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长安城的秋意带着几分肃杀,浸透了皇城的每一寸角落。政事堂内,檀香在青铜鼎中明明灭灭,烟气缠绕着案上堆叠的文书,仿佛要将那些字里行间的隐秘都裹进朦胧里。李瑁指尖捏着的密报,是用情报司特有的鸽粪墨写就,在寻常光线下只见一片空白,唯有凑近烛火,那些歪斜的字迹才会显形——“户部尚书杨国忠三夜赴城西‘醉仙楼’,与朔方副将王奎密谈,席间屡提‘军械监糜费’,语涉‘改弦更张’。”

烛火跳动着,将李瑁的影子投在身后的舆图上,那影子随着他的动作微微晃动,像是在陇右、朔方的地界上徘徊。窗外的石榴树早已落尽了叶子,光秃秃的枝桠刺向铅灰色的天空,枝上还挂着几片顽固的枯叶,在秋风里瑟瑟发抖,如同此刻他心头翻涌的思绪。

“殿下,朔方军的军械验收册到了。”魏叔玉轻手轻脚地走进来,将一本厚厚的麻纸册子放在案上,声音压得极低,“按例该由王奎副将亲笔签收,可这次……”他指了指册子末尾,那里盖着一方模糊的朱印,旁边用小字注着“奎染风寒,由参军代笔”。

李瑁翻开册子,指尖划过“连弩一百五十张”的字样,目光骤然停在“损耗三十张”的记录上。损耗原因一栏,只有一个潦草的“朽”字,像是仓促间画上去的。他记得清清楚楚,半月前赵二柱亲自押运送往朔方的连弩,每一张都经过三重核验,机括上刻着工匠编号,弓弦用七股牛筋拧成,别说“朽坏”,便是日晒雨淋三年也未必会损。

“这三十张弩,去向蹊跷。”李瑁将册子合上,封面上的“朔方军”三个字在烛火下泛着冷光,“让秦武备一份调令,就说机动部队需补充五十张连弩,限王奎三日内亲自押送赴京,不得有误。”

魏叔玉瞳孔微缩:“殿下是想……”

“他若心虚,定会找借口推脱;他若应下,正好让秦武验验那些‘朽坏’的弩,究竟是真坏了,还是换了去处。”李瑁望向窗外,秋风卷着枯叶掠过廊下的铜鹤,发出细碎的声响,“你再去趟军械库,让赵二柱把送往朔方的连弩编号抄一份来,每个编号对应的工匠是谁,都得记清楚。”

魏叔玉刚转身,政事堂外便传来一阵纷杂的脚步声。杨国忠带着礼部尚书、吏部侍郎等几位老臣,捧着一卷明黄封皮的奏折,气势汹汹地闯了进来。杨国忠今日穿了件孔雀蓝的锦袍,腰间玉带镶着硕大的翡翠,走路时环佩叮当,倒像是来赴宴而非议事。

“殿下!”杨国忠将奏折往案上一放,声音洪亮得震得烛火摇晃,“臣等恳请裁撤军械监!自设此监以来,耗费国库银钱四十万两,所造器物华而不实——陇右军报称,新造连弩射程不及旧制,投石机笨重难移,反误了军情!赵二柱一介匠户,竟掌军械之权,引得军中将领怨声载道,长此以往,恐动摇军心啊!”

礼部尚书立刻附和,花白的胡须因激动而颤抖:“杨大人所言极是!祖制规定,军械由工部掌管,匠人不得干政。如今赵二柱竟能直达天听,对将军们指手画脚,这是以下犯上!再说那些新兵,放着弓马不练,整日摆弄什么偏箱车、铁蒺藜,简直是舍本逐末!”

几位老臣纷纷点头,七嘴八舌地数落着军械监的不是,言语间却都绕不开“赵二柱”“秦武”“柳明月”这些被李瑁重用的新人,字里行间藏着的,是对权力旁落的愤懑。

李瑁静静地听着,手指在案上轻轻叩击,直到众人说得口干舌燥,才缓缓开口:“诸位说连弩射程不及旧制,可知新弩加装了青铜滑轮,射程较旧制多五十步?说投石机笨重,可知苏明远改良的偏箱投石机能拆能装,三日内便可在戈壁扎营?”

他拿起朔方军的验收册,扔到杨国忠面前:“王奎说有三十张连弩朽坏,你们谁能告诉朕,用牛筋弓弦、桑木机括的弩,如何会在半月内朽坏?赵二柱在每个零件上都刻了编号,只要找到这些零件,是真朽坏还是假损耗,一问便知。”

杨国忠脸色一白,强自镇定道:“军中之事繁杂,偶有疏漏也难免……”

“疏漏?”李瑁猛地拍案,烛火剧烈晃动,将他的影子投在墙上,如同怒目金刚,“三十张连弩,够装备一个先锋营!若这些弩落到吐蕃人手里,将来射穿大唐士兵胸膛的箭,就是你口中的‘疏漏’吗?”

堂内瞬间鸦雀无声,老臣们垂下头,不敢再言语。杨国忠的手指紧紧攥着袍角,翡翠玉带硌得他手心生疼,却浑然不觉。

“柳明月何在?”李瑁扬声道。

屏风后传来清脆的应答,柳明月一身银甲,捧着个黑漆木盒快步走出,单膝跪地:“末将在。”

“你前日传回的密报,说王奎与吐蕃细作往来密切,可有实证?”

柳明月打开木盒,里面是几枚狼牙符和一卷绢帛。“这是吐蕃细作常用的狼牙符,末将的斥候在朔方城外的沙丘里截获,符上刻着的‘王’字,与王奎私章一致。”她展开绢帛,上面是用突厥文写就的账目,“这是交易记录,王奎用二十张连弩,换了吐蕃的十匹河西骏马上缴,充作军获,其余十张……恐已运至吐蕃大营。”

杨国忠的脸彻底失了血色,脚步踉跄着后退半步,撞在身后的吏部侍郎身上。李瑁却没看他,目光落在柳明月身上:“你立刻带二十名斥候,持军械库的编号册,随魏侍郎前往朔方,务必查清剩余十张连弩的下落。告诉赵二柱,让他选十个最熟悉连弩构造的工匠,跟你同去——吐蕃人若拆了弩机,他们也能从零件认出编号。”

柳明月领命起身,银甲在烛火下泛着冷光,转身时与杨国忠擦肩而过,目光如刀,吓得他不由自主地缩了缩脖子。

待众人散去,李瑁召来情报司统领。统领是个跛脚的老卒,脸上带着一道从眉骨到下颌的疤痕,据说是当年跟着薛仁贵征西时留下的。他从怀里掏出个油布包,里面是几封火漆封口的书信。

“殿下,这是王奎与京畿卫都虞侯张彪的往来密信。”老卒声音嘶哑,像是被砂纸磨过,“张彪是吏部尚书裴炎的门生,而裴炎的嫡女,嫁的正是杨国忠的侄子。他们约定,三日后在校场举行的秋操上,由张彪的京畿卫制造混乱,诬陷机动部队哗变,再由裴炎联合老臣们上奏,说改革引发兵变,请废军械监,重掌兵权。”

李瑁拆开一封书信,上面的字迹潦草而急切,写着“弩已送半数,待秋操乱时,可借吐蕃之手……”后面的字被水洇了,模糊不清。他将书信凑到烛火前,信纸边缘的焦痕显示,这信曾被人匆匆藏在灶膛里,是情报司的人从灰烬中抢救出来的。

“裴炎掌管吏部多年,安插了不少亲信在军中。”李瑁将书信放回油布包,指尖冰凉,“王奎、张彪只是棋子,他们真正想动的,是朕手里的兵权。”

“要不要先拿下张彪?”老卒问,“他手里有三千京畿卫,就驻扎在皇城外围,若真在秋操上动手,恐伤及殿下。”

李瑁摇了摇头,目光落在舆图上的长安:“秋操照常举行,不仅要办,还要办得盛大。让秦武的机动部队、张彪的京畿卫、甚至东宫的侍卫营都参加,朕要亲自观礼。”他顿了顿,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你让暗线盯紧裴炎和杨国忠的府邸,他们的一举一动,哪怕是晚上喝了几杯茶,都要报给朕。”

三日后的校场,秋阳炽烈,将黄土晒得滚烫。京畿卫的士兵穿着簇新的铠甲,却站得歪歪扭扭,甲胄的系带松松垮垮,不少人手里的长矛斜斜地杵在地上,像是撑着拐杖。张彪骑着匹瘦马,在队列前晃悠,时不时回头望向皇城的方向,眼神焦灼。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秦武统领的机动部队。士兵们穿着统一的黑色皮甲,腰间挎着新造的环首刀,刀刃在阳光下闪着寒光。他们列成整齐的方阵,每排士兵的肩膀都在一条直线上,马蹄踏在地上,发出“咚、咚、咚”的声响,像是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李瑁坐在观礼台的龙椅上,身后站着裴炎、杨国忠等老臣。裴炎捻着胡须,嘴角噙着笑意,仿佛胜券在握;杨国忠却频频擦汗,锦袍的前襟已被汗水浸湿。

“秦将军,让你的人露两手。”李瑁高声道。

秦武策马出列,拔出腰间长刀,在空中划出一道雪亮的弧线:“列阵!试弩!”

三百名士兵迅速上前,架起连弩。赵二柱改良的连弩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士兵们装箭、上弦、瞄准,动作一气呵成。随着秦武一声令下,三百支弩箭破空而去,“嗖嗖”的声响如同疾风掠过,远处三百步外的稻草人靶,瞬间被射成了筛子,不少箭簇穿透靶身,深深钉进后面的土墙里。

校场上爆发出雷鸣般的喝彩,连京畿卫的士兵都忍不住探头张望。李瑁看向张彪:“张都虞候,你的京畿卫,也来演练一番吧。”

张彪脸色发白,硬着头皮喊道:“列……列阵!演练‘长蛇阵’!”

京畿卫的士兵们手忙脚乱地变换阵型,前排的人踩着了后排的脚,左边的长矛撞到了右边的盾牌,阵形乱得像一锅粥。忽然,队列中间冒出一股浓烟,有人大喊:“着火了!军械库着火了!”

人群顿时大乱,京畿卫的士兵们争先恐后地往后退,不少人甚至扔掉了武器,场面一片混乱。张彪骑在马上,脸色狂喜,正要大喊“兵变”,却见秦武一挥手,机动部队的士兵们迅速上前,一部分人用随身携带的水囊灭火,另一部分人组成人墙,将混乱的京畿卫围在中间,动作有条不紊,没有一丝慌乱。

“张彪!”李瑁的声音透过传声筒,如同惊雷炸响在校园上空,“这火是你放的,还是你的人放的?”

张彪扑通一声从马上摔下来,膝盖磕在滚烫的黄土上,疼得龇牙咧嘴,却顾不上揉。“不……不是臣……”

“不是你?”柳明月从人群中走出,手里提着个浑身发抖的小兵,“这人是你的亲卫,刚才就是他把火折子扔进草堆的。他招了,是你让他趁乱喊‘兵变’,好让京畿卫‘平叛’,趁机拿下秦将军。”

小兵吓得涕泪横流,连连磕头:“是张都虞候让小的干的!他说事成之后,给小的升百夫长……”

观礼台上的裴炎脸色骤变,转身想走,却被禁军拦住。杨国忠瘫坐在椅子上,翡翠玉带掉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李瑁站起身,声音传遍整个校场:“王奎通敌叛国,张彪意图构陷忠良,即刻拿下!杨国忠、裴炎勾结边将,图谋不轨,暂收天牢,彻查其党羽!”

士兵们齐声应和,声浪直冲云霄。阳光洒在他们年轻的脸上,映出坚毅的神色。李瑁看着眼前的一切,忽然觉得,那些守旧派的阴谋,就像这校场上的小火苗,看似凶猛,却经不住真正的风雨。

傍晚的政事堂,檀香依旧袅袅。李瑁在灯下批阅奏折,秦武送来的军报上说,柳明月在朔方找到了那十张连弩,果然藏在王奎的私宅地窖里,机括上的编号与军械库的记录分毫不差。赵二柱和苏明远则在旁边画图,说要给偏箱车加个铁制的了望口,让士兵在营垒里也能看清外面的动静。

窗外的秋风卷着最后几片枯叶远去,光秃秃的石榴枝桠在暮色里伸展,像是在积蓄着力量。李瑁知道,这场较量还未结束,守旧派的根基太深,如同盘在地下的老根,稍不留意就会再次发芽。但他并不担心,因为他看到的,是秦武的勇猛、柳明月的细致、赵二柱的钻研、苏明远的智慧,这些新生的力量,就像春日的雨,终会滋润出一片新的天地。

案上的密报换成了新的内容,情报司的老卒写道:“杨国忠府中搜出与吐蕃使者的密信,言及‘若得军权,愿割河源之地以求和’……”李瑁拿起笔,在末尾批道:“民心不可欺,军心不可乱,国法不可违。”

墨迹干透时,远处传来了更夫的梆子声,沉稳而有力。李瑁推开窗,秋夜的风带着清冽的气息扑面而来,校场的方向已恢复了宁静,只有巡逻士兵的脚步声,在月光下踏出整齐的节奏。他知道,只要这节奏不停,大唐的筋骨,就永远不会散。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穿越大唐我家财万贯才不要当赘婿铁血丹心,明末的逆袭之旅迷川志我吕布要在三国插满红旗三国:最强谋士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前方高能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骑马与砍杀从岛国开始拒嫁天王老公大秦:开局祖龙先祖寒门小娇妻中州风云之霁月星辰秦昊全集小说阅读免费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极品大地主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唐小相公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医妃火辣辣铁十字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超神大军阀超级修真弃少大人,得加钱家乡纪事之我所知道的铁道游击队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三国之我是皇太子大明百官:暴君朱厚照战皇林天龙抗战:黄埔签到百天统领北洋军阀大唐小兕子:小囊君,我又给你带好东西啦精兵强将系统,百万虎贲镇大宋国破山河在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皇帝假死?不管了,我直接登基!大唐:寒门成侯爷,揭秘卷轴疑案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我执天下超次元战争游戏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大明:我洪武爷亲弟!忆昔大唐贞观世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庆熙风云录枭风寒门枭士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这些列强,欺朕太甚长安新火穿越大明,让大明屹立山巅无限兵源:古代战场的绝对掌控者历史奇人传铁血新华夏:龙腾寰宇一品悍臣轮回井:渣男劫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多尔衮重生之铁血宫阙录三国之青龙镇世未知天命身陷天牢:我的弟弟们是千古一帝再续蜀汉的浪漫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乱匪开局,看我如何倒反天罡!沈少卿探案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我只做风流皇帝,天下美人皆归朕宋骑天下一人修真传带着八位嫂嫂流放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八百铁骑,镇万界奇葩皇帝合集全家天生神力,我靠脑子科举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敕封一品公侯穿成农夫,从神箭手到大楚国公诗仙,神医,商圣,镇国公!原始:驯服母虎,走婚诸部山河鉴:隋鼎中国古代奇闻录白话文讲资治通鉴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红楼:开局听劝系统,贾颜逆袭综武:我的弟子不知低调为何物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考古学家在秦朝宋韵流年两宋风云之中兴四将资治通鉴白话版大秦风骨:王翦传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消失的墨者十世轮回之炼体时空霸主:从宋末开始打造全球帝大明余晖中的守夜人陛下,您的奏折上热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