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喔~”陈春花几人点点头,“这样就行啊?那成!我们明白了!”
看懂了以后,大家一人选了一垄,拿着镰刀,有样学样,蹲下身开始割红薯藤。
周家这块地,粪力足,所以红薯藤长势还挺好,藤条纵横交织,扯起来还有点困难,好些叶子都被扯掉了。
徐莲花看着手里被扯掉了很多叶子的红薯藤,脸色有点白,“漾漾。”
“嗳!咋了?”周漾就在她旁边,听到她的声音立马回头看向她,见她脸色不好,还以为是不舒服。
“莲花婶儿,咋了?不舒服吗?”
徐莲花摇摇头,然后把手里那两根红薯藤提了起来,脸上表情都快哭了,“这个,我把叶子给弄掉了,这是不是就不能用了啊?”
“啊?”周漾还以为出啥事了,搞了半天是叶子被勒掉了,她看了一眼,其实还好,就是比她们的掉得多一点而已。
“没事儿,没事儿,不影响,小心点就行。”
听到她说不影响,徐莲花这才松了口气,只不过后面的动作也越发小心了起来。
见大家都小心翼翼的,周漾再次出声,“大家放心割,叶子掉个一张两张的没事儿,只要不是掉成了光杆杆,就不会死。”
听了她的话,大家都松了口气,也没那么紧张了,说真的,才开始割,大家没少掉叶子,看到叶子掉了,心虚得很,先抬头看看有没有人发现,没人发现就把叶子藏起来一些,当成自己没弄掉的样子。
生怕大家都不掉叶子,就自己掉。
割着割着,速度倒也快了起来,只不过地上还真掉了不少叶子,叶子又嫩,杆又脆,掉是在所难免的。
周漾直起身,对着周贤梅姐妹俩道:“阿梅,你们不会割的话就拿个背篓去,把地上掉的那些叶子捡起来,咱们拿回去喂猪。”
“嗳!晓得了!”听到她们不用割了,姐妹俩真的是狠狠松了口气,这红薯藤太好了,全缠到了一起,扯起来费劲儿死了,最主要的是叶子唰唰掉。
割得差不多了,太阳也在慢慢升起,怕红薯藤晒蔫了,胡氏又喊了周一方,“大郎,你去把割好的给捆起来,你跟阿武就捆一挑,抬回去一挑,别让太阳晒到了。”
“嗳!晓得了!”
“别捆太多了,这红薯藤有点沉!”
“嗯。”
大家分工合作,割红薯藤的也逐渐上手,速度越来越快,周贤梅姐妹俩就跟在后面,把地里掉的叶子都给捡干净了。
周一方跟周贤武就负责捆红薯藤,然后再挑回去堆在周家天井里。
人多力量大,一个早上,一整亩红薯藤都被割完了,红薯藤嫩,浆多,大家的手也变得黢黑,那浆粘在手上,还有点黏糊,洗都洗不掉。
地里捆得满地都是红薯藤,周贤梅姐妹俩光叶子就捡了好几背篓。
实在是太多了,回去遇到周春仁他们父子仨,三人加入到队伍里,甚至就连村长跟杨兴德也来了。
三叔公来得早,本来是想早早过来买红薯藤的,一来就看到大家还在挑,带着儿子周春喜也加入到了当中。
陆陆续续的还有村里其他人加入,抬红薯藤的人,也就从十个变成了二十个。
每个人挑了两趟就把所有红薯藤给挑回来了,周家的大天井,直接被占了一半,看着堆成山的红薯藤,周春成一阵后怕。
灶房里,他给村长他们倒了杯茶,气息还有点喘,“美美(语气词)!得亏你们来了,不然我们就是割完也挑不完啊,你们要不来,就我们这几人,我估摸着一人得挑个十来趟才能挑完。”
村长吹了吹茶,小呡一口,“我就说了,让你多喊几个人,你不听,这是你们为村里人育的苗,让他们搭把手,谁还能说句不啊?这么老些,我估摸着得有一两万斤了,真要你们自己搞,肩膀都要挑蜕皮了。”
男人坐在火塘边喝茶吹牛,女人就在洗手,然后拉桌子准备吃饭。
简单吃了饭,差不多就到了卖红薯藤的时候了,家里也陆陆续续的开始来人了。
周贤武跟周贤梅几个帮着招呼人,把凳子拿出来给大家。
周春成吃完饭就出来了,他刚出来,众人就站起来了,手里拿着绳子,杄担,有的还背着背篓。
“春成!咋样,可以开始分了吧?”
一个个的,眼睛亮晶晶的,早已经等不及了。
“可以开始分了,我跟大家先说一下价格啊,这玩意儿,去年我家买了两百斤,人家要价是一两银子,当然,因为红薯藤叶子黄了,掉得七七八八的,怕不好成活,所以最后是八百文拿下的。”
他话音落下,大家开始默默的算,八百文两百斤,一斤就是四文钱啊!
听到这个价格,大家都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也太贵了吧?
村民眼里带着迟疑、不解、跟退缩,纷纷看向村长,眼里写满了:不是说不贵吗?让大家都买得起吗?
这四文一斤,也太贵了吧?
村长就当没看到,视线都在周春成身上,他既然说能让大家都种得起,自然就不会是这个价。
大家的反应他自然也看在眼底,周春成满脸苦笑,“这价格,我当时听到的时候,反应也跟你们是一样的,两眼一黑又一黑啊,也就是我家这憨丫头胆子闷(大),不然谁敢花八百文买两百斤不知道是啥是藤子啊。”
“好在结果是好的,挖红薯的时候,村长也是有帮着一起挖的,最后挖了多少斤,我们也没具体说,不过想来是瞒不过大家,去年那一亩地红薯,最后挖了是一千两百斤。”
“嘶!”
一千两百斤!
这个数字,重重的砸在了大家的心上,涟漪变成了惊天巨浪。
众人面面相觑,眼里都是不敢置信。
许久,这才小声讨论起来,“我去!一千两百斤,我没听错吧?”
“我听到的也是一千两百斤,真要这么多,这价格,说实在的,真不贵!”
“幸好我留了三亩地,今年看来能吃饱了!”
“哎呀!我就只留了一亩,早知道多留几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