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被张易安几句话说得脸色跟调色盘似的,难看极了。
陈军认出那是睡他旁边下铺的军二代梁景。
梁景显然不服气,梗着脖子,又扯着嗓子喊了一句:
“报告!我们是来做最强空降军官的,不是来当电线杆的!”
语气里充满挑衅。
张易安没说话,踱步到梁景面前。
他看过这期学员的所有资料,他的记忆力很好,每个人的情况都记得清清楚楚。
梁景的父亲是某团的副团长,这小子从小在军大院长大,骨子里就带着一股子优越感,总觉得比别人高一等。
梁景这会儿正用眼角斜睨着教官,腹诽:
这教官看着比我也大不了几岁,凭啥对我吆五喝六?
“梁景,”
张易安的声音不高,“我想,你应该比其他人更清楚站军姿的意义吧?咱们先不说那些大道理,就说说这三天。”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整个队列,声音陡然冷了下来,
“你们所有人,有没有做到没有一个人出错?有没有做到每一次都能按时站好队列?啊?!”
这话像根针,扎得队列里好几个吊车尾的不由自主地低下了头。
确实,这三天站军姿,光是晕倒的就有十几个。
团长说得真是一点没错,现在这些小年轻的身体素质,确实是越来越差了。
更何况他们还是学生兵,以前读书的时候,心思都扑在学习上,锻炼身体这事儿,大多都给忽略了。
梁景呢,从小就是被捧着长大的,在军大院里是孩子王,学习成绩也是拔尖的。
来之前他还跟他爸拍胸脯保证过,一定要给家里挣个功回去。
在班里,他也是吆五喝六的,没人敢惹他。
看着张易安年纪好像不大,梁景心里自然是一百个不服气。
“教官!”
梁景猛地抬头,眼神直勾勾地盯着张易安,
“我要挑战你!”
张易安眉毛都没动,规矩你定。
“出列。”
梁景迈着大步出列,眼神满是挑衅。
张易安神色平静,站在梁景对面。
“你想比什么,自己选。”张易安说道。
比格斗!梁景唰地拉开架势。
他对自己很有信心,这身手可是他爸从小手把手教的,练了这么多年,还能比不上一个参军才几年的教官?
两人很快摆开了架势。
梁景性子急,率先发起了攻击,一记又快又狠的直拳,带着风声就冲着张易安的面门砸了过去!
张易安不慌不忙,身体只是微微一侧,就轻松地躲开了这迅猛的一拳。
同时,他出手如电,一把抓住了梁景打过来的手臂。
紧接着一个巧妙的借力打力,手臂一甩一送。
梁景只觉得一股巨大的力量传来,整个人瞬间失去了平衡,惊呼一声。
像个沙包一样被甩飞了出去,“噗通”一声重重摔在了地上!
梁景摔得有点懵,屁股着地的钝痛让他一时回不过神来,脸上更是震惊和不甘。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我怎么会一招就被放倒了?刚才肯定是我大意了,没准备好!’
他咬着牙,迅速从地上爬起来,心中的不服气化作了更猛烈的攻击。
低吼一声,再次朝着张易安猛扑过去!
这一次,他不再留手,拳脚并用,朝着张易安身上招呼,又快又密!
然而,张易安依旧游刃有余。
他脚下步伐灵活,身形闪转腾挪,梁景的每一次攻击都被他轻松地格挡、卸力,化解于无形。
不仅如此,他还能在梁景攻击的间隙,精准地找到破绽,时不时地反击一下,动作干净利落,但却点到即止。
几个回合下来,梁景已经累得气喘吁吁,额头上全是汗,呼吸也变得粗重起来,动作明显慢了下来。
反观张易安,神色如常。
服了没?张易安掸掸袖口。
梁景神色复杂,声音带着不甘,但也认清了现实,从牙缝里挤出:
服...
有血性是好事。
张易安突然伸手拍他肩膀,
但军姿就像盖房子的地基,不把腰杆子绷直了,往后学跳伞战术全得抓瞎。
说着朝训练场扬扬下巴,
归队!
梁景揉着生疼的胳膊往回走,听见后头有人憋笑,扭头瞪眼刚要发作。
突然想起刚才那记过肩摔,又把话咽了回去。
张易安背着手往队伍前一杵,袖子卷在手肘上,露出绷紧的小臂肌肉。
他眼风扫过鸦雀无声的方阵,嘴角勾出个似笑非笑的弧度:
还有哪个兄弟想松快松快筋骨的?我随时奉陪。
有人小声嘟囔:可拉倒吧,梁哥那身手都让教官当沙包抡...
话没说完就被旁边人怼了一肘子。
梁景这会儿正龇牙咧嘴揉着发麻的肩膀头,听见这话耳根子直发烫。
“行了,既然都不想站军姿,”
张易安突然话锋一转:全体都有!目标西训练场,五公里越野准备...
“啊~”
还不如站军姿呢!
**
陈军那边在训练基地热火朝天地集训了三个月,远在临城的陈姗姗他们,对这些细节并不清楚。
准确地说,是陈姗姗忙得根本顾不上。
她注册公司时租下来的那个仓库,紧赶慢赶,终于在九月中旬装修好了。
到了九月底,陈姗姗的电商团队正式搬进了这个新仓库办公。
其实,陈姗姗原本的计划是等到明年再搬家的。
谁能想到,刘丽厂里设计的秋季新款套装,突然就在网上爆火了!
就一天时间,光是这一款单品,就卖出去整整297单!
这还不算完,店铺里其他的款式也跟着沾光,订单量噌噌地往上涨。
陈姗姗的几家线上店铺,主要卖的一直是各种饰品。
刘丽厂里做的衣服,之前只是顺带着在店里卖一卖,销量一直很一般。
每天一个店铺,几十种商品加起来,也就卖个十几单的样子。
发货很简单,刘丽顺手打包一下,就能搞定。
发快递虽然麻烦点,需要开车跑二十分钟到市区去发,但订单量少,也还能应付。
可这次不一样了!
一下子要发几百单!
刘丽的厂里主要是缝纫工人,做衣服是行家,但专业的打包发货人手一时半会儿根本招不到那么多。
而且,发快递本来就不方便,现在量这么大,每天跑市区发快递更是成了大麻烦。
厂里的订单从春季开始,也一直在忙,她和丈夫两人基本算是住在厂里。
订单爆增本来是好事,可这发货的难题,反倒是让她们犯了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