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里的情绪,也终于从对高缘缘的“愧疚”,变成了“祝福”;而对曾莉,那份“喜欢”早已长成了“珍惜”与“期待”。可是他也知道,高缘缘在他心里的地位与别人不同,忘掉,那是不可能的。
他拿出手机,点开与曾莉的聊天框,指尖的敲击变得轻快起来:“等你从苏州回来,咱们去看新上映的爱情电影吧?听说评分很高,我想和你一起,创造更多属于我们的新回忆。”
消息发送成功的瞬间,曾莉几乎立刻回复了一个“开心”的表情包,还附带一句:“好啊!我早就想看这部电影了,等我回去咱们就去,看完再去吃你做的糖醋排骨!”
看着屏幕上活泼的文字,吴尘的嘴角忍不住扬起,心里满是温暖的期待。
高缘缘此时已回到剧组。刚结束一场哭戏,坐在休息椅上调整情绪,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她以为是助理发来的拍摄安排,随手拿起手机,却在看到发件人名字的瞬间,指尖猛地一颤。
是吴尘的消息。高缘缘屏住呼吸,点开对话框。短短几行字,她反复看了不下五遍,眼泪毫无预兆地掉了下来,手里的剧本“啪嗒”一声掉在地上,页面上还残留着刚才拍戏时的泪痕,此刻又添了新的湿痕。
“高老师,您没事吧?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助理连忙跑过来,捡起剧本,递过一包纸巾,满脸担忧。
高缘缘摇摇头,接过纸巾擦了擦眼泪,声音带着一丝哽咽:“没事,就是刚才看剧本有点感动——你先出去吧,我想一个人静会儿。”
助理看着她泛红的眼眶,没再多问,轻轻带上了休息间的门。房间里只剩下高缘缘一个人,她把手机紧紧握在手里,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不断掉在剧本上,晕开了上面的台词字迹,也晕开了她心里积压已久的情绪。
她想回复,手指在输入框里反复敲打,却又一次次删除——说“我也想你”吗?可她看到过曾莉陪在吴尘身边的照片,知道他们现在很幸福,她不能因为自己的私心,打扰他们的生活。
说“祝你幸福”吗?又觉得太疏远,那些藏在旧居里的回忆、吴尘手里的相框、他没换的锁,都让她知道,他们之间的感情,不是一句话就能概括的。
最后,高缘缘还是没有回复。她把手机锁屏,放在腿上,目光落在窗外的梧桐树上——叶子已经开始泛黄,随风轻轻飘落。
她想起旧居里的一切:没换的锁、原位的棉拖、爬满防盗窗的绿萝,还有吴尘趴在书桌上熟睡的模样,手里紧紧握着他们的合照。
那一刻,她心里满是愧疚和遗憾——如果当初她能多一点信任,少一点猜忌,能耐心听吴尘解释《好久不见》背后的心意,而不是带着误会转身离开,是不是他们的结局就会不一样?
可她也清楚地知道,这个“如果”永远不会有答案了。她从始至终都没有真正放下过吴尘,旧居再看到他时的眼泪、收到消息时的悸动,都在诉说着这份藏在心底的牵挂。
高缘缘深吸一口气,擦干脸上的眼泪,拿起地上的剧本。她翻开被泪水晕开的页面,指尖轻轻摩挲着上面的台词,眼神渐渐变得坚定。
她要把所有的情绪都融入到接下来的戏份里,用更好的表演证明自己,也用这种方式,和过去的自己和解。
秋风带着一丝凉意,却丝毫挡不住高铁站里热闹的人群。
吴尘手里捧着一束洁白的白玫瑰,站在出口处最显眼的位置,目光紧紧盯着来来往往的人流,时不时抬手看一眼手表,距离曾莉乘坐的高铁到站,还有五分钟。
这束白玫瑰是他早上特意去花店挑选的,每一朵都开得饱满娇艳,带着清新的香气。
曾莉喜欢白玫瑰,说它象征着纯粹与温柔,就像他们之间的感情。吴尘记得清清楚楚,所以每次曾莉出差回来,他都会捧着一束白玫瑰来接她。
看着电子屏幕上显示高铁进站之后。吴尘踮起脚尖,努力在出口的人群中寻找那个熟悉的身影。没过多久,他就看到了曾莉——她穿着一件米色的风衣,头发随意地披在肩上,手里拉着一个小小的行李箱,正笑着朝他挥手。
“欢迎回来。”吴尘快步走上前,把白玫瑰递到她手里,声音里满是思念,“这段时间,我好想你。每天跟你视频,都觉得时间过得太慢。”
曾莉接过花,凑近闻了闻,脸上露出甜蜜的笑容:“我也想你!”
吴尘听了她的回答,满意的笑着伸手接过她手里的行李箱,自然地牵起她的手。两人并肩走出高铁站,阳光透过玻璃幕墙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惬意。
坐在车里,曾莉迫不及待地拿出手机,打开自己拍的戏曲宣传片,递给吴尘:“你看,这段‘游园惊梦’的片段,我特意加了咱们之前一起练的水袖动作,有没有熟悉的感觉?”
吴尘接过手机,认真地看着视频。屏幕里的曾莉,穿着精致的戏曲戏服,水袖轻扬,身姿优雅,眼神灵动,将杜丽娘的娇羞与柔情演绎得淋漓尽致。
尤其是那段水袖翻转的动作,和他们之前在华戏排练厅练习的一模一样,充满了细腻的情感。
“太像了!你演得真好!”吴尘看完视频,忍不住赞叹,“这段水袖动作,比咱们当初练的时候更有韵味了。
以后有机会,咱们可以一起拍个戏曲与流行音乐融合的mV,就用《陪我看日出》的改编版,肯定特别惊艳。”
曾莉眼睛一亮,用力点头:“好啊!我早就想跟你一起拍mV了,既能展现戏曲的美,又能融入你的音乐,最关键的是我们可以一起出现在作品里。”
一路说说笑笑,很快就回到了新房。打开门,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浅灰色的毛毯搭在沙发上,戏曲曲谱和音乐乐谱整齐地摆在书架上,阳台的绿萝和多肉长势正好,处处都透着“家”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