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混沌,空寂依旧是永恒的主题。
但在这片连时空概念都模糊的疆域中心,孙悟空本体所在之处,正发生着微妙而深刻的变化。
他不再仅仅是悬浮,其身形与混沌气流的交融达到了新的层次,仿佛他本身就成了混沌的一部分,一个活着的、具有无上意志的“混沌奇点”。
意识海中,三元分身反馈的信息洪流已不再是简单的汇入,而是被牵引至一个新形成的“漩涡”中心——那是一个由无数细微混沌符文构成的、不断生灭的立体结构雏形,宛如宇宙初开时的第一个“点”,散发着包容万物、演化万法的气息。这正是悟空基于此前推演【三才混沌阵】的更深层感悟,开始尝试构筑的【混沌阵眼】。
此前推演的【三才混沌阵】,虽玄妙,但终究是“术”的层面,是力量运用的法门。
而此刻,悟空凭借【逆天悟性】,开始向“道”的层面迈进——他要创立的,不是一个固定的战阵,而是一个能够自我演化、自适应万般情况、甚至能引动混沌本源之力的“阵道根源”!
意识海内,波澜壮阔。
代表着玄明“人道权谋之巧”、云逸“仙道规则之理”、弥天“妖族战法之力”的三色光华,不再只是融合,而是被投入那混沌阵眼雏形之中,作为“养料”和“参照”。
人道之巧 化为阵眼变化之机枢,使得阵法并非死物,而能如人心般灵动,因敌而变。
仙道之理 化为阵眼稳定之框架,确保力量流转有序,不至于失控反噬,使得混沌之力可控。
妖族之力 化为阵眼爆发之核心,赋予其摧枯拉朽的破坏潜能与不屈的战意。
这个过程远比推演战阵凶险。混沌阵眼涉及的是本源法则的编织,稍有不慎,可能导致意识海崩溃。
但悟空的意志坚如磐石,【逆天悟性】全力运转,如同最精密的织机,将纷杂的感悟与混沌的奥秘一丝丝编织进去。
不知过了多久,那混沌阵眼的雏形猛地一震,散发出一种圆满的韵味。
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结构,而成了一个能够自行吞吐混沌之气、内部符文生生不息、仿佛蕴含无限可能性的“活物”!
成功了吗?不,这只是奠基。
悟空心念微动,尝试催动这初生的【混沌阵眼】。
霎时间,意识海中景象大变!
基于这阵眼核心,无数阵法变化如同树枝分叉般自然衍生而出:
困敌?不再需要固定阵型,心念所至,混沌之气自然形成无形力场,扭曲空间,陷敌于无形。
防御?阵眼微旋,便可化出“归墟之壁”,并非硬抗,而是将攻击之力引导、分解、归于混沌。
攻击?更是千变万化,可化混沌雷霆,可演阴阳磨盘,可生吞噬漩涡……其威力上限,直接与悟空对混沌的领悟深度和自身实力挂钩。
更重要的是,这阵眼具备极强的“演化”特性。
若将来遇到未知的攻击或阵法,它甚至能凭借混沌包容一切的属性,进行一定程度的模拟、学习乃至反制!
这【混沌阵眼】的初步成功,不仅是一门绝世神通的诞生,更是悟空自身道途的一次飞跃。
它像是一个强大的中枢,反过来开始主动梳理、优化悟空已有的能力和感悟。
他对七十二变、法天象地、筋斗云等神通的理解,被纳入阵眼的“变化”体系,变得更加灵动莫测;他对力量法则的掌控,被纳入“攻击”体系,愈发凝练纯粹;甚至他对水火风雷等基础元素的亲和,也被阵眼吸收,使得他将来施展相关法术时,能引动一丝混沌本源,威力倍增。
同时,通过阵眼与三元分身的无形联系,悟空能更清晰、更高效地感知三界动向,并可将这新生的阵道理念,以更精妙的方式传递给分身。他心念一动,一道蕴含着【混沌阵眼】基础奥义(非核心,而是应用层面)的感悟,便跨越时空,分别传向玄明、云逸和孙弥天。
玄明接收到的是如何将阵法与地脉、气运更深结合,布下的阵法将更隐晦、更与自然一体;
云逸接收到的是对能量微观操控的新视角,炼器炼丹时更能把握物质与能量的转化临界点;
孙弥天接收到的则是【三才混沌阵】的终极优化版,以及如何将一丝混沌意蕴融入日常修炼与山门大阵的法门。
然而,就在这突破的喜悦中,悟空通过刚刚稳固的【混沌阵眼】,对冥冥中的危机有了更强烈的预感。
他“看”到三界的气运丝线正变得更加紊乱,数个巨大的“漩涡”正在形成,其中一个的核心,正是花果山!
天庭的注视、佛门的算计、妖族的躁动……种种因果纠缠,预示着风暴将至。
“还不够快……”
悟空心中默念。
敌人的动作比他预想的还要快。
这新生的【混沌阵眼】虽强,但还需时间成长和完善。
他收敛心神,不再关注外界,将全部意识沉入对【混沌阵眼】的温养与深化之中。
混沌之气如同百川归海,涌入阵眼,使其内的符文愈发复杂、凝实。
混沌虚空,无岁月之感。
但悟空知道,他必须争分夺秒。在这暴风雨前的最后宁静里,每强大一分,未来便多一分胜算。
这新辟的阵道之途,将成为他应对一切挑战的最大底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