局的重新洗牌以及新一轮更加残酷激烈的储位之争。
他脑海中如走马灯般闪过几张或清晰或模糊的容颜:端贵妃姜氏那雍容大气、掌控一切的姿态;惠妃姬如雪那明媚娇艳、却暗藏锋芒的眉眼;阿史那云那鲜活野性、充满生命张力的笑容;乃至……那个总是安静待在青鸾宫,潜心修炼、精于丹道、似乎与世无争的虞婉仪……她们每一个人,都是一枚棋子,也都连着一张或明或暗的网,代表着朝堂上下不同的诉求与力量。
“国本……传承……”姬宸低声自语,嘴角勾起一抹极淡却意味深长、难以捉摸的弧度。
他收回望向天际的目光,那目光重新变得冷静而专注,仿佛刚才宗室们沉重的劝谏只是一段微不足道的插曲。
他伸手,重新拿起御案上一份关于西北边镇军粮调配的玉折,朱笔批阅。然而,一颗名为“皇嗣”的种子,已然借着宗亲之口,被郑重其事地埋在了这片名为“后宫”的土壤里。
不久,一道由天帝亲自拟定、经由长春宫端贵妃颁下的谕旨,传遍后宫,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旨意宣布,为“感应天和,滋养宫闱,昌隆国运”,将于一月后,开启皇家专属的“灵运秘境”,遴选宫中品级在五品及以下、年龄未满百岁、资质容貌上佳的妃嫔入内修行。
这“灵运秘境”在宫中并非首次开启,但对于绝大多数低阶妃嫔而言,仍是只闻其名、未见其形的神秘之地。传闻此秘境并非寻常的洞天福地,其入口并非固定,而是以一种玄之又玄的方式,连接着神朝汇聚的庞大气运之海。
进入者并非以肉身直接踏入,而是以自身气运、命格乃至修行根基为引,凝聚显化出独特的“气运之相”。而这气运之相,据典籍记载及以往经历者口述,大多会呈现为各种灵禽形态。
秘境之中,并无固定功法传承,也无明确路径指引。妃嫔所化的“气运灵禽”需在其中自行感悟、觅食(汲取特殊气运或灵机)、成长,不断纯化、壮大自身气运,直至达到当前命格与资质的极限,方可被秘境送出。
整个过程,既是机缘,亦是考验。成功者,往往气运大增,根基稳固,甚至瓶颈松动,修为大进,对未来孕育子嗣、突破境界都大有裨益。而失败或收获甚微者,则说明自身气运潜力有限,未来道途恐将更加艰难。
更重要的是,按照旧例,四品(九嫔)及以上的妃嫔,大多已在早年进入过此秘境。此次遴选,目标明确指向五品以下的潜力新人,其用意,结合之前宗室的劝谏,不言而喻——这是在为“繁育子嗣”筛选和培养合适的母体,以国运气运滋养,提升其根基与潜力!
一时间,后宫之中,凡是符合资格的妃嫔,无不心潮澎湃,加紧准备,希望能夺得这难得的名额。即便是一些自知希望渺茫者,也忍不住心生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