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天色灰蒙,似有山雨欲来。
黄一梦早早完成了清扫任务,并未立刻回屋,而是绕到杂役区的伙房后身。那里常年堆放着废弃的柴火和破损的器具。她目光扫过,很快落在几截被丢弃的、韧性尚可的老麻绳上,又捡了一个边缘豁口、但尚能盛水的破旧木桶。
这些都是无人要的废物,她取之无愧,亦无人留意。
回到木屋,她将东西藏好,静待时机。
直至午后,天色愈发阴沉,零星雨点开始敲打屋顶。大部分杂役都缩回了屋内,坊市也冷清下来。黄一梦这才起身,拎起木桶和麻绳,再次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杂役区。
根据那残破笔记上的模糊地图和注解,她沿着一条更为偏僻、几乎被野草淹没的小径向东而行。雨丝渐密,打湿了她的头发和衣衫,带来阵阵凉意,她却毫不在意,反而觉得这天气更能掩盖行迹。
约莫走了三里地,果然听到潺潺水声。拨开茂密的灌木,一条蜿蜒于山石之间的清澈溪流出现在眼前。溪水在一处地势低洼、背靠陡峭岩壁的地方汇聚成一方不过丈许见方的深潭。潭水幽深,呈墨绿色,散发着淡淡的寒意,潭边石壁上生着些喜阴的苔藓和几株叶片细长的普通水草。
此处极为隐蔽,若非有地图指引,绝难发现。
【靠近无名寒潭】→〖中上签〗:小吉,暂无风险,碧水蟾未在近岸处活动,可进行下一步。
感应确认安全,黄一梦松了口气。她并未立刻行动,而是伏低身子,借着潭边岩石的掩护,仔细观察。
果然,在潭水对面一块滑溜的巨石上,看到了一只约有脸盆大小、通体碧绿、布满疙瘩的蟾蜍正趴在那里,鼓动着腮帮,似乎在小憩。正是一阶下品妖兽碧水蟾。它所在的位置,距离笔记上标注可能生长石菖蒲的阴湿石壁区域颇近。
若为石菖蒲而来,此时便需设法引开此蟾。但黄一梦的目标,是潭底那无人问津的寒铁砂。
她收敛气息,悄然后退几步,来到一处远离碧水蟾的潭边。将麻绳一端牢牢系在岸边树根上,另一端捆在自己腰间——潭水幽深未知,此举是为防万一。
随后,她深吸一口气,拎着木桶,悄无声息地滑入潭中。
刺骨的寒意瞬间包裹全身,让她忍不住打了个冷颤。这潭水远比看上去冰冷得多。她运转起那微薄的玄气抵御寒气,同时屏住呼吸,向下潜去。
潭水清澈,却因深度而光线昏暗。水底铺着一层厚厚的、黑灰色的淤泥和水草。她睁大眼睛,仔细搜寻着笔记中提及的“寒铁砂”。
过程并不顺利。淤泥柔软,稍一搅动便浑浊一片,难以视物。且潭底比想象得更深,她炼气三层的修为,闭气时间有限,需不时浮上水面换气。
数次下潜,除了捞起半桶普通淤泥和烂水草,一无所获。那碧水蟾似乎被对岸轻微的动静惊扰,咕哝了一声,挪动了一下身子,但并未离开巨石,也未发现她的踪迹。
黄一梦并不气馁,耐心十足。她回忆着笔记上“寒铁矿脉伴生散逸之物”的描述,调整策略,不再漫无目的地挖掘淤泥,而是沿着潭底冰冷的岩壁根部,仔细摸索。
终于,在她第三次下潜,手指划过一处岩壁缝隙时,一种不同于普通泥沙的、冰冷坚硬的颗粒感从指尖传来。
她精神一振,小心拨开表面的浮泥,只见岩缝底部,沉积着薄薄一层颜色更深、近乎墨黑、夹杂着细微银色闪光的砂砾。触手冰凉,甚至比潭水更冷几分!
寒铁砂!
她心中微喜,立刻用木桶小心地将这些砂砾连同少许周围的淤泥一起舀起。
并未贪多,取得大约小半碗的量后,她便毫不犹豫地停止动作,迅速上浮。
脑袋露出水面,她贪婪地呼吸着潮湿的空气,费力地爬上岸边。浑身湿透,冷得微微发抖,但看着木桶底部那层与众不同的墨黑色砂砾,她觉得这一切都值得。
系紧桶口,正准备解开腰间麻绳离开。
忽然,对面岸上的碧水蟾发出一声急促的“咕呱”怪叫,猛地跃入水中,似乎被什么惊动,迅速朝着潭水中心游去。
黄一梦心中一凛,立刻伏低身子,紧贴岩石,屏息凝神。
只见潭心水花一翻,另一只体型稍小的碧水蟾冒出头来,口中似乎叼着一条挣扎的银白色小鱼。先前那只碧水蟾迅速游过去,两只蟾蜍竟开始争夺起那条小鱼来,在水面扑腾起阵阵水花。
原来是同类争食。
虚惊一场。
黄一梦不敢多待,趁这两只妖兽注意力被吸引,迅速解开麻绳,拎起木桶,沿着来路悄无声息地退去。
直到远离寒潭,回到那条偏僻小径,她才稍稍放松下来。回头望去,雨幕中的寒潭早已消失在茂密植被之后,仿佛刚才的一切从未发生。
这一次探寻,有惊无险,收获虽依旧微薄,却再次印证了〖中上签〗的可靠性。
回到木屋,她换下湿衣,将门关好。这才将木桶中的东西全部倒入破口陶碗中,进行淘洗。
清水一次次变得浑浊,黑灰色的淤泥被冲走,最后沉淀在碗底的,是比沉泥铁砂更少、颜色更深、颗粒更细、触手冰凉的墨黑色砂砾,其间闪烁着极其微弱的银色星点。
数量稀少,仅够勉强铺满碗底一层。
她尝试着如法炮制,以指尖玄气烘烤。
然而,此次那微弱的玄气火苗触及寒铁砂时,竟发出轻微的“滋滋”声,砂砾表面的阴寒之气顽固地抵抗着热量,烘烤效率极低,且对玄气的消耗远超之前烘烤沉泥铁砂!
她立刻停止下来。
这寒铁砂的特性,显然与沉泥铁砂不同,那粗浅的烘烤之法似乎并不适用。笔记上后续模糊的字迹,或许就提到了需要“特定手法”?
暂时无法淬炼。
她小心地将这些寒铁砂用布包好,与之前的沉泥铁砂分开放置。
虽然暂时不知其具体用途,但既然金手指判定为〖中上签〗,且获取无风险,先收藏起来总无错处。或许将来有机会接触到炼器或者更高级的符箓知识时,能派上用场。
处理完这一切,她感到一阵疲惫袭来,不仅是身体上的寒冷,更是多次下潜和紧张情绪带来的精神损耗。她盘膝坐下,准备运转《引气诀》恢复玄气。
就在这时,她忽然轻“咦”一声。
方才忙于淘砂、尝试淬炼,尚未留意。此刻静下心来,她忽然发现,自己体内那缕玄气,在经历了寒潭冷水的刺激和方才试图烘烤寒铁砂的消耗后,虽然量上减少了,但运转之时,似乎比平时更加灵动了一丝,那种因四灵根资质带来的沉重滞涩感,仿佛被那潭水寒意涤去了少许微尘。
是因为玄气在抵御寒冷和淬炼阴寒材料时,得到了锤炼?
还是那寒铁砂散发出的极微弱阴寒金气,无形中影响了她?
她无法确定。
但这无疑是一个意外的发现。
或许…以后可以多去那寒潭边修炼?借助那里的寒意和可能存在的极微弱特殊气息,来锤炼玄气,提升其精纯度?
这个念头刚起,心神感应随即浮现。
【选择定期前往寒潭边修炼】→〖中下签〗:小凶,短期内或可略微锤炼玄气,然寒潭阴气易侵经脉,久则成损,且频繁往来增加暴露风险,若被碧水蟾或其他修士察觉,恐生事端。
黄一梦立刻打消了这个念头。
利弊分明。锤炼效果微弱,后患却不小,得不偿失。
还是稳扎稳打,依靠水磨工夫和寻找类似石髓花那样无害的微末资源更为妥当。
她收敛心神,专心运转《引气诀》,恢复消耗的玄气。
窗外雨声渐密,敲打着木屋,发出单调的声响。
屋内,少女闭目盘坐,呼吸悠长,那缕微弱的玄气在体内缓缓流转,每一次循环,都试图将那天地间稀薄的能量,一丝丝纳入己身,向着那渺茫的长生之路,艰难前行。
她知道,寒铁砂只是意外之得,真正的修炼,依旧要回到那日复一日的积累之上。
资源…还是需要寻找新的、稳定的资源。
在调息恢复的间隙,她的大脑并未停止思考。那本残破笔记已被她反复翻阅,短期内难有新的发现。杂役区坊市…张胖子等人…那些看似无用的陈旧书册…
忽然,她想起那老杂役书摊上,似乎还有几本无人问津的、关于禁制阵法基础的破烂入门册子?
阵法禁制,同样博大精深,且对资源要求似乎不像制符那般即刻需要特定材料?或许…可以从最基础的理论学起?哪怕只是看懂最粗浅的聚灵阵原理,对未来或许也有裨益?
最重要的是,学习知识,本身并无风险。
这个念头升起,她心中微微一动。
或许,明日该再去那老杂役的书摊看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