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阁位于皇城东南角,是一座飞檐斗拱、笼罩在蒙蒙清辉中的七层玉塔。塔身非砖非石,乃是以“蕴灵青玉”整体雕琢砌筑而成,日光下通体流淌着温润的光泽,月夜里则自行汲取太阴精华,塔身表面那些细密如星辰的玄奥符文便会次第亮起,与周天星斗隐隐呼应。
此地汇聚着神朝立国以来收集、创立的海量功法典籍、道术玉简,乃是帝国底蕴的象征之一,等闲修士乃至中低阶官员都无缘踏入。
挽秋手持青鸾宫令牌,经过三重由身着玄甲、气息森严的御林卫把守的玉桥,又在一处偏殿由两名面容模糊、气息如深渊的老宦官验明身份、探查有无夹带,这才被允许进入藏书阁第一层的偏殿。
此处专司收录、拓印赐予后宫妃嫔的各类功法。负责此事的是一位面容古板、皱纹深刻得如同千年树皮、修为深不可测的老宦官,其腰间悬挂着一枚暗金色的“守经”令牌,象征着他守护此地经卷的职责。
听闻挽秋来意是为虞婉仪拓印《太微两仪合和篇》前三层,他浑浊的眼珠似乎动都未动,只从宽大的袍袖中伸出一只干枯得如同鸡爪、却隐隐泛着金属光泽的手。
挽秋不敢怠慢,恭敬递上青鸾宫令牌与早已备好的、散发着纯净灵气的灵玉。老宦官验看无误,指尖在令牌上轻轻一点,留下一个无形的印记,这才慢腾腾地转身,走向身后那座高达三丈、散发着幽幽檀木与千年灵墨混合香气的巨大鎏金柜。
柜门上浮雕着百鸟朝凤、万兽奔腾的图案,灵光隐现。他取出一枚造型奇特的钥匙,插入锁孔,轻轻转动,柜门无声滑开一角,露出里面密密麻麻、悬浮在柔和光晕中的无数玉简。
探手入内,准确无误地取出一枚非金非玉、色泽温润如春水、表面有天然云纹流转的青色玉简——正是《太微两仪合和篇》的正本。
他并未直接将玉简交给挽秋,而是将其小心置于身旁一座刻画着精密空间阵纹的小型传送阵中。随着一阵微不可查的空间波动,光芒一闪,旁边一台形如千年蚌壳、通体由“凝神白玉”雕琢而成的法器缓缓张开,内里氤氲着乳白色的灵雾。
片刻后,蚌壳中灵光汇聚,缓缓吐出了一枚色泽稍浅、灵气波动也弱了许多,但内容一般无二的复制玉简。
“《太微两仪合和篇》前三层,不得私自外传,玉简可阅读三次,阅后即毁。”老宦官的声音毫无起伏,如同风吹过古井,将复制玉简递过,“下一个。”
挽秋双手接过,只觉玉简触手温凉,内蕴的玄奥道韵让她神识都为之微微一清,心中凛然,更加小心地将其收入早已准备好的、绣有青鸾衔芝图样的隔绝神识探查的锦囊中,再次躬身,悄然退出这肃穆之地。
回到青鸾宫时,日头已微微偏西。虞璎正在偏殿的小书房内,临窗翻阅着一卷不知从何处寻来的古老丹经。窗外几竿翠竹掩映,微风拂过,竹叶沙沙,更显室内清幽。见挽秋归来,她放下手中泛黄的书卷,眸中带着询问。
“婉仪,功法取回来了。”挽秋将锦囊奉上,轻声汇报了前往藏书阁的经过。
虞璎接过锦囊,取出那枚复制玉简。玉简在她白皙的掌心散发着淡淡的清辉。她并未急于探入神识,而是先闭目凝神,运转《青木长生功》,使自身心境处于一种平和空灵的状态。片刻后,她才缓缓将神识沉入玉简之中。
刹那间,仿佛跨越了某种界限,无数闪烁着微光的古老篆文如同拥有了生命,化作一条条细小的光之河流,携带着难以言喻的玄妙道韵,涌入她的识海。
这些文字并非死板排列,而是伴随着动态的图解——阴阳二气如游龙般在虚拟的经脉中穿梭交汇,演化出种种奇妙景象:时而如混沌初开,清浊分明;时而如日月同辉,光暗交替;时而如甘霖普降,草木萌发……
开篇总纲更是字字珠玑:“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太微者,天之枢也,执掌经纬;两仪者,阴阳之本,演化无穷。合和交感,非止于形,重在神遇,衍生造化……”
这《太微两仪合和篇》博大精深,远非寻常双修秘术可比。
它不仅详细阐述了阴阳二气如何通过十二正经、奇经八脉中的特定路径交融合流,以达到互补互益、淬炼法力、提升修为的本质效果,更深入剖析了心神交融、意念共鸣的玄妙境界。
其中强调,唯有双方灵台清明,彼此信任,方能引动最深层次的“道韵交感”,从而获得最大益处。功法对修炼者的悟性、神识控制力以及对自身所修功法的理解深度都要求极高。
最后几段文字更是隐晦提及,若修炼至深处,阴阳和合,造化自生,于孕育蕴含天地灵秀之气的子嗣亦有难以言喻的玄妙助益,隐隐指向了生命本源的神秘领域。
虞璎沉浸在这玄奥的经义中约莫一炷香的时间,神识才缓缓退出,眸中闪过一丝凝重与了然。
她轻轻吁出一口气,指尖无意识地在书案上划过一道蕴含生机的青木灵痕。果然非同小可,难怪引得后宫暗流涌动。
此功法重“合”更重“和”,并非一味采补或单方面奉献,讲究的是阴阳平衡,龙虎交汇,水火既济,若道侣双方皆能深刻理解其中精义,心神无间,配合默契,收获定然巨大,堪称一条修行捷径。
但反之,若一方心存杂念,或功法理解有偏,甚或怀有异心,那么效果便会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引动自身元气紊乱,阴阳失调,反受其害。
“将此玉简收入密室,与我那些珍稀药草种子一同保管,设下三重青灵禁制。”虞璎将玉简交还挽秋,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没有我的允许,任何人不得靠近密室三丈之内。”
她需要时间静静参悟,仔细推敲其中关窍,并与自身之道相互印证,不急于一时的修炼。在这风云渐起的后宫,一步踏错,可能便是万劫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