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机降落西雅图塔科马机场时,舷窗外的云层正缓缓撕开一道缝隙。陈御风解开安全带,左手无名指在夹克口袋边缘轻敲两下——那是他确认系统状态的习惯动作。飞行贡献值在日内瓦峰会后已突破临界点,界面边缘泛起微弱的金色提示框:【高阶决策场域激活中】。
波音总部大楼的电梯无声上升,金属门开启的瞬间,他步入会议室。室内墙面由整片航空级铝合金拼接而成,接缝笔直如刀切。落地窗对面,一排787客机整齐列队,机翼反射着太平洋上空阴沉的天光。
对方已经等候多时。
白发男子坐在长桌主位,西装剪裁一丝不苟,左手戴着一枚刻有鹰形纹路的戒指。他站起身,伸出手:“陈先生,欢迎来到西雅图。”
陈御风没有握手,只是点头入座。他的视线扫过桌面——一份合同静静摊开,右下角印着波音法律部加密水印。就在他落座的刹那,意识中传来轻微震动:【签到完成,地点:全球三大航空巨头总部(历史级),飞行贡献值+5000】。视野边缘随即浮现半透明数据流:对方心率78,语速预估值每分钟126字,瞳孔收缩频率偏低,属于典型高压谈判前的抑制状态。
“我们很欣赏贵方在日内瓦达成的技术共享成果。”白发男子开口,声音平稳,“这正是合作的基础。”
陈御风指尖滑过合同封面,未拆封的防伪条纹在他指腹下微微发烫。“所以,你们想用复合材料专利,换我们的五代机飞控系统源代码?”
“准确地说,是新一代碳纤维编织工艺。”对方将平板推向前,“这项技术可使机身减重18%,疲劳寿命提升40%。我们认为,这对贵方正在研发的远程运输平台至关重要。”
陈御风轻笑一声,手指在平板边缘划动,调出一组旧影像。画面中,一架F-35在低空突防时突然姿态失控,发动机喷口剧烈抖动,最终迫降于某亚太基地跑道尽头。
“2025年那次试飞事故,”他说,“官方报告称是进气道湍流引发喘振。但真实原因呢?是不是飞控冗余架构在强电磁环境下出现了逻辑死锁?”
对方眼神微闪。
“更早之前,2016年,你们拒绝向我国某航企转让737尾翼装配技术,理由是‘涉及国家安全’。”陈御风抬眼,“现在却主动提出交换核心代码,是因为歼-20完成了全频段隐身验证?还是因为‘龙鳞’材料让你们的新一代客机热防护方案失去了竞争力?”
会议室陷入短暂沉默。
窗外,一架787正缓缓滑行至登机口,舱门开启,乘客陆续走下舷梯。那架飞机的机身后段有一处不起眼的补丁——使用的是老式环氧树脂涂层,而非宣传中的自修复纳米蒙皮。
“我可以提供复合材料的应用标准。”陈御风终于开口,“包括结构应力分布模型和热循环测试参数。”
对方眉头微动,似乎准备回应。
但陈御风没有停顿:“不过,源代码不行。那是五万名工程师十年的数据沉淀,不是可以随意交易的零件。”
他站起身,走向落地窗。玻璃映出他的身影,也映出整片停机坪。七架787呈扇形排列,像一群等待指令的候鸟。
“但如果你们愿意开放F-35飞控系统的冗余架构设计文档,”他背对着房间,“我们可以讨论双向技术验证的可能性。”
话音落下,会议室内的空气仿佛凝固。
白发男子的手指第一次离开了合同边缘。他盯着陈御风的背影,嘴唇紧抿。三秒钟后,他按下桌下的通讯键,低声说了句什么。
陈御风并未回头。他知道对方在联系谁——那个藏在幕后的情报网终将浮出水面。但他更清楚,真正的博弈从来不在纸面协议上。
片刻后,对方站起身,整理袖扣:“今天的会谈很有启发性。我们会重新评估提案。”
“希望下次见面时,”陈御风转身,目光直视对方,“你们带来的不只是索取,而是对等的技术诚意。”
他走出会议室,走廊灯光均匀洒落,脚步声被地毯吸收。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了一下,一封加密信息自动解码:【检测到境外Ip尝试接入“龙鳞-3”传输链路,来源指向苏黎世数据中心】。
电梯下行过程中,他打开通讯界面,输入一段指令。系统反馈立即弹出:【反向追踪协议启动,诱饵数据包已部署】。
车已在楼下等候。司机递来一份文件,封面写着“昭华航空教育基金年度审计报告”。他接过,放入夹克内袋,动作自然得如同呼吸。
车辆驶离总部园区时,最后一架787关闭了引擎。机坪归于寂静,唯有远处控制塔的信号灯仍在规律闪烁,红、绿、黄,交替明灭。
陈御风靠在后座,闭目片刻。意识中,系统提示悄然浮现:【谈判辅助模块即将关闭,剩余时间03:17】。
他睁开眼,望向城市边缘的雷尼尔雪山。山顶积雪在云层间若隐若现,像一块未解密的坐标图。
手机再次震动。
新消息来自周子豪:【“星穹号”备份机体第三次点火测试提前至明晨六点,酒泉节点已就位】。
他回复确认,随即调出飞行日志界面。十年前最后一次飞行记录的最后一行参数,此刻正与系统生成的坐标产生微妙共振。
车辆拐过最后一个弯道,酒店灯火出现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