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那片来自已毁灭文明的、微弱却规律闪烁的应答信号,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沈星辰和周野被“限制性观察”的压抑心境中,激起了前所未有的涟漪。它存在本身,就是对“大过滤器”协议绝对性的挑战!一个已被“清理”的文明,为何还会有信号残留?而且其编码模式,竟与人类孩童无意识的摇篮曲音节隐隐相合?这绝非巧合。
“回声并非哀鸣,”沈星辰在屏蔽了“监管者”常规监测的隔离室内,指尖在虚拟星图上那个遥远坐标周围划动,通感症让她从这信号中品尝到一种历经亿万载岁月磨蚀后、仅存本能的坚韧,“是…心跳。极其缓慢,但从未停止。” 周野则感到自己精神图景中,那属于木卫二意识的“碎片”与这遥远信号的共鸣愈发清晰,仿佛两根音叉隔着宇宙深渊在相互应和。他的呼吸频率压在65bpm,一种属于战士的本能让他意识到,这或许是一个突破口,一个隐藏在“监管者”绝对秩序下的“漏洞”或“盟友”。
承:
对这神秘信号的研究成为了最高机密,代号“远古脉搏”。尽管理事会内部有强烈的声音反对继续“挑衅”监管者,但沈星辰和周野坚持认为,理解这“脉搏”,可能是解开“大过滤器”真相,甚至为人类文明寻找一线生机的关键。他们调动所有未被“科技锁死”范畴内的资源——主要是基于“法则”感知和意识连接的非传统研究手段。
沈星辰尝试用通感症深入解析信号的“质地”。她发现,这信号并非承载着复杂信息,其核心是一种极其简单的、近乎本能的“存在宣告”,就像单细胞生物的分裂律动。但其结构层次却又无比复杂,仿佛将整个文明的全部信息,压缩成了一个基本粒子般的“奇点”在持续震荡。周野则通过木卫二意识“碎片”的共鸣通道,试图追溯信号的源头。他“看”到的,并非星体残骸,而是一片广阔的、扭曲的“意识坟场”,无数文明的思维印记如同化石般层叠在一起,唯有这一个“脉搏”,还在微弱地搏动。
转:
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发现,这“远古脉搏”的编码基频,虽然与人类孩童的摇篮曲节奏巧合,但其更深层的数学结构与地球上某种广泛存在的、被视为“垃圾dNA”的非编码基因序列,存在高度同源性!这个发现石破天惊!难道地球上生命的基因中,早已埋藏着来自远古毁灭文明的“信息种子”?或者说,地球生命本身,与那个被清理的文明,存在着某种未被察觉的关联?
就在他们试图进一步追溯这基因关联的源头时,“监管者”的“注视”陡然加强!一股冰冷的、带着明确警告意味的扫描波束,精准地穿透了隔离屏障,聚焦在沈星辰和周野,以及他们正在研究的“远古脉搏”数据上!显然,他们的“越界”行为已经被察觉。“限制性观察”的枷锁开始收紧,无形的压力让隔离室内的空气都仿佛要凝固。
合:
面对“监管者”的警告,沈星辰和周野没有退缩。他们反而做出了一个更为大胆的决定——主动将关于“远古脉搏”和“垃圾dNA”关联的初步发现,以及其中蕴含的、对“大过滤器”绝对性的疑问,打包成一段不加掩饰的、纯粹的“求知”意念,直接向着“监管者”的方向发送了过去。这是一种试探,也是一种姿态:即使被禁锢,文明的求知欲与反抗意志,无法被彻底锁死。
悬念:
“监管者”对于这段挑衅般的“求知”信息,没有立刻给予毁灭性打击。回应来的迅速而诡异——它没有解答疑问,而是向全人类文明广播了一段经过处理的、来自“远古脉搏”源头的、更清晰的“历史片段”。片段中显示的,是那个远古文明在鼎盛时期,因其某个“情感驱动”的超级实验失控,险些引发局部宇宙常数崩溃的场景!“监管者”借此传递的意念冰冷而清晰:【观察样本需知:情感,即混沌;混沌,即威胁。尔等路径,正在重复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