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因缘初显,赴约兰若
二十二岁的宁采臣立于轮回宗山门前,望着远处被暮色染成黛色的山峦。钱塘江的水汽在他衣袍上凝成细珠,又被周身流转的金丹法力悄然蒸散。他手中摩挲着一枚温润的玉佩,玉上雕刻的轮回符文隐隐发烫——这是三日前打坐时,丹田轮回符箓突然投射在玉石上的印记,伴随着一个清晰的感应:兰若寺,聂小倩,因果至。
“天命之人,自有天命之缘。”他想起佛道修行中观见的因果线,那道缠绕在自己命盘上的幽蓝丝线,源头正是百里外的兰若寺。轮回宗的长老们得知后,或劝“避之则吉”,或言“以力破之”,宁采臣却只是摇头。他修轮回之道,深知因果如网,不是逃避或强破能了结的,唯有坦然面对,方能在缘法中寻得圆满。
出发前夜,他在轮回符碑前静坐。碑上浮现出模糊的影像:月色下的古寺,摇曳的烛火,一个白衣胜雪的女子背影,正对着铜镜梳理长发。影像消散时,碑上浮现出“缘深缘浅,皆在己心”八个字。宁采臣明白,这段情缘是天地因果的显化,却非绝对的宿命——如何了结,终要由他自己抉择。
三日后,宁采臣抵达兰若寺地界。此地果然如传闻中那般阴森:官道旁的老树枝桠扭曲如鬼爪,空气中弥漫着若有若无的寒意,连日光都显得稀薄。行至寺门处,只见朱漆剥落,匾额上“兰若寺”三个字被风雨侵蚀得只剩轮廓,推门而入时,朽坏的门轴发出“吱呀”声,惊起一群栖息在梁上的蝙蝠。
“宁公子远道而来,小倩有失远迎。”
一个清越如琴音的女声从大殿深处传来。宁采臣循声望去,只见月光透过破损的窗棂,照在一尊半塌的观音像前,一位白衣女子正倚着香案而立。她青丝如瀑,肌肤胜雪,眉眼间带着三分幽怨、七分清丽,正是聂小倩。
四目相对的刹那,宁采臣心中微动。他能看到女子周身缠绕着淡淡的黑气——那是孤魂的阴气,却又夹杂着一丝纯净的灵光,显然并非作恶的厉鬼。更让他在意的是,两人之间的因果线在此时亮起,如一条幽蓝的丝带,一端系在自己心轮,一端连着聂小倩的魂体。
“聂姑娘不必多礼。”宁采臣拱手行礼,声音平静却温和,“在下宁采臣,闻兰若寺有幽微之事,特来一访。”他没有直言“因果”二字,却已点明来意。
聂小倩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似乎没想到这位传闻中的轮回宗宗主如此坦诚。她提起裙摆,缓步走来,衣袂飘动间,带起一阵若有若无的冷香:“公子说笑了,荒寺寂寂,不过是些狐鼠作祟,怎敢劳烦宗主大驾。”她语气温婉,却刻意与宁采臣保持着三尺距离,仿佛在提防什么。
宁采臣目光扫过大殿角落的蛛网,指尖微动,一道“清尘符”悄然打出。符光闪过,蛛网与积尘瞬间消散,露出墙壁上斑驳的壁画——画中描绘的是观音度化亡魂的场景,恰好与聂小倩的位置遥遥相对。
“姑娘在此修行,想必也盼着脱离幽冥,重入轮回吧?”他话锋一转,直指核心。见神不坏的武道神识与佛道心轮同时运转,让他能清晰感知到聂小倩听到“轮回”二字时,魂体微微震颤,眼底闪过一丝渴望。
聂小倩沉默片刻,低头轻抚衣袖:“轮回之路,岂是我这等孤魂能奢望的?何况……”她抬眼看向宁采臣,目光复杂,“我与公子的缘法,早在百年前便已注定,又岂是‘轮回’二字能了断的?”
话音未落,寺外突然刮起一阵阴风,吹得殿门“砰砰”作响。宁采臣眉心轮佛光一闪,已看破阴风中夹杂的数十道鬼影——正是兰若寺的其他孤魂,被两人的对话惊动了。
第二章:古寺夜话,情愫暗生
“这些都是被寺中妖物胁迫的孤魂。”聂小倩轻声解释,语气带着怜悯,“兰若寺有千年树妖盘踞,以吸食生魂修炼,我们这些孤魂若不听命引诱生人,便会被他吞噬魂体,永世不得超生。”
宁采臣颔首,他早已察觉寺中潜藏的妖气,只是未料到是树妖作祟。金丹法力在体内缓缓运转,随时准备出手,口中却淡然道:“树妖虽强,却也难逃因果。姑娘若信得过在下,三日之内,必为你们除此大害。”
聂小倩眼中闪过惊喜,随即又黯淡下去:“公子神通广大,自然能做到。可我与公子的因果……”她欲言又止,转身走向偏殿,“夜深了,公子若不嫌弃,便在此歇息吧。小倩去准备些斋饭。”
看着她纤弱的背影消失在走廊尽头,宁采臣心中了然。这女鬼虽被树妖胁迫,却心存善念,否则以她的姿容,不知已害了多少人。而两人的因果线,在她转身时变得更加明亮,显然这段缘法,并非单纯的“劫难”。
偏殿被聂小倩收拾得干净雅致,桌上点着一盏油灯,灯芯跳动着温暖的光晕。她端来的斋饭虽简单,却是用山中野菜精心烹制的,还冒着热气——显然是动用了某种秘术,才能让孤魂做出人间食物。
“公子尝尝吧,这些都是寺后菜园里种的,还算新鲜。”聂小倩将碗筷递给他,指尖不经意间触碰到他的手背,如冰玉般微凉,却让宁采臣心轮轻轻一颤。
席间,两人谈起往事。聂小倩说自己本是江南书香门第的小姐,十七岁时病逝,魂魄被树妖诱至兰若寺,困在此地已近百年。她每日看着往来的生人被树妖残害,心中虽不忍,却无力反抗,只能偶尔暗中提醒,却也因此被树妖惩罚,魂体日渐虚弱。
“我观公子命盘,知你是天命所归的轮回守护者。”她望着灯花,轻声道,“百年前我便见过你的轮回道相,那时你还是个扎着总角的孩童,在钱塘江畔救了一只受伤的白狐——那白狐,便是我前世的善缘所化。”
宁采臣心中一动,果然如此。佛道顶轮传来清晰的感应,前世的画面如潮水般涌现:六岁那年,他确曾在江边救过一只被顽童打伤的白狐,还为它敷上草药。原来那便是与聂小倩的第一次交集,因果之线,早已悄然系上。
“所以你引诱生人,其实是在等我?”他问道。
聂小倩点头,眼中泛起泪光:“树妖算到我有一段‘贵人缘’,能助他修成地仙,便逼我引诱你前来。可我知道,你是唯一能救我们的人。这些日子,我故意放走了三个路过的书生,就是怕他们冲撞了公子,坏了这最后的希望。”
宁采臣沉默片刻,举起茶杯:“多谢姑娘。”他能感知到她话语中的真诚,心轮处的佛性之光变得愈发温润——这女鬼的善念,恰是她脱离幽冥的根基。
夜深人静,聂小倩告辞离去,留下宁采臣独坐灯下。他运转六道轮回拳意,观想两人的因果线:线的一端系着前世的“救狐之恩”,另一端连着今生的“兰若之约”,中间缠绕着树妖的“恶缘”与轮回的“善果”。
“原来这因果,是‘报恩’与‘救赎’交织而成。”他恍然大悟。聂小倩的“引诱”是树妖的胁迫,也是她潜意识中的“报恩”之举;而自己的“前来”,既是了结因果,也是履行轮回守护者的“救赎”之责。
次日清晨,宁采臣在寺中巡查,发现后院果然有一片菜园,菜畦整齐,蔬菜鲜嫩,显然是聂小倩用心照料的。菜园旁有一棵老槐树,树干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字,凑近一看,竟是《金刚经》的经文——想必是她在百年间,以魂血刻下的,只为求一丝佛法庇佑。
“公子看得懂这些?”聂小倩不知何时来到身后,声音带着一丝羞赧,“我生前曾随父亲学过几天佛经,想着刻下来,或许能让魂魄安宁些。”
宁采臣指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姑娘能刻下这句,说明道心未泯。若能放下执念,轮回之路自会为你敞开。”他指尖弹出一缕佛道金光,落在经文上,那些小字顿时亮起,散发出淡淡的祥和之气。
聂小倩看着亮起的经文,又看看宁采臣温和的侧脸,魂体竟不受控制地向他靠近了半步。她能感受到男子身上传来的温暖气息——那是金丹法力与见神不坏的气血交融的暖意,与树妖的阴冷截然不同,让她冰封百年的魂体,第一次有了“暖意”的渴望。
第三章:树妖逞凶,情劫难躲
第三日夜里,月黑风高。兰若寺的妖气突然变得狂暴,千年树妖终于按捺不住,显露出真身。只见寺后那棵需十余人合抱的古槐树,枝桠疯狂生长,化作无数条漆黑的藤蔓,缠绕着整个寺院,树洞里喷出浓稠的黑雾,黑雾中隐约可见无数痛苦挣扎的生魂。
“宁采臣!你敢坏老夫的好事!”树妖的声音如破锣般响起,带着摄人心魄的魔力,“聂小倩是老夫养了百年的‘炉鼎’,专为等你来此,助老夫修成正果!识相的速速离去,否则连你这天命之人,也要魂断兰若!”
宁采臣立于大殿中央,见神不坏的金芒护住周身,金丹法力如江海奔涌。他看向身旁的聂小倩,只见她魂体被妖气压制得几乎透明,却仍咬牙挡在他身前:“公子快走!树妖已修出千年妖丹,你不是对手!”
“我说过,要为你们除此大害。”宁采臣轻轻推开她,声音沉稳有力,“何况,我与你的因果,岂能让这妖物玷污?”
他踏前一步,六道轮回拳意全力爆发。见神不坏的肉身气血如龙,拳锋所向,空气被撕裂出六道虚影:“地狱道·业火焚身!”一拳轰出,金色拳影中燃起熊熊业火,瞬间将袭来的藤蔓烧成灰烬。
树妖怒吼一声,树洞里飞出一颗人头大小的黑丹,丹上布满血丝,散发着令人作呕的腥气。妖丹在空中炸开,化作无数毒蚊,扑向宁采臣——这些毒蚊皆是由生魂炼制而成,触之即死,魂飞魄散。
“佛道·净化!”宁采臣心轮佛光暴涨,口中诵念《菩提心经》。梵音与佛光交织成网,毒蚊撞在网上,瞬间化作点点灵光,被超度往生。同时,他虚空画符,数十道“镇邪符”如流星般射向古槐树,符光没入树干,让疯狂生长的藤蔓顿时僵住。
“聂小倩!还不出手!”树妖见奈何不得宁采臣,厉声催促。它在聂小倩魂体中种下了禁制,只要心念一动,便能让她魂飞魄散。
聂小倩痛苦地捂住心口,魂体剧烈颤抖。她看向宁采臣的背影,又看看那些在毒蚊中消散的生魂,眼中闪过决绝。突然,她抓起桌上的烛台,狠狠刺向自己的心口——那里是树妖禁制的核心,她竟要以自毁魂体的方式,挣脱控制!
“不可!”宁采臣察觉不对,回身打出一道“定魂符”,护住聂小倩的魂体。同时,他顶轮佛光冲天而起,看破了禁制的本质——竟是用聂小倩的生辰八字与百年怨念凝结而成。
“轮回符·解缚!”他祭出丹田的本命轮回符箓,符光如一道幽蓝的闪电,没入聂小倩魂体。符箓上的六道符文飞速旋转,将禁制中的怨念一点点剥离、净化。
“啊——”聂小倩发出一声痛呼,魂体却在符光中变得凝实,周身的黑气渐渐散去,露出原本纯净的灵光。当最后一丝怨念被净化时,她的眉心浮现出一朵小小的白莲印记——那是善念不灭的象征,也是轮回的通行证。
树妖见禁制被破,又惊又怒:“贱人!竟敢背叛老夫!”无数藤蔓如毒蛇般窜出,这次却绕过宁采臣,直指聂小倩——它知道,这女鬼是宁采臣的软肋。
宁采臣眼神一凛,将聂小倩护在身后,六道轮回拳意再变:“天道·守护!人道·同心!”拳影中浮现出祥和的天道虚影与温暖的人道光芒,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藤蔓撞在屏障上,寸寸断裂,连树妖的妖丹都被震得嗡嗡作响。
“不可能!你的拳意怎么会有如此力量?”树妖不敢置信。它能感受到宁采臣的拳意中,不仅有毁灭之力,更有守护与慈悲,正是它这类邪祟的克星。
“因为你不懂,真正的力量,从来不是掠夺,而是守护。”宁采臣一步踏出,拳锋直指古槐树的树干,“六道轮回,有生有灭,今日便是你的灭期!”
这一拳凝聚了他武道、仙道、佛道的全部力量:见神不坏的肉身提供极致的爆发力,金丹法力化作奔腾的江河,佛道三轮七脉引来天地正气,六道轮回拳意则引动了树妖自身的恶因恶果。拳影落下时,古槐树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千年树干轰然炸裂,树妖的核心妖丹被拳意中的业火包裹,在六道虚影中缓缓消融,连带着它吞噬的无数生魂,都被送入了轮回通道。
第四章:因果了结,缘法新生
树妖被灭,兰若寺的阴风散去,月光重新洒满庭院。宁采臣收起拳意,转身看向聂小倩,只见她的魂体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白光,眉心的白莲印记愈发清晰。
“多谢公子……不,多谢宗主救命之恩。”聂小倩盈盈下拜,语气中带着解脱后的轻松,“百年束缚,今日终于得脱。”
宁采臣扶起她,取出轮回符箓:“你的善念未灭,又已洗尽怨念,本可直接入轮回。只是……”他看着两人之间依旧明亮的因果线,“你我缘分未尽,若就此轮回,未免可惜。”
聂小倩抬头望他,眼中水光潋滟:“公子的意思是……”
“我宗有‘往生池’,可让善魂暂居,待积累足够功德,便可带着记忆转世,或直接修成地仙。”宁采臣的声音温和,“姑娘若愿,可随我回轮回宗,一边修行,一边积累功德,如何?”
这提议既给了聂小倩选择的余地,又未违背轮回之道——带着记忆修行,是对她百年善念的奖赏;积累功德转世,则是因果的圆满。
聂小倩怔怔地看着宁采臣,突然捂住嘴,泪水从眼角滑落。这不是悲伤的泪,而是百年委屈得以宣泄的泪,是看到希望的泪。她点头如捣蒜:“我愿意!只要能常伴公子左右,小倩做什么都愿意!”
话音刚落,两人之间的因果线突然绽放出璀璨的光芒,随后缓缓化作一道流光,一半融入聂小倩的魂体,一半流入宁采臣的心轮。轮回符碑的虚影在虚空中一闪而逝,碑上浮现出“因果了,缘法生”六个字。
宁采臣心中一片澄明。这段天命情缘,既不是世俗的“嫁娶”,也不是简单的“度化”,而是以“同道”的身份,开启新的缘法——他守护轮回,她以善念助他,在修行路上相互扶持,这才是因果的真谛。
次日清晨,宁采臣带着聂小倩离开兰若寺。临行前,他以符法修复了寺中的观音像,又在古槐树的遗址上种下一颗菩提种子,以佛道佛光滋养——愿此地日后能成为善地,而非幽冥之所。
途中,聂小倩以魂体之身,帮宁采臣辨认山中精怪,提醒他避开煞气之地,两人配合默契。路过一处村庄时,遇到瘟疫横行,聂小倩主动提出用自己的纯净魂光配合宁采臣的符法,净化水源,救治病患。
看着她在符光中忙碌的身影,宁采臣心轮的佛性之光愈发温润。他知道,这段缘起于兰若寺的因果,正在以最好的方式延续——不是短暂的儿女情长,而是长久的道途相伴。
回到轮回宗后,宁采臣在往生池旁为聂小倩开辟了一间静室,供她修行。聂小倩聪慧过人,又有百年根基,很快便学会了基础的符法与佛道心法,她的善魂之力与轮回宗的符法相得益彰,度化亡魂时往往能起到奇效,积累了不少功德。
有时,宁采臣会在打坐时,看到心轮中映出聂小倩的身影:她或在往生池边诵读佛经,或在济世堂帮忙安抚病患的魂魄,或在轮回符碑前静静伫立。而聂小倩在修行时,也能感受到宁采臣传来的温暖气息,那是属于天命守护者的力量,让她在修行路上从未感到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