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既然您是儿臣的后盾,那么这种事儿,您就不能直接赤膊上阵,因为在您的身后可没有后盾了;一旦和朝臣们针锋相对,那可就是没有任何回旋余地,不死不休的局面了...”
听完朱慈烺的这番话,崇祯皇帝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不得不说,他这个太子的脑袋还真是好用!
“烺儿,难道朕就眼睁睁的看着这些贪官,继续在朕的眼皮子地下继续大肆敛财?”
“不,当然不行!”
朱慈烺先是给崇祯皇帝一个否定的答案,然后脸上换上了一副奸诈的表情对着崇祯皇帝建议道:
“爹,虽然您不能亲自出手对付真定府的这些贪官,但是咱们可以将这颗烫手山芋送到别人手上去啊!”
“爹,儿臣推荐的左都御史史可法,为人正直,为官清廉;当上左都御史之后,其更是常常将‘与贪腐势同水火,必欲除之而后快’这句话挂在嘴边;”
“最重要的事是,无论史可法自己是否承认,但是,其出身东林党的身份,是做不得假的,所以...”
朱慈烺并没有彻底将话挑明,但是崇祯皇帝此时的双眼已经变得炯炯有神...
第二天一早,已经在真定府城内停留了三日的崇祯皇帝一行人,在真定城的城门打开之后,便从真定城的西城门出发, 一路向西,继续按照崇祯皇帝既定的路线巡视民间!
当天晚上!
作为左都御史,和六部尚书并称“七卿”的史可法,下值回到自己府邸的书房之后,忍不住捶了捶自己发酸的后腰!
这几天因为皇帝陛下和太子殿下一行人出宫微服私访,作为朝廷中流砥柱的大臣,史可法这几天可谓是非常劳累!
不过,虽然史可法感觉到身体上很劳累,但是他却在打心底里替大明帝国,替朝廷高兴!
在如今的陛下和太子殿下身上,史可法看到了大明中兴的希望;特别是皇太子殿下去年所提出的‘摊丁入亩’的国策,更是被史可法奉为治理国家的最佳良策!
“唉,可惜啊,江南那些人,不知道是真的看不懂这国策对大明的好处,还是装作看不懂...”
史可法一边捶着自己酸痛的老腰,一边喃喃自语的走进了自己的书房,并无比娴熟的将书房的门关上;
按照史可法的习惯,每天下午回到府中之后,史可法都会抽出一个时辰的时间看看书,其中永乐大典和资治通鉴更是被史可法给翻爆浆儿了;
可是,今天却发生了不寻常的事儿!
史可法进入自己的书房还没有十个呼吸的时间,突然从史可法的书房之中传出了椅子倒在地面上的声音;
随后,史可法这位当朝二品大员便神色严峻的打开书房门,从门缝探出头仔细的观察了一圈四周的环境,确定书房附近没有任何人之后,史可法便再次进入了书房;
不仅如此,这次史可法进入书房之后,更是直接将书房的门闩给闩上;然后亲自又点燃了两根蜡烛,借着蜡烛的光亮,仔细的看起突然出现在自己书房桌案上的书信!
随着时间的推移,史可法的书房之中只剩下了蜡烛燃烧时候,发出轻微的噼里啪啦的声音,这个时候,就连史可法的呼吸声都变的非常轻...
“嘭!!!”
足足过了一刻钟之后,史可法的书房之中,突然传出来一声重重的拍桌子的声音;
“范志完,你妄为范文正公之后,如此奸佞之臣,本官定与你势不两立;”
(pS:这里的范文正公指的是北宋名臣范仲淹;范仲淹去世之后,北宋朝廷依据其生前功绩,赐谥号‘文正’,是古代文臣之中最高荣誉的谥号;)
书房中,还是愤青年纪的史可法,咬着牙怒吼一句之后,便起身磨墨,开始书写奏折!
按照正常的流程,作为左都御史的史可法,在发现了官员们,特别像范志完这种执政一府的地方大员的不法事宜之后,应该立刻派人查实这些地方官的贪腐事实;
获得官员们的贪腐证据,证据确凿之后,史可法作为左都御史才会上奏折将官员所犯下的不法事宜,连同证据一同上奏给皇帝;
可是,在史可法书房之中放下书信之人,却直接帮助史可法省下了这一步骤;在史可法书案上的信封之中,已经给史可法提供了真定府知府范志完,纵容治下县令贪污受贿,肆意征收苛捐杂税的所有证据;
作为当朝左都御史,堂堂的正二品大员,如果连辨别证据真假的能力都没有,那么他史可法在左都御史这个位子上一天都干不了...
因此,辨别了信封之中的证据为真之后,史可法立刻磨墨开始书写奏折,弹劾真定府知府范志完;
因为范志完纵容下官横征暴敛,肆意征收苛捐杂税的证据齐全,史可法直接奏折之中建议,立刻将犯官范志完羁押回京城,交由都察院 刑部 大理寺三法司联合审讯;
不仅如此,在史可法的奏折之中,他还建议朝廷深挖犯官范志完的背后,看看其背后是否还有人为其充当保护伞,并和其之间有着长期的利益输送往来!
总之,史可法就是要通过这件事,告诉朝廷之中所有的官员,他史可法可不是一个只会平日里将‘与贪腐势同水火,必欲除之而后快’这句话挂在嘴边,而不做实事的人...
第二日,辰时,文渊阁!
因为崇祯皇帝和皇太子殿下都不在京城,因此不需要参加早朝的大臣们,只需要在辰时(上午7点到9点)点卯开始办公就行!
可是,今日文渊阁的气氛和前几天的气氛可大不相同!
自从崇祯皇帝和皇太子殿下这父子二人双双离京,开始微服私访之后,每天文渊阁都会保持一个相对和谐稳定的氛围;
然而,今日文渊阁和谐稳定的氛围,却被左都御史史可法的一封弹劾奏奏折给打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