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色列王约哈斯的儿子约阿施第二年,犹大王约阿施的儿子亚玛谢登基。那时他二十五岁,在耶路撒冷作王二十九年。他母亲名叫约耶但,是耶路撒冷人。
亚玛谢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但不像他祖先大卫那样;他所行的,效法他父亲约阿施。只是邱坛没有废去,百姓仍在那里献祭烧香。
亚玛谢国位稳固以后,把杀害他父王的臣仆处死,但没有杀他们的儿女,这是照着摩西律法书上耶和华的命令:“不可因儿女治死父母,也不可因父母治死儿女。各人要为自己的罪被处死。”
亚玛谢在盐谷击杀以东人一万,攻取西拉城,改名叫约帖珥,直到今日。
后来,亚玛谢派人去见以色列王约阿施(耶户的孙子,约哈斯的儿子),说:“来吧,我们彼此见个高低。”
以色列王约阿施回答犹大王亚玛谢说:“黎巴嫩有一棵蒺藜,派人对黎巴嫩的一棵香柏说:‘把你的女儿给我儿子为妻。’后来,黎巴嫩来了一只野兽,把蒺藜践踏了。你打败了以东人,就心高气傲。你只管因胜利自夸,留在家里吧!何必惹祸,使你和犹大一同败亡呢?”
亚玛谢却不听。于是以色列王约阿施上来,在犹大的伯示麦与犹大王亚玛谢交战。犹大人被击败,各自逃回家去。
以色列王约阿施在伯示麦掳住犹大王亚玛谢,又到耶路撒冷,拆毁耶路撒冷的城墙,从以法莲门直到角门,长约四百肘。他夺取耶和华殿和王宫府库里所有的金银与器皿,并带走人质,回撒马利亚去了。
约阿施其余的事和他一切作为、与犹大王亚玛谢争战的事,都记在以色列诸王记上。约阿施去世,与列祖同葬在撒马利亚,王位由他儿子耶罗波安继承。
犹大王约阿施的儿子亚玛谢在以色列王约哈斯的儿子约阿施死后,还活了十五年。亚玛谢其余的事,都记在犹大诸王记上。
他们在耶路撒冷图谋背叛亚玛谢,他逃到拉吉,但有人追到拉吉,把他杀了。他们用马把尸体运回耶路撒冷,葬在大卫城与列祖同在。
犹大众民立十六岁的亚撒利雅接替他父亲亚玛谢作王。亚撒利雅修建以拉,并收回归于犹大,后来他父亲安息。
在犹大王亚玛谢第十五年,以色列王约阿施的儿子耶罗波安在撒马利亚登基,作王四十一年。他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不离开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使以色列陷入的罪。
他收回以色列的疆界,从哈马口直到死海,正如耶和华以色列的神藉祂仆人、迦特希弗人亚米太的儿子先知约拿所说的。因为耶和华看见以色列人极其困苦,无论自由的还是作奴仆的,都没有人帮助他们。耶和华并没有说要从天下抹去以色列的名,就藉约阿施的儿子耶罗波安拯救他们。
耶罗波安其余的事和他一切作为、英勇的事,以及怎样攻取归于犹大的大马士革和哈马,都记在以色列诸王记上。耶罗波安去世,与以色列列王同葬,王位由他儿子撒迦利雅继承。
---
启示与现实指导
一、正义与怜悯并存的治理
亚玛谢惩治弑君的臣仆,却没有株连子女,遵行律法。这提醒我们,治理社会要有公义,也要遵循公正的原则,避免冤屈无辜。
二、胜利后的骄傲易带来败亡
亚玛谢击败以东人后自高自大,挑衅以色列,结果大败、国都受辱。这提醒我们,成就容易让人骄傲,但谦卑才是稳固的保障。
三、国家安危与属灵敬拜相关
邱坛没有废去,百姓仍在那里献祭烧香,说明敬拜混乱。现实中,如果信仰和价值观不纯正,再强的国防和经济也会动摇。
四、神的怜悯超越人的失败
耶罗波安二世并不敬畏耶和华,却仍被神使用,带来疆土复兴。因为神看见百姓极度困苦,出于怜悯拯救他们。这提醒我们,神的救赎常出于祂的怜悯,而不是人的功劳。
五、兴衰背后的属灵原则
以色列和犹大一再兴衰,背后是人心是否顺服神的法则。现实社会也是如此,若人心背离正道,国家与个人都难以长久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