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修仪性喜清静,不慕荣利,唯精研音律,心无旁骛,道心坚定,朕甚嘉之。赐‘天蚕冰丝琴弦’一副,此弦乃天蚕吐冰丝所制,弹奏之音清越超凡;再赐‘《广陵止息》上古残谱’一卷,此谱玄奥,望尔能参详领悟,道艺精进,早登音律大道堂奥。”
燕修仪清冷如玉的脸上,罕见地闪过一丝动容与惊喜。天蚕冰丝琴弦与《广陵止息》残谱,对她这等痴迷音律之人而言,实乃无价之宝,远比那些金银珠玉更能打动其心。她深深一拜,声音虽依旧清冷,却多了几分诚挚:“臣妾,叩谢陛下恩典,定当潜心研习,不负圣望。”
“云修容性情温婉,处事圆融得体,仪态端方,堪为后宫典范。赐‘月光鲛绡’十匹,此绡入水不濡,着身生凉,光华如月;再赐‘暖玉芙蓉枕’一对,此玉温润,有安神定魂、滋养容颜之效。望尔永葆娴雅之姿,和睦宫闱。”
云修容脸上绽放出恰到好处的温婉笑容,盈盈下拜,姿态优美:“臣妾谢陛下厚赐。陛下关怀,臣妾感念于心,定当恪守本分,为陛下分忧。”
这份赏赐看似寻常,但月光鲛绡和暖玉芙蓉枕皆是世间难寻、兼具实用与养颜的珍品,正合她温婉如水、注重仪容的气质,显得体贴入微。
“嬴充容行事干练果决,雷厉风行,掌管宫中部分车马仪仗及巡查事务,兢兢业业,多有辛劳。赐‘追风驹’一匹,此驹乃大宛龙马与妖兽杂交后裔,日行千里,通晓人意;再赐‘破甲弩’一架,此乃军中新式制式,威力不凡;另赏天罡法器‘金丝软甲’一件,水火不侵,刀剑难伤。望尔继续秉持公心,为朕分忧,整肃宫禁。”
这份赏赐带着鲜明的军旅风格与实用主义色彩,既是对其能力的肯定,也彰显了非同一般的信任。
嬴充容英气勃勃的脸上露出爽朗笑容,抱拳行礼,略带军中风气,声音清亮:“臣妾领旨谢恩!陛下信重,臣妾必当恪尽职守,护卫宫禁周全,定不负陛下所托!”
最后,天帝的目光落在略显紧张的夏修媛身上,语气放缓了些:“夏修媛勤勉克己,柔嘉维则,虽族中……然自身修行刻苦,殊为不易。赐‘五百年份赤血珊瑚’一株,此珊瑚气血充盈,于修炼大有裨益;再赐‘凝罡丹’三枚,此丹能助涨罡气,稳固境界,于你目前修行正当其时。望尔善用此赐,勤修不辍,早凝天罡。”
夏修媛闻言,身体控制不住地微微一颤,猛地抬头望向御座,眼中瞬间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激动与浓浓的感激之色,甚至泛起了些许泪光。
她族中近年来略显青黄不接,能提供给她的资源有限,她晋升九嫔本就有些勉强,修为在四嫔中垫底,一直如履薄冰。这五百年份的赤血珊瑚正是她增强气血、弥补根基的急需之物,而凝罡丹更是她梦寐以求、能极大增加她成功突破至炼罡境几率的关键丹药!
陛下此举,无疑是雪中送炭,精准地切中了她最迫切的需求!她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哽咽,深深拜伏下去,几乎语不成声:“臣妾……臣妾叩谢陛下天恩!陛下……陛下隆恩,臣妾……臣妾无以为报,唯有……唯有努力修行,稳固境界,尽心侍奉,以报陛下万一……” 这一刻,她心中充满了对天帝姬宸的无限感激。
天帝对四嫔各有侧重、投其所好、精准赏赐的举措,瞬间将宴会的焦点和众人的注意力从端贵妃身上分散开来。
这既是对四嫔此次协理功劳的明确肯定,更是向所有在场之人,尤其是那些心思浮动的中间派和惠妃旧部,清晰地表明:九嫔地位尊崇,是稳定后宫、辅佐贵妃的重要力量,她们各有依仗与能力,并非长春宫的附庸,陛下对她们同样重视与倚赖。
同时,稍稍提拔和安抚四嫔,尤其是给予处境相对艰难的夏修媛最急需的修炼资源,也是在微妙地平衡端贵妃因主持盛宴而愈发膨胀的权势与影响力,防止后宫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
端贵妃脸上雍容得体的笑容不变,仿佛对此乐见其成,但心中却是不由得一凛,如同被细微的冰针刺了一下。
陛下此举,用意深远啊……她瞥了一眼下方恭敬谢恩、神色各异的四嫔,尤其是那位得了丹药、仿佛重获新生的夏修媛,知道从今往后,与这几位打交道,需更加讲究策略了,再不能如以往那般仅凭位份压制。
紧接着,天帝又仿佛随意地,再次赏赐了方才表演出色的几位新人,包括阿史那云、苏晚晴、柳如意等,皆是根据其方才的表现和自身特点,给予了相应的、不失体面却又不过度拔高的赏赐,既示恩宠,鼓励其才,又不至于让她们立刻忘乎所以,或引来过多的嫉恨。
最后,天帝再次举杯,面向广场上所有宗室重臣、后宫妃嫔,声音平和却带着无上威严,清晰地传遍每个角落:“月圆人圆,乃家和之象,亦是国泰之基。后宫和睦,妃嫔贤德,方为社稷之福,朕心所愿。望尔等皆能恪守宫规,勤修德行,增长才艺,勿生事端,勿结党营私,共同维护宫闱清宁,以慰朕心。饮胜!”
“陛下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所有人,无论心中作何想法,此刻皆齐齐起身举杯,面向御座,山呼万岁之声如同海啸,再次响彻琼楼玉宇,直冲云霄,象征着这场中秋盛宴达到了最终的高潮,也在天帝的举杯之中缓缓落下帷幕。
在这一片看似和谐盛大、花团锦簇的景象之下,每个妃嫔的心中都在飞速转动着不同的念头,品味着这场盛宴带来的机遇、警示与压力。
端贵妃享受着权势巅峰带来的无上荣耀与满足,却也清晰地感受到了来自帝王平衡之术的敲打与警示,未来的路需更加如履薄冰。
四嫔因各自得到的、符合心意的赏赐而心思各异,或欣喜于道途有望,或感激于圣心体察,或更加审慎地规划着自身在后宫的位置。
阿史那云因隆宠圣眷而意气风发,看到了更进一步的希望,却也知自己已成了众矢之的。
苏晚晴、柳如意等新人则因才华得显、名入帝心而看到了在深宫立足、向上攀升的曙光。
而更多品级较低、无缘表现的妃嫔,则在这极致繁华、暗流涌动的中秋之夜,更深切地品味着自身的渺小、恩宠的难得与命运的无常,只能将种种心思深深掩藏。
盛宴终散,丝竹渐歇,宾客依次告退。宫人们开始有条不紊地收拾残局。天上的月色依旧清明圆满,无私地照耀着这重重宫阙,琉璃碧瓦,也照耀着其中无数颗不甘寂寞、争奇斗艳、或野心勃勃、或无奈挣扎的心。
惠妃虽未出席,但她的影子,仿佛仍笼罩在瑶华宫上空,也萦绕在一些与她命运休戚相关者的心头。
后宫的权力格局,经过此夜,已然发生了微妙而深刻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