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雍正十七年秋,直隶漕运司的账房里乱作一团。新上任的主事刘崇文是去年科举二甲进士,一手诗文写得极好,此刻却对着满桌的漕运账本愁得抓耳挠腮 —— 账本上记着 “天津至京城漕船二十艘,每船装粮五千石,损耗三成”,他算来算去,也算不清实际应到粮食多少,更不知道三成损耗是否合理,只能对着账本叹气:“这漕运账目,怎比八股文章难上百倍!”

恰好胤祥来巡查漕运,见此情景,气得把账本摔在桌上:“刘崇文,你身为漕运主事,连粮食损耗都算不清,如何监管漕船?去年江兰姑娘用几何法算土地面积,比你这进士算得还快,你这十年寒窗,难道只学了写文章?”

刘崇文涨红了脸,却无言以对 —— 他自幼苦读八股,算术只懂加减,时务更是一窍不通,别说监管漕运,连地方上的税收核算都要靠账房先生。这并非个例,新政推行以来,各地都缺 “会算账、懂实务” 的官员:山东赈灾时,有进士出身的知县因算不清粮食分配,导致灾民哄抢;山西推行改土归流,官员不懂如何丈量土司土地,延误了三个月工期。

消息传到养心殿,胤禛对着满桌的官员考核奏折,眉头拧成了疙瘩。“新政要推,可底下的官员要么只会吟诗作对,要么只会按部就班,遇到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这可如何是好?” 他看向一旁汇报兰馨医馆药材贸易的江兰,语气里满是无奈,“江兰,你足智多谋,可有法子解决这人才难题?”

江兰心里早有盘算 —— 自筹建兰馨学院以来,她就发现传统科举只重经义八股,完全脱离实务,培养出的人才无法适配新政需求。此刻胤禛发问,她便顺势说道:“皇上,问题出在科举制度上。如今科举只考经义诗文,选出来的官员不懂算术、不通时务,自然办不了实事。臣建议,在科举考试中增加‘算术’‘时务’两科,与经义同等重要,选拔既通经典、又懂实用的人才,才能助新政推进。”

“增加算术、时务?” 胤禛沉吟片刻,“算术考什么?时务又考什么?”

“算术可考‘实用计算’,比如土地丈量(用几何分割法算不规则农田面积,臣之前在保定用过)、税收核算(按新政税率算商户应纳税银)、赈灾粮食分配(按灾民人数算人均口粮),这些都是新政急需的能力;时务可考‘新政实务’,比如‘如何解决漕运损耗超标’‘如何推广新式农具’‘如何应对地方赈灾’,让考生结合实际提对策,而非空谈经义。” 江兰说得具体,还拿出兰馨学院算术馆的教材,指着上面的土地丈量例题,“皇上您看,这道题算梯形农田面积,之前不少官员算错,若考生能答出来,上任后就能避免土地纠纷,减少税收损失。”

胤禛翻看教材,又想起之前漕运主事算不清账的事,点头道:“你说得有道理。只是…… 祖宗传下来的科举制度,突然改动,怕是会遭守旧派反对。”

果然,次日朝会上,胤禛提出科举改良试点,御史王显立刻出列反对:“皇上,万万不可!科举考经义,乃是祖宗之法,延续数百年,岂能说改就改?算术乃是商贾、账房的‘小道’,登不上大雅之堂;时务更是‘空谈实务’,考生未经仕途,哪懂治国之道?若如此改革,岂不是让科举沦为‘杂学’,败坏风气!”

户部尚书李嵩也附和:“王御史所言极是。如今不少读书人寒窗苦读,只为考经义,若突然加考算术、时务,他们此前的功夫都白费了,恐引发不满,甚至罢考。”

江兰站在殿侧,闻言上前一步:“王大人、李大人,所谓‘祖宗之法’,也需顺应时代。当年圣祖爷推行‘摊丁入亩’,不也是改了祖宗的税制?如今新政推行,缺的是能算清漕运账、能分好赈灾粮、能推广新农具的官员,而非只会写‘风花雪月’诗文的书生。”

她看向王显:“王大人说算术是‘小道’,可去年保定丈量土地,用算术算清了三百亩争议地,避免了二十户百姓械斗;今年山西赈灾,用算术算准了粮食分配,没让一粒粮浪费,这‘小道’救了百姓、稳了民生,难道不重要?”

又转向李嵩:“李大人担心读书人不满,可臣的兰馨学院,有不少学员既学经义,也学算术、时务,他们说‘学了实用的本事,以后上任能办实事,比只背诗文强’。臣建议先在直隶、山东、山西三地试点,这三地是新政推行较好的地方,官员和百姓都能接受新事物,试点成功后再推广,可减少阻力。”

胤祥也站出来支持:“四哥,江兰说得对!臣在直隶见了不少官员,连最简单的税收核算都要靠账房,若能通过科举选出懂算术、时务的人才,新政至少能推进快一倍!臣愿牵头直隶的试点,确保顺利推行。”

胤禛见两人说得有理,又想到新政的人才困境,当即拍板:“准奏!就在直隶、山东、山西三地试点科举改良,新增算术、时务两科,每科占比三成,经义占四成,明年春闱开始试点;着江兰、胤祥、张廷玉共同制定考题,务必贴合新政实务,不得空谈。”

接下来的三个月,江兰与胤祥、张廷玉反复商议考题。算术科的考题,她结合之前的经历设计:比如 “直隶某县有一块梯形农田,上底五丈,下底八丈,高六丈,按新政税率,每亩地纳税银三钱,该农田应纳税多少?”“山东赈灾,需向十万灾民发放三个月粮食,每人每天耗粮二斤,共需粮食多少石(一石等于一百二十斤),若由兰馨镖局运输,每车运五十石,需多少辆车?”;时务科的考题,则是 “如何解决漕运损耗超标问题(结合江兰之前查李运昌贪腐的案例)”“如何向牧民推广新式农具(参考江兰在蒙古的贸易经验)”“如何用护理知识预防灾区瘟疫(呼应兰馨医馆的经验)”。

为了让考生熟悉题型,江兰还让兰馨学院的老师编了《科举算术时务备考册》,在三地的书院免费发放。丫蛋也跟着帮忙,把算术题编成口诀:“梯形面积上下加,乘高除以二,算完再折亩,纳税不犯傻”,方便考生记忆。江老实见女儿忙着科举改革,笑着对江王氏说:“兰丫头现在能管到科举的事了,真是越来越有本事,以后咱们大清的官,都是她帮着选出来的有本事的人!”

雍正十八年春,三地试点春闱如期举行。直隶的考场外,考生们拿着《备考册》复习,不再是只背 “四书五经”。考生赵文彬,之前是个秀才,因不懂算术,多次错过官员选拔,这次他在考场里顺利答完了算术题,还在时务题里写了 “推广龙骨水车需先培训农户,再由官府补贴三成成本” 的对策,考完后对江兰的人说:“这次考的都是能用上的本事,就算中不了,学了这些也能帮家乡做事!”

放榜时,三地选拔出的举人里,有不少是兰馨学院的学员,还有之前因 “不懂诗文” 落榜的实用人才。比如直隶的举人孙明,之前是个账房,算术极好,时务题里提出 “用几何法核查漕运船只装货量,防止官员虚报损耗”,被胤祥看中,直接任命为漕运司主事;山东的举人刘敏,是个女子(江兰建议试点允许女子参加科举,胤禛特批),她在时务题里写了 “用兰馨医馆的护理方法预防灾区瘟疫”,被张廷玉推荐为济南知府助理,负责赈灾防疫。

孙明上任后,用算术核查漕运账,短短一个月就查出三起官员虚报损耗的案子,漕运损耗从之前的五成降到了二成,为朝廷节省了十万两银子;刘敏在济南推行 “护理防疫法”,让去年蝗灾的瘟疫发生率降低了八成,百姓都称她 “刘青天”。这些新选拔的人才,很快成了新政的骨干,直隶、山东、山西的新政推进速度比之前快了近一倍,税收增加了一成,百姓的抱怨也少了。

守旧派见试点成功,再也没人提 “祖宗之法”,王显甚至私下找江兰,要《科举算术时务备考册》,说要让自己的儿子也学算术、时务。胤禛在朝会上,特意表扬江兰:“江兰提出的科举改良,选出来的都是能办实事的人才,新政能有今日的进展,她功不可没!朕决定,明年起在全国推广科举改良,新增算术、时务两科,永久保留;兰馨学院可扩大招生,专门培养经义、算术、时务兼通的人才,为朝廷输送更多栋梁。”

江兰的家人也为她骄傲。大嫂带着大宝、小宝来瑞祥号,大宝拿着算术题问江兰:“姑姑,我以后也要学算术,参加新科举,当能帮百姓做事的官!” 江兰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好啊,姑姑教你算术,以后你要比姑姑还厉害,帮更多百姓。”

晚上,江兰坐在兰馨学院的图书馆里,看着三地试点的科举成绩单 —— 直隶录取的五十名举人中,有三十七人能熟练答完算术、时务题;山东、山西也差不多。她拿起笔,在《新政助力记录》上写下:“雍正十八年春,科举改良在直隶、山东、山西试点成功,新增算术、时务科,选拔出百名实用人才,推动新政提速,获朝廷认可明年全国推广;后续计划:协助各地书院开设算术、时务课程;编印《科举实务指南》,供全国考生参考;推动兰馨学院与太学合作,培养更高层次的实用人才。”

窗外的月光洒在成绩单上,泛着柔和的光。江兰知道,科举改良的成功,不仅是她从 “民生推动者” 向 “制度改革者” 的跨越,更是她跻身朝廷核心决策层的关键一步 —— 从包衣之女到能影响科举制度的改革者,她离 “时代变革者” 的目标越来越近,也为后续雍正托孤、辅佐新君筑牢了根基。

第二天一早,江兰带着《科举实务指南》的草稿,去了太学。太学祭酒见指南里既有经义解读,又有算术例题、时务对策分析,笑着说:“江姑娘,这指南太实用了!太学以后也要开设算术、时务课,让太学生们不仅懂经典,更懂实务,以后能成为朝廷的栋梁。”

江兰笑着回应:“祭酒大人,科举改良不是要废经义,而是要让经义与实用结合,培养‘通经典、能实务’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让大清的官员既能守得住祖宗的‘道’,又能办得了当下的‘事’,让新政长久推行,让百姓长久安康。”

离开太学时,阳光正好,洒在太学的匾额上。江兰看着往来的太学生,有的在讨论算术题,有的在研究时务对策,心里满是踏实。她知道,科举改良只是制度变革的开始,未来她还会推动更多适应时代的改革,让这个古老的王朝,在坚守传统的同时,也能拥抱新的活力 —— 而这,正是她作为穿越者,对这个时代最深的责任与担当。

回到兰馨学院,学员们围着她问科举的事,孙明、刘敏也特意来道谢:“江姑娘,若不是您推动科举改良,我们这些‘懂实务却不善诗文’的人,一辈子也没机会为朝廷做事!以后我们定好好推行新政,不辜负您的期望。”

江兰看着眼前这些充满朝气的人才,笑着说:“你们不用谢我,要谢就谢新政,谢皇上的开明。只要你们能办实事、为百姓着想,就是对我最好的回报。”

学院外,秋风拂过银杏叶,落下一地金黄。江兰知道,她的变革之路,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从护理坊的小试牛刀,到科举制度的顶层设计,她用现代知识点亮了传统的缝隙,用实用思维推动了时代的进步,而这每一步,都在让她离 “时代变革者” 的理想,越来越近。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造化一炁神诀原神:一株草也可斩落星辰天之湮永恒界四合院:家有七仙女,我真忙原神:最可爱的魔神!年代快穿之炮灰随心所欲童年回忆:从恐龙宝贝继续开始开棺大吉股市风云之逆袭传奇盗墓:开局大慈大悲手魔法这么练也是可以的吧帅小白封神路火影之星噬黄亦玫每日一问,宝宝今天亲亲吗快穿:疯批宿主在线作妖熊出没:异界幻想亮剑:满级悟性,手搓M1加兰德绝宠妖妃:邪王,太闷骚!逆天仙途:废柴的崛起亮剑:我只能卖民用品怎么了?快穿精灵梦叶罗丽我当大圣姐姐这些日子,操碎了心雁行录俏寡妇搞钱上瘾,小狼狗他求贴贴四合院:和贾东旭一起进厂重生九零小辣椒职业大神竟然是邻家哥哥穿越七零年代:冬至春又来七零:暴躁小妹靠打人救爹暴富啦一人之下:非主流艺术家的成长重生做富婆:有钱又有闲修无敌仙路我的大小美女老婆逃婚当天,我傍上了大佬人在奥特:开局这个世界开始娘化德哈:重温旧梦快穿之万人迷路人甲摆烂攻略指南诡异降临,狂印冥钞的我无敌了鬼律师卿本佳人,奈何要做母老虎救命!病弱小可爱他超乖穿越火影陪四代目长大天道闺女之九门小师妹爱人祭天,大小姐杀疯了认亲侯府被替嫁,玄学祖宗闹翻天穿书女配太嚣张,绿茶白莲心慌慌亲爱的请抓牢天道九叶本姑娘体重二百八花见花开人人夸
爱读书屋搜藏榜:火影人之咒印七零军嫂娇又凶,海军老公拿命宠世子爷的黑莲花,能有什么坏心思白月光降临,季总沦陷了快穿:在狗血的全世界路过宜修重生,脚踩纯元上位诸天签到,从四合院开始萌妃快扶我起来吃糖穿越农女种地忙全民转职:我召唤魅魔雅儿贝德白月光岁月静好,主角团负重前行洪荒:从云笈七签开始重生成猫守护你结巴女生成为教授的历程为什么我又重生了致命游戏:归梦快穿:当狐狸精绑定生娃系统后我是黎家姑娘快穿之绝美工具人拒绝做炮灰逆世仙途:林风飞剑诛魔一秒一罪奴,女帝跪求我别反!霍欧巴,宠我如初领证后,周队长宠妻成瘾高冷大叔甜宠妻穿越不穿补丁裤,我在民国当首富美小护与腹黑男神医生的恋爱史娇软答应说:皇上臣妾又有身孕了重生:拒绝当舔狗,我同桌超甜斗罗:穿成唐三,开始修仙七零小知青被军官宠麻了尘埃花成长记百炼谱仙缘竹马为我弯腰诸天:从成为刘沉香开始崛起柯南世界里的失控玩家徐千金和他的教练女友四合院生活乐无穷午夜交易所竹影深几许与主角相爱相杀的那些事道乡之修道成仙灵兽归元记摄心妖妃倾天下魂穿之杀手王妃不好惹我在觅长生迷情浴爱偷听我心声后,全家都想逆天改命诸天从噬灵魔开始某美漫的超级进化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刚穿七零被离婚,我掏出亿万物资边吐槽边修仙我靠祖宗托梦破案我靠吐槽在修仙界续命震惊:我的室友竟是前世宿敌仙玉佩:开局指点我修仙维度魔神,集卡诸天灵僵护道七零北大荒:天师知青小马宝莉:你们有一点太极端了逆爱沉沦:蛇夫他日夜索糖2006房价低谷我靠天谴赚差价未婚夫他明着钓我他与山与海我在魔道造谣生事那些年寻精记驱魔师大小姐非要赖上我重生之我给家人们算命当团宠火影:须佐套大佛忍界改造大师灶王爷的赊账簿悔婚后我拿千亿支票砸哭前未婚夫我在七零当巴掌妇联主任梦境前世离婚当天,霸道总裁跪求我复婚我在海拔三千米的高原开渔场大江大河之我是Mr宋港诡朋克物价疯贬,她做恶毒女配日入千元枷锁之外:双生之绊被赶出家门后,在天灾战乱中求生沉栀向满亡国公主靠考古直播续命在诸天万界成为臭名昭着怎么办险职太医:历劫蜕变,自成医道咸鱼公主和她的内卷侍女嘴,毒毒毒毒毒毒毒毒毒毒毒毒毒改嫁绝嗣纨绔,好孕体质震惊大院穿越之:相公你醒了!快穿之贵女锦绣荣华火影:宇智波家的不死少女止水之瞳:木叶阴影中的光全宗门都在嗑我和死对头的CP被逐出家门后,暴君捡了我当宝四合院:守护何雨水,何雨柱逆袭约战:孤独的救赎陆少夫人又双叒撒娇了重生,顶级豪门的小公主大唐烧烤王文茜的逆转之路重生不再爱太子,他却疯批强制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