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华园!
何雨柱蹬着他的二八大杠,车把上挂着铺盖卷,车后座捆着脸盆杂物,叮铃咣当地就冲进了这梦想中的最高学府。
九月的阳光透过高大的法国梧桐树叶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到处都是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年轻面孔,穿着蓝灰绿的中山装或军便装,抱着书本,行色匆匆,又带着掩不住的兴奋。
“嚯!这就是清华!”何雨柱一边慢悠悠地蹬着车,一边东张西望,感觉眼睛都快不够用了。那红砖砌的古老建筑,那宽阔的草坪,那空气里飘着的……嗯,好像是图书馆旧书的味道和食堂饭菜香的混合体?
“我提前五十多年,来到了木华大学!”他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
他正美滋滋地感受着这浓郁的学术氛围,琢磨着先要去的机械工程系报到点在哪边,忽然,车后轮传来“嘎吱”一声异响,紧接着就蹬起来特别费劲。
“咋回事?”他捏闸下车,把车支起来,弯腰一看。好嘛,后车轮那儿不知道啥时候卷进去一截破麻绳,把链条和齿轮缠得死紧。
“倒霉催的!”何雨柱嘟囔一句,左右看看,也顾不上啥形象了,直接把自行车一推,让它斜躺在地上,自己撸起袖子就蹲了下去,掏出随身带的钳子螺丝刀,开始跟那团乱麻较劲。
他这正撅着屁股忙活呢,满头大汗,就听见身后传来一个略带沙哑却中气十足的声音:
“同学!你这自行车……有点意思啊!”
何雨柱一回头,差点撞上来人的腿。只见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中山装、头发花白却梳得一丝不苟、鼻梁上架着副深度近视眼镜的小老头,正弯着腰,眼睛瞪得溜圆,死死盯着他自行车后轮那套改装过的齿轮组,眼神灼热得能点烟!
“老……老师好!”何雨柱赶紧站起来,下意识立正。这老头看着其貌不扬,但那眼神和气场,绝对不是一般人。
“这苟日的系统,也不提示来人是谁啊?”何雨柱心里暗暗嘀咕。
老头根本没搭理他的问候,直接蹲了下去,手指几乎要戳到齿轮上:“你这传动比……不对!这不是标准飞轮的齿数!你自己改的?”
何雨柱愣了一下,挠挠头:“啊?啊……是,闲着没事瞎捣鼓的。原来那个上坡太费劲,我就找了个废料,自己锉了几个齿……”
“自己锉的?!”老头猛地抬起头,眼镜片后面那双眼睛亮得吓人,“精度怎么保证的?手工能达到这配合度?这磨损痕迹……运行起来很顺滑啊!”
“就……就用卡尺慢慢量,拿着锉刀一点点蹭呗。”何雨柱被老头看得有点发毛,“我们厂里钳工都这么干活……”
“钳工?!”老头像是听到了什么惊天秘闻,噌地一下站起来,一把抓住何雨柱的胳膊,力气大得惊人,“你是钳工?!什么水平?”
“呃……算……算是高级工吧。”何雨柱有点懵,这老师也太热情了吧?查户口呢?
“高级工!好!好哇!”老头激动得直拍何雨柱的胳膊,“怪不得!怪不得这手工精度能到这地步!同学,你哪个系的?叫什么名字?”
“机械工程系,新生,叫何雨柱。”何雨柱老老实实回答,心里嘀咕:这老头谁啊?教务处的?管这么宽?
“何雨柱……我知道你!就是一口气报了五个系的猛人!老化,老钱,老陈,老申,他们几个都看中的天才!”老头松开手,扶了扶眼镜,脸上笑出一堆褶子,“我叫刘耀文,工程力学系的。”
刘耀文?!
何雨柱脑子里嗡了一下!这名字他可听过!清华的大牛教授!国际上都能挂上号的力学专家!据说脾气古怪,但眼光毒辣,最喜欢动手能力强的学生!
他这是……报到第一天就撞大运撞到终极boSS头上了?
“刘……刘教授!”何雨柱赶紧再次问好,腰都不自觉地弯了点。
刘教授摆摆手,又蹲下去看那齿轮组了,嘴里啧啧称奇:“因陋就简,因地制宜!这才是搞工程的样子!不比那些只会死读书的强百倍?你这改装思路,虽然野路子,但实用!非常实用!”
他猛地又站起来,眼神灼灼地盯着何雨柱:“何雨柱同学!你这车先别修了!”
何雨柱:“啊?”不修了?那我咋去报到?扛着去啊?
刘教授根本不管他那点小心思,直接说:“走!现在就跟我去一下实验室!”
何雨柱彻底傻了:“去……去实验室?现在?老师……我……我还得先去机械系报到呢……”
“报到急什么?一会儿我让助教去帮你办!”刘教授不由分说,拉着何雨柱的胳膊就走,“我那边有个小项目,正好卡在一个传动结构上,加工精度老是达不到要求!那帮学生,理论一套一套的,动手能力稀碎!你来看看!用你们钳工的土办法,能不能给我搞定!”
何雨柱几乎是被老头拖着走的,连他那辆还躺在地上的二八大杠都顾不上了。
“不是……刘教授……我这……我这刚来……行李还……”他试图挣扎一下。
“行李让助教一并看着!丢不了!”刘教授头都不回,力气大得惊人,“年轻人,要抓住主要矛盾!报到手续是次要矛盾!解决技术难题才是主要矛盾!”
何雨柱:“……”您说得都对,但我这大学生活开场是不是太硬核了点?
他被刘教授风风火火地拽进一栋看起来就很有年头的红砖楼,七拐八绕,来到一间摆满了各种仪器、图纸、以及半成品机械装置的实验室。
实验室里还有几个戴着眼镜的学生,正对着一台结构复杂的装置愁眉苦脸。
“都让开都让开!”刘教授一进门就嚷嚷,“给你们找了个外援!高手!”
学生们齐刷刷抬头,疑惑地看着被教授拽进来的何雨柱——这家伙穿着工装,身上还沾着点刚才修车弄上的油污,看着不像学长,更不像老师,倒像校办工厂的师傅?
刘教授指着那台装置核心部位几个明显加工粗糙、配合间隙很大的齿轮和连杆:“就这儿!就这个!理论计算没问题,模型也没问题,一做出来就这德行!抖动、异响、效率低下!你们说说,问题出在哪?”
一个学生推了推眼镜:“老师,我们认为还是材料热处理不过关,导致微观形变……”
“屁的微观形变!”刘教授毫不客气地打断,“就是加工精度不够!公差配合没做到位!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他一把将何雨柱推到前面:“何雨柱同学,你来看看!用你的手艺,能不能把这几个玩意儿给我修顺溜了?需要什么工具,实验室都有!”
何雨柱看着那堆零件,又看看周围一群高材生怀疑的目光,心里那点不服输的劲儿也上来了。
嘿!瞧不起咱工人阶级的手艺是吧?
他二话不说,拿起一个齿轮,用手指摸了摸齿面,又对着光看了看,然后拿起游标卡尺量了几个关键尺寸。
“教授,有锉刀吗?细齿的那把。还有金刚砂研磨膏。”何雨柱抬起头,语气平静。
刘教授眼睛一亮:“有!小张!快!拿给何同学!”
工具很快送来。何雨柱也不废话,找了把台虎钳把零件固定好,深吸一口气,拿起锉刀,手腕沉稳地动了起来。
刺啦……刺啦……
细密的锉刀声在安静的实验室里显得格外清晰。所有人都屏息看着,看着这个新生旁若无人地对着精密零件进行着看似粗糙的手工操作。
他的动作不快,但极其稳定,每一次推锉都恰到好处,眼神专注得可怕。
刘教授看得连连点头,嘴里小声嘀咕:“看看!这就叫手感!这就叫经验!书本上学不来!”
十几分钟后,何雨柱放下锉刀,用砂纸和研磨膏仔细打磨了一番,然后拿起零件,再次测量。
“教授,您试试。”他把修好的零件递过去。
刘教授亲自上手,将零件装回装置,拧紧螺丝,然后深吸一口气,合上了电闸。
嗡——
装置平稳地运行起来,声音轻柔顺滑,之前的抖动和异响消失得无影无踪!
“成功了!”一个学生忍不住喊了出来。
其他学生也纷纷围上来,脸上写满了震惊和佩服。
刘教授激动地一拍大腿:“好!太好了!何雨柱同学,你今天就正式加入我这个课题组了!我给你特批!”
何雨柱:“???”
不是……老师……我才刚报到第一天啊!专业课还没上一节呢!这就要开始搞研究了?
说好的轻松愉快的大学生活呢?!怎么感觉比在轧钢厂抡大锤还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