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项目难题遇瓶颈,签到技能破困局
入职庆祝宴结束后,韦七带着满心的暖意回到 2203 室。洗漱完毕躺在床上,他回想着白天在公司的经历和晚上邻居们的热情,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他打开系统面板,看着已有的【商业分析(初级)】【Excel 高级操作(初级)】【厨艺感知(初级)】等技能,心里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 有系统助力,有邻居支持,他在这个世界的路,一定会越走越顺。
接下来的几天,韦七很快适应了运营部的工作节奏。每天早上,他都会提前十分钟到公司,整理当天需要用到的资料;工作中,他认真完成刘主管安排的任务,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向张明或其他同事请教;晚上下班后,他还会主动留下来,学习运营相关的专业知识,巩固系统技能。
周三上午,刘主管召集运营部全体成员开会,宣布了一个重要项目:“公司计划在下个月推出智能家居 App 的 2.0 版本,新增‘家庭场景自定义’‘设备远程共享’两项核心功能。咱们运营部需要在半个月内制定出完整的上线推广方案,包括预热宣传、渠道投放、用户转化等环节,这个项目关系到 App 的后续增长,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
会议结束后,刘主管将项目拆分成几个小组,韦七和张明被分到了 “渠道投放组”,负责筛选和评估适合的推广渠道,制定渠道投放策略。
“这下有挑战了!” 张明拿着项目分工表,对韦七说,“智能家居 App 的目标用户跨度大,从 25 岁到 55 岁都有,不同年龄段的用户活跃渠道不一样,而且现在市面上的推广渠道太多了,短视频、社交平台、线下体验店…… 怎么选才能保证效果,还能控制成本,真是个难题。”
韦七点点头,他也意识到了问题的复杂性。虽然有【商业分析(初级)】技能,但渠道评估涉及到大量的历史数据、成本核算、效果预测,仅凭基础分析能力还不够。他正思考着,突然想起系统的签到功能 —— 或许在公司的某个地方签到,能获得相关的技能或资源。
午休时,韦七特意在公司大楼里转了转,尝试寻找新的签到点。当他走到 12 楼的 “数据研究中心” 门口时,系统提示音终于响起:“叮!检测到宿主当前所处位置为‘晟煊集团数据研究中心’,属于进阶签到点,首次签到可获得专业类奖励,是否立即签到?”
“签到!” 韦七心中一喜,连忙在心里回应。
“叮!签到成功!恭喜宿主获得技能【渠道效果评估(中级)】,物品【行业渠道数据报告(2024 版)】,已自动存入系统空间,技能已激活。”
随着系统提示落下,韦七的脑海中瞬间涌入大量关于渠道评估的知识:从渠道用户匹配度、投放成本 RoI(投资回报率),到渠道转化漏斗分析、竞品渠道策略拆解,甚至还有不同行业的渠道选择规律,都清晰地印在他的脑海里。而【行业渠道数据报告(2024 版)】中,详细记录了智能家居领域各推广渠道的用户覆盖率、平均获客成本、转化率等关键数据,相当于给了他一份 “渠道选择指南”。
“太及时了!” 韦七激动地攥了攥拳头,有了这个技能和数据报告,渠道投放方案的制定就有了方向。
下午回到办公区,韦七立刻打开系统空间,提取出【行业渠道数据报告(2024 版)】,结合【渠道效果评估(中级)】技能,开始分析适合智能家居 App 2.0 版本的推广渠道。他发现:25-35 岁的年轻用户,主要活跃在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快手)和社交平台(如小红书),这类用户更关注功能的趣味性和颜值,适合投放创意短视频、KoL 测评;36-45 岁的中年用户,更信任权威平台(如京东、天猫)和线下体验,适合在电商平台开设专题页,联合家电卖场举办体验活动;46-55 岁的用户,习惯通过电视广告、社区宣传获取信息,需要简化推广内容,突出 “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的特点。
韦七将这些分析整理成一份 “渠道初步筛选表”,拿给张明看。张明看完后,眼睛都亮了:“韦七,你也太厉害了吧!这些数据和分析比我找的行业报告还详细,而且用户分层特别精准,咱们就按照这个思路来制定策略,肯定没问题!”
接下来的两天,韦七和张明根据初步筛选表,进一步细化渠道投放方案:在短视频平台,选择 3 位粉丝量 500 万以上的科技类 KoL,拍摄 “家庭场景自定义” 的实操视频;在小红书,发起 “我的智能家” 话题挑战,鼓励用户分享使用体验,提供 App 会员作为奖励;在线下,与全国 20 家知名家电卖场合作,设置 App 体验区,安排工作人员现场指导;在电视端,投放 15 秒的广告片,在黄金时段播出,覆盖中年用户群体。
方案初稿完成后,两人将其提交给刘主管。刘主管看完后,对方案赞不绝口:“这个方案做得很专业,渠道选择精准,成本核算详细,效果预测也有理有据。尤其是用户分层投放的思路,很有创新性,比我预期的还要好!”
得到刘主管的认可,韦七和张明都很开心。但韦七知道,方案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 比如如何跟踪渠道投放效果,如何根据实时数据调整策略,这些都是后续需要考虑的问题。
周五下午,韦七在整理渠道数据时,遇到了一个难题:不同渠道的效果评估指标不一样,短视频平台看播放量、互动率,电商平台看点击率、转化率,线下渠道看体验人数、注册量,怎么将这些指标统一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效果评估体系,以便横向对比各渠道的表现?
他尝试用【渠道效果评估(中级)】技能寻找解决方案,但技能中只提到了单一渠道的评估方法,没有涉及多渠道指标统一的内容。正当他一筹莫展时,突然想起了安迪 —— 安迪作为 cFo,擅长数据分析和指标建模,或许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下班后,韦七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在公司楼下等安迪。没过多久,安迪就从写字楼里走出来,看到韦七,笑着问道:“韦七,你怎么在这里?等我吗?”
“是啊,安迪姐。” 韦七走上前,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个难题,想向您请教一下。”
“哦?什么问题,你说说看。” 安迪停下脚步,耐心地听着。
韦七把自己遇到的 “多渠道指标统一” 问题告诉了安迪,还拿出手机,展示了渠道投放方案中的指标列表。
安迪听完后,思考了片刻,说道:“这个问题其实不难解决,核心是建立一个‘渠道综合得分模型’。你可以先给每个指标设定权重,比如播放量权重 10%,转化率权重 30%,注册量权重 25%…… 然后将各渠道的指标数据标准化,换算成 0-100 分的得分,再根据权重计算综合得分,这样就能横向对比各渠道的效果了。我这里有一个类似的模型模板,明天发给你,你可以参考一下。”
“太谢谢您了安迪姐!您真是帮了我大忙了!” 韦七激动地说道,困扰他一下午的难题,竟然被安迪几句话就解决了。
“不用客气,互相学习嘛。” 安迪笑了笑,“对了,明天晚上樊胜美说要在家做火锅,让大家一起去热闹热闹,你别忘了。”
“好的,我一定到!” 韦七点点头。
和安迪道别后,韦七心情愉悦地走回家。他知道,有了安迪提供的模型模板,渠道投放方案就能进一步完善,项目也能顺利推进。而他更庆幸的是,在这个世界里,有这么多愿意帮助他的人 —— 安迪的专业指导,张明的协作支持,还有 22 楼邻居们的温暖陪伴,这些都是他前进的动力。
周六晚上,韦七带着一瓶果汁来到 2202 室。樊胜美已经准备好了火锅食材,肥牛卷、虾滑、青菜、豆腐…… 满满地摆了一桌子;邱莹莹在帮忙摆盘,关雎尔在清洗水果;曲筱绡则靠在沙发上,玩着手机,时不时指挥两句。
“韦七来啦!快坐!” 樊胜美笑着招呼道,“就等你了,咱们马上开吃。”
韦七放下果汁,走到餐桌旁帮忙:“樊姐,需要我做什么吗?”
“不用不用,你坐着等吃就行。” 樊胜美摆摆手,“今天让你尝尝我的手艺,保证你吃了还想吃。”
很快,火锅锅底烧开,大家围坐在餐桌旁,一边吃着热气腾腾的火锅,一边聊天。邱莹莹兴奋地说起自己在咖啡店的新发现:“我们店里最近推出了一款新品咖啡,用的是进口咖啡豆,味道特别好,好多顾客都来打卡,销量比以前高了不少!”
关雎尔也分享了自己的工作进展:“我最近在跟进一个新书出版项目,虽然很忙,但学到了很多东西,主编还夸我认真负责呢。”
曲筱绡则吐槽起工作室的烦心事:“我那个设计助理,做的海报还是老样子,一点创意都没有,我都快被他气死了!不过还好,我找到了一个新的设计师,下周就能入职,到时候咱们工作室的项目就能加快进度了。”
樊胜美看着大家,笑着说:“看到你们都有进步,我也替你们开心。韦七,你在公司的项目进展怎么样了?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韦七放下筷子,回答道:“项目进展挺顺利的,我和张明负责的渠道投放方案已经初步完成了,多亏了安迪姐的帮忙,还解决了一个大难题。接下来就是细化方案,准备执行了。”
“那就好,” 樊胜美点点头,“工作中遇到困难别硬扛,咱们 22 楼的人都是你的后盾,随时都能帮你出主意。”
韦七心里一阵温暖,他看着眼前热气腾腾的火锅,看着身边说说笑笑的邻居们,突然觉得,这个陌生的世界,已经成了他的家。而他知道,未来还有更多的美好,在等着他去创造,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