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璎感受到那玉盒中传来的、与自己青木长生真气同源却又更为磅礴浩瀚的熟悉气息,心脏不由自主地加速跳动了几下。
她强压下内心的激动与渴望,面上依旧维持着从容,示意侍立一旁的挽秋上前,小心翼翼地从虞青雅手中接过那沉甸甸的玉盒。随即对虞青雅道:“有劳青雅族姐自跑这一趟。族长和老祖宗可还有何吩咐?”
虞青雅神色一正,语气肃然道:“族长和老祖宗让青阳务必转告婉仪,此道‘乙木长生煞’,乃我虞族秘藏中最顶级的几种煞气之一,采集于东海深处的万年乙木灵根之窟,过程凶险异常,其后更需以族中秘法、耗费大量资源温养数十年方能成形,二百年才有一份,其间心血,难以计量。望婉仪慎用之,务必做好万全准备,一举功成,铸就无上青木道基,切莫辜负家族厚望,亦莫负了此等机缘。”
她顿了顿,继续道,“另,家族已在暗中筹措一批资源,会通过稳妥渠道,陆续支持婉仪在宫中行事,以期婉仪能早日晋升,稳固地位。婉仪在宫中若有需家族配合之处,或遇紧急情况,亦可凭此信物,启动家族在神都的暗线联络。”
说着,她又从怀中取出一枚非金非木、触手冰凉、上面刻有虞族独特暗记与一个小小“璎”字的玄色令牌,恭敬递上。
虞璎接过那枚触手微凉的令牌,心中一定,仿佛吃了一颗定心丸。族中不仅送来了至关重要的煞气,还明确表示了后续的资源支持,并给予了联络暗线的权限,这无疑让她在面对后宫风雨时,底气足了不少,背后真正有了依靠。
“请族姐回禀族长与承渊老祖,虞璎在此立誓,定当谨慎行事,全力以赴,必不负家族期望,不辱妫姓门楣,必以此煞,铸就上品道基!”
送走虞青雅后,虞璎立刻带着那万年温玉盒,回到了青鸾宫防守最严密、阵法禁制全开的修炼静室。她先是仔细检查了静室阵法,确认无误后,才小心翼翼地、一层层解开玉盒上的复杂禁制。
当最后一道禁制光芒消散,玉盒开启的瞬间,“嗡”的一声轻鸣,一道浓郁得化不开、几乎凝成实质的青色霞光冲天而起,瞬间将整个静室映照得一片青碧!
伴随着霞光涌出的,是一股沁人心脾的草木本源清香,浓郁的生命气息充斥了静室的每一个角落,甚至让虞璎停滞已久的修为瓶颈都隐隐有了一丝松动。
只见玉盒之中,一团约莫成人拳头大小、如同液态极品翡翠般的光华在其中缓缓流转、沉浮不定。
这光华内部,并非单纯的液体,而是有无数细如微尘的青色先天符文在不断生灭、组合、演变,仿佛在演绎着草木生长、枯荣、轮回的至理。
它既散发出磅礴无尽、滋养万物的生机,同时又带着一种属于天地本源煞气的、不容亵渎的独特威压,两种看似矛盾的特质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正是她梦寐以求、关乎道途的——乙木长生煞!
感受着那与自己青木长生真气同源共生,却又更为高阶、更为纯粹的本源力量,虞璎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璀璨神采。
有了此物,她凝煞的成功率,凭借其扎实的根基和充分的准备,至少能提升三成以上!她强忍着立刻吸收的冲动,仔细以神念探查了煞气的品质、数量以及内蕴的符文完整性,确认其品质上佳,数量足够她凝煞所需,且生机盎然,符文活跃,乃是煞气中的极品。
确认无误后,她才又小心翼翼地将玉盒重新层层封印好,珍而重之地存入储物戒指的最深处,与其他重要物品隔开。
此物关系她道途根本,在做好万全准备,调整到最佳状态之前,绝不能轻易动用,一丝一毫的差池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得到了乙木长生煞,虞璎心中一块大石落地,开始更加心无旁骛地投入到炼丹之中。她先是花了十数日时间,不疾不徐,将挽秋换来的那些辅药,依据其不同属性、药力特点,一一提炼成药粉、药液。
这个过程极其考验耐心、控火能力以及神识的精细操作,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导致药性流失或混杂。
她发现,或许是因为乙木长生煞气那磅礴生机道韵的隐隐浸润与共鸣,自己对各种草木药材的药性感知似乎变得更加敏锐,神识也仿佛被洗涤过一般,更加凝练精准,提炼出的药精华纯度,普遍比以往高出半成到一成,这让她对炼制百草蕴灵丹更多了几分把握。
然而,就在她准备开始尝试第一次融合百草蕴灵丹的雏丹,进行最关键步骤的前夕,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打乱了后宫短暂的平静,也牵动了无数人的心弦。
缀霞宫主位,明婕妤,薨了。
这位居于后宫东北角缀霞宫、平日里因身体缘故深居简出,几乎快要被众人遗忘的婕妤,其唯一的、也是最重要的特别之处,便是她乃是当今陛下膝下唯一子嗣——永乐公主的生母。
传闻当年明婕妤因家族势微,急于固宠,不惜代价使用了某种极其损伤修士本源的禁忌秘法,才侥幸得以受孕,虽成功诞下公主,却也因此元气大伤,道基受损,修为终生停滞于凝煞初期,且一直灵药不断,缠绵病榻。
宫中耗费了无数珍贵无比的灵药资源,由司药局诸位高手联手,硬生生为她逆天改命,延寿了二十载,终究还是天命难违,油尽灯枯。
虞璎听到挽秋低声禀报这个消息时,正在丹房内全神贯注地控火温养一炉即将成型的“清灵丹”药液。
闻言,她手中那玄妙繁复的控火法诀微微一滞,鼎炉内原本稳定跳跃的淡青色火焰随之不受控制地晃动了一下,险些让炉内药液灵气溃散。
她连忙收敛心神,稳住法诀,心中却是不由自主地浮现出第一次宫宴时的场景。
那时丝竹喧嚣,歌舞升平,永乐公主天真烂漫地在御座下玩耍,累了在宫人怀中休息。突然之间,一道极其隐蔽、淬有奇毒的乌光自阴影处激射而出,直取公主命门!
速度之快,角度之刁钻,令在场许多高阶修士都未能第一时间反应。千钧一发之际,正是虞璎凭借对生机与死气的敏锐感知,以及多年炼丹培养出的对能量性质的直觉,率先察觉到那乌光中蕴含的诡异死寂之气,不及多想,脱口而出:“小心!公主!”
她这一声示警,虽因修为所限未能直接拦截,却为高踞御座的天帝赢得了那至关重要的一瞬。只见陛下甚至未曾起身,只是眸光一转,那道凌厉的乌光便在距离公主衣衫仅三寸之遥的空气里,如同撞上一堵无形壁垒,骤然凝固,而后寸寸碎裂,化为虚无。
天帝救下公主后,深邃的目光曾在她身上停留了一瞬,虽未言语,但那一眼带来的压力,虞璎至今记忆犹新。
事后,明婕妤拖着病体,在宫人的搀扶下亲自到青鸾宫道谢,那时她脸色苍白得近乎透明,毫无血色,却强撑着虚弱的笑容,紧紧握着虞璎的手,感激涕零,声音哽咽地言道:“璎才人大恩,妾身与永乐没齿难忘,日后若有机会,定当报答……”
只是她自身已是风中残烛,朝不保夕,这份沉甸甸的感激与承诺,在那之后,也只能深埋心底,再无能力付诸行动了。
“终究……天命难违,还是没能熬过去。”虞璎轻轻一叹,心中泛起些许物伤其类的感慨与一丝难以言喻的怅惘。
在这看似繁华似锦、实则冷酷无情的神朝后宫,无论曾经有何等缘由,有过何等际遇,一旦失去价值,或如林宝林般作茧自缚,或如明婕妤般油尽灯枯,其结局大多逃不过凄凉二字。
明婕妤能因诞育公主之功,被陛下特旨,耗费海量资源延命,已算是格外开恩,是许多妃嫔求都求不来的“幸运”了。
如今她这一去,那位本就因先天不足而体弱多病、二十多岁的永乐公主,在这孤立无援、危机四伏的深宫之中,失去了生母的庇护,其处境,恐怕会变得更加艰难,未来命运难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