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叶开始泛黄的时候,社区文化站迎来了周年庆筹备工作。林小雨站在二楼的档案室里,指尖拂过一排排泛黄的档案盒。窗外,苏婉和林默正在院子里调试即将用于庆典的投影设备。
苏婉今天穿了件鹅黄色的针织衫,衣角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摆动。林默的白衬衫袖口整齐地卷到肘部,露出结实的小臂。他们站得很近,近到林小雨能看清周雨睫毛投下的阴影。
这个角度可能不太对。林默的声音隔着玻璃传来,低沉而清晰。
苏婉凑过去看显示屏,发丝擦过林默的肩膀。这个接触持续了1.2秒,林小雨在心里默数。她已经习惯了这种观察,像记录实验数据一样精确。
周年庆的节目单需要重新排版,林小雨主动接下了这个任务。她将苏婉的古典舞表演安排在傍晚时分,那时夕阳会正好洒在庭院中央的舞台上。而林默的摄影作品展示,则安排在舞表演之后,这样他就能在最佳光线下拍摄。
排练第一天,林小雨提前到了文化站。她站在回廊的阴影里,看着苏婉在晨光中练习舞步。苏婉的舞鞋是新的,缎面在阳光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林默来的时候,手里拿着相机,自然地开始捕捉周雨的舞姿。
这里动作可以再舒展一些。林默放下相机,示范了一个手势。
周雨学着他的动作,手腕的弧度完美复制。林小雨注意到,林默的视线在周雨身上停留的时间,比上周长了三秒。
午后的策划会上,林小雨提出在庆典中加入互动环节。可以请观众一起体验拓印技艺,她建议道,声音平稳,苏婉和林默可以负责指导。
这个提议很快被采纳。林小雨低头整理笔记,笔尖在纸上划出流畅的线条。她计算过,互动环节需要两人密切配合,而文化站只有一套完整的拓印工具,他们必须共享工作空间。
周年庆前三天,林小雨在清点物资时发现拓印用的宣纸不够了。仓库里应该还有,她对周雨说,但可能需要两个人一起去搬。
苏婉自然地去叫林默帮忙。林小雨站在仓库门口,看着他们的身影消失在昏暗的走廊深处。仓库的灯坏了很久,她上周就知道。
傍晚时分,林小雨在庭院里遇到从仓库回来的两人。苏婉的发梢沾着一点灰尘,林默的衬衫领口有些皱褶。他们并肩走着,中间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但空气中有种微妙的氛围。
纸都搬来了,苏婉对林小雨微笑,放在储藏室了。
林小雨点点头,视线掠过林默的手。他的指尖有一小块墨迹,和苏婉昨天不小心沾上的位置很像。
周年庆当天,文化站挤满了人。林小雨负责后台协调,这个位置让她能清楚地看到舞台两侧的情况。苏婉的舞蹈表演很成功,裙摆在夕阳中划出优美的弧线。林默在台下拍摄,镜头始终追随着她的身影。
表演结束后,互动环节如期进行。苏婉和林默并肩站在拓印工作台前,耐心指导参与者。林小雨站在人群外围,看着他们默契的配合。当周雨需要示范时,林默会自然地递上工具;当林默讲解时,苏婉会适时补充细节。
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直到一位小女孩不小心打翻了墨汁。
深色的墨汁泼洒开来,溅到了苏婉的裙摆上。林默第一时间掏出纸巾,蹲下身帮她擦拭。这个动作很自然,但蹲下的时间比必要的时间长了片刻。苏婉低头看着他,手指无意识地卷着衣角。
林小雨站在不远处,手里拿着备用的抹布,却没有上前。她看着林默擦拭的动作,看着周雨微红的脸颊,看着周围观众会心的微笑。这些细节像针一样刺进她的眼睛。
互动环节结束后,林小雨去储藏室取清洁用品。推开门时,她看见苏婉和林默站在窗边。苏婉手里拿着林默的相机,正在看刚才拍的照片。林默站在她身后,手指轻轻点着屏幕讲解。
这张光线很好,林默的声音很轻,你的舞蹈动作很美。
苏婉抬起头对他微笑,这个笑容比舞台上更加真实。林默的视线在她脸上停留,没有移开。
林小雨轻轻关上门,没有惊动他们。她沿着走廊慢慢走着,脚步声在空荡的空间里回响。墙上的展板里,还贴着她精心排列的周雨和林默的作品,那些并排的照片现在看来格外刺眼。
周年庆圆满结束,来宾们陆续离开。林小雨留下来做最后的整理工作。她独自站在舞台上,看着空荡荡的庭院。月光洒在地上,像铺了一层银霜。
苏婉的外套还搭在椅背上,林默的相机包忘在了后台。林小雨把它们收好,放在接待处的失物招领处。她的动作很慢,每个物品都摆放得整整齐齐。
锁门的时候,林小雨发现文化站的大门需要用力才能关紧。她试了三次,最后一下特别用力,锁舌咔嗒一声滑入锁槽。这个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响亮,像什么东西断裂的声音。
回家的路上,林小雨走得很慢。路灯把她的影子拉长又缩短,像在玩什么无聊的游戏。她路过那家周雨最喜欢的甜品店,橱窗里还亮着暖黄的灯光。
林小雨推门进去,买了一个草莓蛋糕。这是周雨最常点的口味,林默每次都会给她买。蛋糕很甜,但她尝不出味道。
到家后,林小雨打开那个黑色的笔记本。最新一页还空着,钢笔在手中握了很久,却一个字也写不出来。窗外的梧桐叶在夜风中沙沙作响,像在嘲笑什么。
最后,她合上笔记本,没有开灯。黑暗中,只有月光透过窗帘的缝隙,在地板上投下一道细长的光带。那道光线很亮,却照不亮房间的角落,就像她心中某个再也无法触及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