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塔人?”
老道士这石破天惊的一问,如同在寂静的深潭投下巨石,在林小满心中掀起惊涛骇浪。她瞳孔微缩,强压住几乎要脱口而出的惊呼,指尖深深掐入掌心,用疼痛维持着表面的镇定。这道士是谁?他如何知晓铁盒古籍之事?又如何知道“七星塔”与“守塔人”这等绝密?是友?是敌?
电光石火间,林小满心念急转。承认,风险巨大,可能落入圈套;否认,或许会错失关键线索,甚至激怒对方。她迅速瞥了一眼身旁的赵琰,见他虽面色沉静,但眼神锐利如鹰,显然也已全身戒备。
林小满深吸一口气,迎上老道士那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目光,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疑惑与谨慎:“道长何出此言?民女只是一介厨娘,终日与柴米油盐为伴,不知什么‘塔’,更不识什么‘守塔人’。道长怕是认错人了吧?”
老道士闻言,不怒反笑,拂尘轻摆,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与赞许:“小姑娘机敏谨慎,是好事。也罢,机缘未至,强求无益。”他话锋一转,却是不答反问,目光扫过案上那本摊开的古籍摹本(林小满临摹所用),似是无意般吟道:“塔影七重锁云烟,珠光一缕定乾坤。胡尘散尽遗珠在,谁解当年旧誓言?”
这诗句,分明暗合古籍中“七星塔”、“定源珠”、“胡不归”的隐秘!这道士绝对知情!
林小满心中巨震,正欲再探问,老道士却已起身,稽首道:“贫道云游至此,偶感因果纠缠,故来一叙。言尽于此,姑娘好自为之。切记,珠在塔中,塔在人心,欲寻真相,莫向外求。” 说罢,竟不待林小满回应,转身便飘然而去,身影几个起落,便消失在暮色笼罩的街角,仿佛从未出现过一般。
来去如风,语焉不详,却字字珠玑,直指核心!
“此人……深不可测。”赵琰望着老道士消失的方向,面色凝重,“他绝非寻常游方道士。‘守塔人’、‘珠在塔中,塔在人心’……此言似有深意。莫非是指守护七星塔秘密的,并非外在的守卫,而是与塔、与珠有特殊渊源的血脉或传承?”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林小满身上。
林小满亦是心潮起伏。老道士的话,如同迷雾中的灯塔,虽不明亮,却指明了方向。 “莫向外求”……是在暗示她,答案或许就在她自己身上,在她的血脉传承里,在那本胡老头的笔记和琉璃珠中?
“王爷,这道士的出现,是巧合,还是……有人刻意安排?”林小满感到一股寒意。
“难说。”赵琰摇头,“但他的话,与古籍记载吻合,不似作伪。眼下线索纷乱,我们需冷静梳理。当务之急,是彻底破解古籍内容,并查清这道士的来历。”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就在老道士现身次日,宫中再次传来旨意,此次并非皇帝召见,而是一道由内务府发出的、看似寻常的宫廷采办指令:因太后凤体渐安,陛下欲于三日后在御花园“琉璃阁” 设小型家宴,为太后贺,特命“林记”承制部分寓意吉祥、有益康复的精细点心。
御花园“琉璃阁”设宴?林小满接到指令,心中莫名一紧。琉璃阁……这名字与“琉璃翡翠珠”仅一字之差,是巧合吗?而且地点在御花园,毗邻西苑……那神秘的七星塔,据说就在西苑禁地!这场突如其来的宫宴,其背后用意,令人玩味。
赵琰得知后,沉吟良久:“父皇此举,看似寻常,但时机微妙。或许只是寻常家宴,借太后之名,以示恩宠,安抚你我这‘功臣’。但也可能……是进一步的试探,甚至是想借机将你引入宫中,方便监控。无论如何,此宴必须谨慎应对。”
三日后,林小满再次踏入宫禁。此次并非去御书房,而是直接前往御花园的琉璃阁。琉璃阁临水而建,以彩色琉璃瓦装饰,阳光下流光溢彩,确实美轮美奂。宴席规模不大,仅皇室近支参与,气氛看似轻松融洽。太后气色确有好转,端坐主位,皇帝陪坐一旁,孙贵妃倒台后,几位位份较高的妃嫔作陪,靖王赵琰亦在席中。
林小满精心制作的几款点心,如“百合莲子糕”、“山药茯苓饼”,造型清雅,口味清淡,颇合太后病后调理之需,得到了太后和皇帝的赞许。一切似乎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宴至中途,太后微感倦怠,由宫人搀扶至阁内暖阁稍歇。皇帝兴致颇高,提议移步至琉璃阁外的九曲回廊散步赏景。众人自然随行。
回廊蜿蜒,延伸向御花园深处。林小满作为点心制作者,亦被允准随行在后,以示荣宠。她低眉顺眼,跟在队伍末尾,心中却不敢有丝毫放松。行至回廊中段,视野豁然开朗,远处一片被高墙环绕、林木格外蓊郁的区域映入眼帘。那高墙巍峨,墙体呈暗红色,与御花园其他地方的明快色彩截然不同,透着一股说不出的沉闷与肃杀。墙内,隐约可见一座高大建筑的尖顶轮廓,在繁茂的枝叶间若隐若现,在夕阳的余晖下,投下长长的、扭曲的影子。
那便是……西苑禁地?那座尖顶建筑,就是……七星塔?!
林小满的心猛地一跳,下意识地停住了脚步,目光被那神秘的塔影牢牢吸引。一种难以言喻的熟悉感与悸动,毫无征兆地涌上心头,仿佛有什么东西在灵魂深处共鸣。那塔影,那高墙,竟让她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悲怆与眷恋交织的复杂情绪。
就在她失神之际,走在前方的皇帝似乎无意中回过头,目光淡淡地扫过她,又望向远处的塔影,语气平淡,仿佛随口闲谈:“哦,那是西苑的‘观星台’,年久失修,早已废弃,平日里无人靠近,倒是荒凉得很。”
观星台?皇帝为何突然对她解释?是真的随口一说,还是意有所指的警告?林小满连忙收敛心神,垂首恭声道:“是,民女知晓了。” 她不敢再多看那塔影一眼。
然而,就在她低头瞬间,眼角的余光似乎瞥见,那高墙之内,密林深处,有一点极其微弱的、若有若无的七彩流光,如同夏夜萤火,一闪而逝!那光芒……竟与她怀中琉璃珠的光泽有几分相似!
是错觉吗?还是……?
林小满的心跳骤然加速,几乎要冲出胸膛。她强行压下抬头确认的冲动,指甲深深陷入肉里。
皇帝似乎并未察觉她的异样,已转身继续前行。队伍缓缓走过回廊,将那诡异的塔影抛在身后。但林小满知道,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那道一闪而逝的流光,如同一个烙印,深深刻在了她的脑海里。
宴席终了,林小满叩谢圣恩,准备出宫。就在她行至宫门,即将登上马车之际,一名小太监匆匆追来,塞给她一个小巧的锦囊,低声道:“林姑娘,这是容嬷嬷让交给您的,说是太后娘娘赏您今日点心做得好,此物或对您研习膳食有益。”
回到马车上,林小满打开锦囊,里面并非金银,而是一块看似普通的、用于把玩的温润白玉佩,玉佩背面,用极细的笔触,刻着一幅简易的七星北斗图案,以及一个模糊的、与那铁盒上印记极为相似的小塔标记!
太后赏赐?七星北斗?塔形标记?
林小满握着这块微凉的白玉,只觉得一股巨大的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太后的赏赐,是单纯的巧合,还是……另一种形式的暗示或警告?这道士、皇帝、太后……似乎所有人都围绕着那座塔,在下一盘她看不清的棋!
而就在她心神不宁地回到“林记”,还未及与赵琰细说今日宫中见闻之时,石猛面色凝重地迎了上来,递上一张看似寻常的拜帖:
“姑娘,刚有人送来此帖,说是……苏公子生前的一位故友,欲与您一见,有要事相告,关乎……‘塔顶之约’。”
帖子的落款处,画着一个清晰的、正在燃烧的火焰曼陀罗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