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问道:“事情办得怎么样了?那个染了天花的人衣物带进宫了吗?”
丫鬟战战兢兢地说道:“娘娘,还……还没有。”
吕氏一听,气得一拍桌子,骂道:“没用的东西!这点事都办不好。要是让陛下知道了咱们的计划,咱们都得死!”
丫鬟吓得“扑通”一声跪下,哭着说道:“娘娘饶命,奴婢这就想办法,一定尽快把人带进宫。”
吕氏深吸一口气,说道:“你记住,此事绝不能再拖了。你去找几个身手好的太监,让他们帮忙。事成之后,本宫重重有赏;要是再办砸了,本宫要你的命!”
丫鬟连忙磕头,说道:“是,娘娘,奴婢一定竭尽全力。”
日子一天天过去,太医院那边传来消息,经过研究和试验,他们对牛痘接种之法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还需要进一步验证。朱元璋听后,心中稍安,至少这牛痘接种之法并非毫无头绪。
而朱允熥依旧每天都在期盼着大哥的平安归来,同时也在想着如何让朱元璋更加相信科学的力量。他决定写一份详细的关于科学的书册,里面记录着各种科学知识和发明,希望能以此打动朱元璋。
朱允熥每天都趴在桌前,一笔一划地写着。他用自己稚嫩的语言,描绘着科学世界的奇妙。从简单的物理现象,如摩擦生热、物体的沉浮,到复杂的化学变化,如铁生锈、火药的制作原理,他都尽可能地写得详细易懂。
终于,经过几天的努力,书册完成了。朱允熥兴奋地拿着书册,再次来到朱元璋的宫殿。
朱元璋看着朱允熥递过来的书册,心中感慨万千。他翻开书册,看着上面歪歪扭扭的字迹,心中对科学的好奇愈发强烈。
朱允熥在一旁说道:“皇爷爷,这是孩儿写的关于科学的书册,里面有好多好多有趣的东西。皇爷爷您看,这是关于造纸术的改进方法,用科学的办法能造出更好更便宜的纸,这样咱们大明的百姓就能用得起纸,读书识字的人也会更多啦。还有这个,是关于水车的改良,能让灌溉变得更轻松,庄稼就能长得更好。”
朱元璋一边看着书册,一边听着朱允熥的解说,心中震撼不已,暗自思忖:“我这乖孙难不成投胎时没喝孟婆汤不成?怎会知晓如此多闻所未闻的奇妙法子。这些想法若是真能实现,那对我大明而言,可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可这世间怎会有如此神奇之事,难道允熥这孩子……”朱元璋心中虽满是疑虑,但看着朱允熥那纯真而又坚定的眼神,又实在不愿去怀疑孩子的一片赤诚之心。
“允熥,你这些法子都从何处得知?”朱元璋忍不住问道。
朱允熥心中一紧,差点就把穿越之事脱口而出,好在他反应快,急忙说道:“皇爷爷,孩儿也不知为何,就是突然有了这些想法,孩儿觉得这些法子能让大明变得更好,就都写下来了。”
朱元璋盯着朱允熥看了好一会儿,看得朱允熥心里直发毛,才缓缓说道:“罢了,不管你从何处得知,既然你有这份心,皇爷爷就信你一回。只是这些法子,还需细细验证。”
朱允熥一听,顿时喜笑颜开,说道:“皇爷爷,您放心,只要按照孩儿说的去做,肯定行的。就像牛痘接种之法,一定能预防天花。”
朱元璋点点头,说道:“牛痘之事,戴思恭那边已有消息传来,正在准备试验。你这书册里的造纸术和水车改良之法,皇爷爷也会派人去尝试。若真如你所说,能让百姓受益,那你可就是大明的大功臣。”
朱允熥兴奋地说道:“皇爷爷,孩儿不求做什么大功臣,只希望能为大明出份力,让大哥和母亲还有皇爷爷您都能开开心心的,让大明的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
朱元璋听了,心中一阵感动,伸手将朱允熥抱在怀里,说道:“我这乖孙,真是懂事。你放心,皇爷爷定会全力支持你。只是往后若再有什么新奇想法,都要第一时间告知皇爷爷。”
“好嘞,皇爷爷!孩儿以后一有想法,就来告诉您。”朱允熥在朱元璋怀里开心地说道。
朱允熥离开后,朱元璋坐在龙椅上,再次翻开朱允熥留下的书册,目光落在关于水车改良的那一页。他微微皱眉,心中反复思索着朱允熥所说的内容。作为农民出身的帝王,朱元璋对农事一直极为关心,深知灌溉对于庄稼收成的重要性。若这水车真能如朱允熥所言那般改良,那对大明的农业,将是一场巨大的变革。
想到这儿,朱元璋立刻吩咐侍从:“去,传工部尚书麦至德即刻觐见。”侍从领命,如一阵风般匆匆离去。
不多时,麦至德一路小跑着进了殿,“扑通”一声跪下,恭敬道:“陛下,臣麦至德叩见陛下,不知陛下召见,所为何事?”
朱元璋指了指桌上的书册,说道:“爱卿,起来说话。朕今日叫你来,是有一件要事。你且看看这个。”说着,他将书册递给麦至德。
麦至德赶忙起身,双手接过书册,小心翼翼地翻开。看着看着,他的眉头渐渐皱起,眼中满是惊讶之色。“陛下,这……这上面所写的水车改良之法,实在是闻所未闻。这……这真能行得通吗?”
朱元璋看着麦至德,说道:“朕也正想问你这话。这是允熥那孩子写的,他坚信此方法可行,咱想让你亲自带人去尝试制作改良后的水车。你觉得如何?”
麦至德犹豫了一下,说道:“陛下,这改良水车并非小事,其中涉及诸多技术难题。不过,既然是三皇孙的想法,且陛下有意一试,臣定当竭尽全力。只是……这所需的人力、物力……”
朱元璋大手一挥,说道:“所需的一切,咱自会安排。你只管放手去做,务必尽快将改良后的水车制作出来,进行试验。若真能成功,那可是造福百姓的大好事。”
麦至德连忙说道:“是,陛下!臣定不负陛下所托。只是这书册上的记载,还需再细细研究一番,有些地方,臣还不太明白,能否容臣带回工部,与其他工匠们一同商讨?”
朱元璋点点头,说道:“准了。你拿回去好好研究,有什么问题,随时来问咱。对了,此事要抓紧时间,不可拖延。”
麦至德再次跪地叩谢,然后小心翼翼地捧着书册,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