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些日子,大卫的儿子暗嫩爱上了他玛——他同父异母的妹妹、押沙龙的亲妹妹。暗嫩迷恋他玛到心神恍惚,甚至因此病倒。因为他玛是处女,暗嫩觉得难以接近她。
暗嫩有个朋友叫约拿达,是大卫兄长示米亚的儿子,为人十分狡猾。他问暗嫩:“王子啊,你为什么每天这样憔悴?可以告诉我吗?”暗嫩说:“我爱上了我兄弟押沙龙的妹妹他玛。”
约拿达出主意说:“你假装生病躺在床上。等你父亲来看你,就对他说:‘求您叫我妹妹他玛来,在我面前做饼,亲手递给我吃。’”
于是暗嫩躺下装病。大卫王来看他时,暗嫩请求:“求您叫我妹妹他玛来,在我眼前做饼,亲手喂我吃。”大卫就派人通知宫中的他玛:“到你哥哥暗嫩屋里去为他做食物。”
他玛来到暗嫩卧床的屋里,揉面做饼,在他眼前烤熟。将饼盛出来递给他时,暗嫩却不肯吃,命令众人离开。等屋里只剩两人,暗嫩叫他玛进卧室喂食。当他玛靠近时,暗嫩突然抓住她说:“我妹妹,来与我同寝!”
他玛挣扎着说:“哥哥,不要!求你别做这丑事!我们以色列人不该这样行恶!我若受辱,如何洗去这耻辱?你也会成为国人眼中的恶人!你可以向王请求娶我,他必不会拒绝。”但暗嫩仗着力气强大,强行玷污了她。
事毕后,暗嫩突然极度憎恶他玛,厌恶之情比先前爱恋更甚,厉声呵斥:“起来,滚出去!”他玛哀求:“你赶我走比刚才的恶行更过分!”暗嫩却喊来仆人:“把这女人赶出去,锁上门!”仆人将他玛推出门外锁上门。他玛穿着公主特有的彩衣,此时将灰撒在头上,撕裂彩衣,双手抱头痛哭而去。
她的亲哥哥押沙龙遇见她,问道:“是暗嫩欺辱你了吗?妹妹,暂且不要声张,他是你兄长。你先住在我家里,不要难过。”于是他玛就孤苦地住在押沙龙家中。
大卫王得知此事后怒不可遏,却未采取行动。押沙龙则心怀怨恨,不再与暗嫩说一句话。
两年后,押沙龙在以法莲边境的巴力夏琐举办剪羊毛庆典,邀请所有王子参加。他对大卫说:“求王和臣仆一同赴宴。”大卫推辞说:“不必都去,免得太劳累你。”经押沙龙再三请求,王仍只赐福却未前往。押沙龙便说:“若王不能来,至少让兄长暗嫩同行吧?”大卫反问:“为何偏要他去?”最终仍允准了所有王子赴宴。
押沙龙吩咐仆从:“你们注意,当暗嫩饮酒畅快时,听我下令‘杀暗嫩’,就立刻动手。不必惧怕,这是我亲口的命令!”仆从依计在宴席上杀了暗嫩。其他王子惊惶中骑骡逃跑。
消息传到大卫耳中:“押沙龙杀了众王子,无一人幸存!”王悲痛欲绝,撕裂衣服躺在地上。此时约拿达进言:“我主不必相信所有王子遇害,其实只有暗嫩一人被杀。这事源于两年前他玷污他玛的仇恨。”正说话时,众王子已哭喊着归来。大卫与臣仆见状放声痛哭。
押沙龙逃往基述王达买那里避难。大卫虽为暗嫩之死哀伤多日,心里却渐渐思念逃亡的押沙龙。
本章启示与现实指导意义:
1. 情欲的泛滥必导致毁灭暗嫩从“爱”堕落为强暴,最后变为憎恶,揭示出罪性如何扭曲人性。提醒我们:要以真理约束情感,不可任凭私欲泛滥。
2. 邪恶的建议加速罪恶约拿达的狡计促成悲剧,说明要警惕身边似是而非的“智慧”,远离那些教唆我们违背良知的人。
3. 沉默纵容恶行蔓延大卫愤怒却未追究暗嫩的罪,押沙龙以复仇代替公义审判,最终引发连环悲剧。这提醒我们:面对罪恶必须及时公正处理,否则会酿成更大祸患。
4. 受害者的尊严需要守护他玛的彩衣被撕裂象征尊荣被剥夺,而押沙龙的收留是对受害者的庇护。教导我们:应当成为受害者的守护者,给予安全与尊严的保障。
5. 罪孽具有连锁破坏力从大卫犯奸淫开始,家庭接连出现乱伦、仇恨与凶杀,显明罪会如瘟疫般蔓延。但最后大卫对押沙龙的思念,也显明上帝在审判中仍给人挽回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