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很清醒。
银子,他徐家也有。
足够徐家大富大贵了。
再多的话,不见得好。
他徐家有兵权,本身也被誉为大明王朝第一国公府。
再有那么多财富的话,反倒是容易招惹一些麻烦。
不仅他徐家如此,徐达郑重告诫胡百川,他也是一样。
够他逍遥快活就行。
富可敌国这种事就算了。
除非你的实力也可以敌国……否则只能是作死的行径。
沈万三,就是最好的证明。
有再多银子又如何?
不还是要死?
最终,徐达带着胡百川的三十万两银票进宫,老老实实的都交了上去。
朱元璋一番推辞,最终还是拗不过徐达的坚持。
最终朱元璋一番琢磨后,把这笔银子收了。
一起收的,还是徐家的那一成股份。
以后除去胡百川自己的两成,剩下的八成就都是他朱元璋的了。
一想到每年可以赚取的数百万两银子,老朱心里都美滋滋的。
当然,作为对徐达的补偿,老朱选择了最适合的。
任命徐允恭担任府军前卫指挥同知。
这可是老朱的亲军卫所,也是守护皇城的重要力量。
卫所的指挥同知,也是从三品的武将。
意义重大!
以前的徐允恭只是一个千户而已。
现在相当于是连升几级。
徐达自然满意。
这个奖赏,基本上是白捡的。
不要白不要。
皇城的亲军十二卫,都是陛下亲信。
徐允恭现在能担任卫所指挥同知,要不了多久说不定就可以成为真正的卫指挥使!
前途一片光明!
也算是他魏国公府后继有人了。
这一切,还是胡百川的功劳。
没有他,就没有这一成的股份和利润。
自然也就没有这次的提升。
随后老朱拉着徐达商议嫁闺女的事情。
对这个女婿,两个老兄弟也是一百个满意。
当即一番琢磨后,便准备近期让他们成婚。
这件事早点完成,二人也都能更加放心一些。
当天下午,朱元璋就召集礼部来商讨,还有宗人府那边,一起确定大婚的日子。
与此同时,就在这个时候,胡百川带着两百多万两银子献给朝廷的事情也传了出来。
“老天……两百多万两银子?”
“他怎么挣得啊?”
一位位朝廷大臣都懵了。
“他哪来的那么多银子啊?”
“怎么就舍得啊?”
很多人难以置信,骇然不解。
“该不会是他贪墨所得的吧?”
“他现在可是掌控着火器司,钢铁冶炼司,工船司和军器局的!”
“那么多经费……”
有人猜测,觉得这个很有可能。
但这个猜测才刚出来就被人否决了。
“你想多了!”
“就算是他把几个部司的银子都贪墨光,也不可能有这么多银子的!”
“更何况,听说他把那些部司的工钱,伙食都提高了很多。”
“朝廷不拨款,他自掏腰包呢!”
听到这番话,先前猜测胡百川贪墨的官员一脸不可置信。
“那他是怎么有那么银子的?”
“做生意挣得!”
“香水套装是他的,水泥是他的,玻璃镜是他的,四海商场据说也是他的!”
“之前的制冰之法,也是他的!”
“…………”
一些官员沉默了。
无言以对了。
牛逼!
怪不得那么富有了。
这么多产业,竟然都是他的。
“他这脑子里装的是什么?”
“怎么会有那么多挣钱的生意?”
“这么多产业,随随便便拿出来一个,都能家财万贯了吧?”
无数人议论,对胡百川的这一举动都是感慨万千。
“怪不得陛下那么重用他……一次性上交朝廷这么多银子,估计陛下也喜欢的不行!”
“这可是财神呐!”
所有人听到这话都点头。
能献上这么多银子的,陛下不偏袒他偏袒谁?
羡慕啊!
那么多银子。
倘若是他们也有,是不是也可以献上去?
很多人摇头。
肯定舍不得。
两百多万两银子啊。
太多了!
一辈子逍遥自在都花不完!
消息传到大名商行甄氏商行明宇商行……
几位大掌柜也服气了。
“就这,陛下不重视他才怪!”
“太能挣银子了!”
管仲更是突然多了几分担忧来。
胡百川这么能挣银子,以后这大名商行第一的名头真不一定保得住。
还有这挣银子的速度,大名商行也肯定远远比不了。
一时间,京城各地都在议论着这件事,
到了第二天上午,礼部和宗人府算好了两个好日子让朱元璋马皇后挑选。
朱元璋一看,直接选定半个月后。
正好等完婚后胡百川也要去沿海灭倭寇大军了。
消息传到徐达以及柳家两地,都没有意见。
就在朱元璋准备正式昭告天下,要为胡百川办一场盛大婚礼时,异变突起。
八百里急报从北方传来。
“启禀陛下,晋王殿下急报,北元大军突然绕过雁门关居庸关,竟然从大同关附近直接杀入到山西境内!”
“现在已经快到太原城了!”
朱元璋一听,瞬间脸都黑了。
“该死的 !!!”
“这些北元贼寇!!!”
“北元大军有多少人?”
“为首的将领是什么人?”
前来禀报的士兵不敢怠慢,赶忙呈上山西大同关将领传来的军情奏报。
朱元璋见状脸瞬间转成了煞白。
“王宝宝!”
“又是他!”
“还率领了八万铁骑!!!”
朱元璋心颤。
北元的骑兵,对大明王朝的威胁超乎想象。
机动性强,战力强大。
骑兵大军的冲锋对步兵简直就是屠戮。
这些年朝廷在这些北元骑兵身上吃了诸多大亏。
原本有徐达一直在北平坐镇,王宝宝虽然厉害,但徐达也同样不俗,两者不相上下。
这些年虽然有些小的战役,但并没有什么大战。
不曾想徐达刚回京没多久,王宝宝竟然就把握住这个机会杀入关内。
“快,召集五军都督府,兵部大臣前来议事!!”
“魏国公,信国公,申国公,凉国公等人都一起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