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培养势力,虞璎不由想起了宫外的家族和弟弟虞衡。虞家并非什么显赫的修行大族,在地方上虽算望族,但在藏龙卧虎的帝都和整个神朝来看,只能算二流末尾的家族。
虞父身为家族旁系长老,虽有些权柄,但所能获取的资源也相对有限,大多需要靠自身努力去争取。她入宫后,家族虽因此得了些许名声上的好处,但实质性的资源支持并不多,弟弟虞衡的修行之路,主要还需靠虞父的支持以及她偶尔的接济。
如今她境况稍好,得了陛下厚赏,自当拉拔弟弟一把,这也是增强宫外影响力的一种方式。
她唤来已然气息愈发沉稳的挽秋,吩咐道:“准备一份灵资,包括灵玉百枚,适合感应期服用的‘凝元丹’十瓶,‘清心符’二十张,‘金刚符’十张,另将库房中的那柄三十六道禁制地煞法器——秋水碧波剑以及我之前在内务府兑换的那件四十五道禁制地煞法器——青丝玉甲也一并包好。再备些宫廷制的灵茶、点心。以我的名义,通过宫外虞家可靠的渠道,稳妥地送去给衡少爷。”
挽秋应下,又请示道:“婉仪,可需附上书信?”
虞璎略一沉吟,走到紫檀木书案前,铺开一张印有青鸾暗纹的信笺,提笔蘸墨,字迹清秀中透着一股不容折弯的坚韧风骨,写道:“父母大人尊前:女璎宫中一切安好,蒙陛下天恩,境遇渐佳,勿念。今备薄礼,略尽孝心,望双亲笑纳。”
“衡弟亲启:修行之道,贵在坚持,资源虽重,道心更坚。姐在宫中亦如履薄冰,深知其中艰辛。今寄予灵资,助你修行,望你勤勉不辍,固守本心,勿因外物而骄躁,亦勿因困境而气馁。家中诸事,有父母操劳,你当以修行为重,早日筑得道基,求取金丹,光耀门楣,姐在宫中亦能心安。凡事谨慎,保重自身。姐 璎 手书。”
她将信封好,以蜜蜡封缄,盖上自己的小印,连同那份足以让寻常感应期修士眼红、对虞家而言也算是一笔不小资源的灵资一同交给挽秋去妥善办理。
希望这些资源,能帮助弟弟在道途上走得更顺遂一些,也能让父母稍稍安心。深宫似海,前途未卜,她与家族,与弟弟,便是彼此在世间最坚实的羁绊与牵挂。
神朝涵元一百二十三年 夏
时光如水,在青鸾宫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氛围中悄然流逝。转眼间,虞璎晋升凝煞已过数月有余。青鸾宫庭院内的花草在宝泉滋养下,几乎一日一变,许多寻常花卉都隐隐透出灵植的气象,更有几株虞璎特意移栽过来的低阶灵药,长势喜人,叶片饱满,药香隐隐。
这期间,虞璎除了日常修炼,不断稳固凝煞境修为,将乙木长生煞元运转得愈发如意圆融,也开始精研《长春宝篆》中记载的几门凝煞境方可修炼的木系神通与术法。
如“青木缠丝手”,可凭空凝聚乙木灵气化为无数坚韧无比的青色丝线,缠绕困敌,吸取对方灵力生机;“长生灵盾”,则是在身前形成一面由纯粹乙木生机凝聚的灵盾,防御力极强,且具备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生机感知”,能大幅提升对周围生灵状态、灵脉走向、草木情绪的感知力,于探索、预警大有裨益。
同时,她也并未放下立身之本——炼丹之术。司药局协理的职位让她能接触到更多种类的药材和丹方,甚至一些炼丹心得笔记,加之修为提升至凝煞、神识因宝泉滋养和境界突破而显着增强,她的炼丹术亦随之水涨船高,尝试炼制了几种三转丹药中难度较高的品类,如“冰心丹”、“破煞丹”,成功率都稳定在五成以上,这对于三转炼丹师而言,已是相当不错的成绩。
她定期会交出部分成品丹药给司药局,既完成了协理职责,也换取了一些贡献点,可用于兑换司药局库藏中的一些稀有药材或丹方。
这日,天空澄碧如洗,虞璎正在静室中全神贯注地尝试炼制一炉四转的“紫心破障丹”。
此丹能显着增强修士神识对天地灵机的感应能力,对突破凝煞境以下瓶颈有奇效,正是她为挽秋和拂冬准备的。
赤铜丹炉下方,以阵法引动的地火平稳地燃烧着,炉身符文亮起,炉内诸多灵材已然化为翻滚的药液,在虞璎精妙的神识控制下,彼此交融,剔除杂质,已然到了最为关键的凝丹时刻。
整个静室内药香扑鼻,灵气氤氲。
恰在此时,窗外原本晴朗的天空,毫无征兆地被不知从何处涌来的乌云迅速覆盖,天色骤然昏暗下来,沉闷的雷声由远及近,滚滚而来,一股压抑的气息弥漫天地。
很快,豆大的雨点便噼里啪啦地砸在宫殿的琉璃瓦上,发出急促而密集的声响,道道电蛇在乌黑的云层中乱舞,不时撕裂昏暗的天幕,带来一瞬间的惨白亮光,映照得静室内忽明忽暗。
若在以往,这等剧烈的天气变化,引动的天地灵气紊乱,或多或少会对炼丹,尤其是凝丹这种需要极致稳定环境的关键步骤产生细微干扰,甚至可能导致前功尽弃。但此刻,虞璎却心中微微一动。
她远超同济的神识敏锐地察觉到,庭院中的“玉甘霖华宝泉”在这雷雨交加的天气中,似乎被激发了某种更深层次的神异。
明泉眼涌动的速度明显加快,汩汩之声甚至压过了雨声,散发出的甘霖气息更加清新活跃,充满了某种“生发”与“净化”的道韵,并且与空中降下的纯净雨滴、天地间弥漫爆裂却又蕴含生机的雷灵之气,隐隐形成一种奇妙的共鸣与循环。
这股共鸣,使得青鸾宫范围内的水、木灵机非但没有因雷雨而紊乱,反而变得空前活跃、纯净,充满了动态的平衡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