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58章:南疆湿热,五行调治

湿热蒸腾的南疆午后,榕树的气根垂落如帘,将毒辣的日头筛成斑驳的光点。轩辕蹲在竹楼的阴影里,指尖捻着一株刚采来的黄连,那暗黄的根茎还带着泥土的腥气,掰断处渗出黏滑的汁液,凑近一闻,苦寒之气直钻鼻腔,激得他眉心微蹙。

“先生,这苦味真能治那怪病?”身旁的弟子阿木捧着陶罐,里面盛着刚熬好的汤药,褐色的药汁上还浮着细密的泡沫。他望着不远处竹楼里躺着的少年,那孩子浑身长满红疹,痒得不住抓挠,脖颈间的皮肤已被抓破,渗着血珠,呼吸时带着粗重的喘息,额头上覆着一层黏腻的汗。

轩辕没立刻回答,转头看向站在竹梯旁的南疆医者阿吉。这位皮肤黝黑的汉子正用芭蕉叶扇着风,裸露的臂膀上布满蚊虫叮咬的疤痕,他手里攥着几株穿心莲,叶片边缘还沾着晨露。“往年这时候,部落里总要倒下十几个,”阿吉的声音带着浓重的口音,指节敲了敲竹楼的柱子,“浑身发烫,起疹子,上吐下泻,我们只知道用穿心莲煮水灌,有的能好,有的就……”他没说下去,喉结动了动,眼里闪过一丝无奈。

轩辕站起身,走到少年床边。竹编的床榻上铺着晒干的茅草,少年的母亲正用湿布给他擦拭身体,见轩辕过来,连忙让出位置,眼里满是期盼。“发热多少天了?”轩辕伸手按在少年的额头上,触手滚烫,比西陲正午的阳光还要灼人。

“三天了,”妇人的声音带着哭腔,手指绞着衣角,“第一天只是说热,第二天就起了这些红点点,抓得停不下来,刚才还吐了一地清水。”

轩辕掀开少年身上的麻布,只见他胸腹、后背布满了淡红色的丘疹,有些已经连成一片,像被毒虫爬过留下的痕迹。他又让少年张开嘴,舌尖红得像燃着的火星,舌苔则白腻得如同蒙上一层水汽。“把手伸出来。”他握住少年细瘦的手腕,指尖搭在寸口处,那脉搏跳得又快又急,像擂鼓一般,却又带着一种滞涩感,仿佛被什么东西牵绊着。

“脉数而濡,”轩辕松开手,低声对阿木道,“舌尖红是心火盛,苔白腻是湿邪重,这孩子是被湿热缠上了。”

阿吉凑过来,手里的穿心莲晃了晃:“我们祖祖辈辈都用这个,能清热,可今年有些娃子喝了没用。”他蹲下身,捡起一片掉落的穿心莲叶,揉碎了递到轩辕面前,“你看这叶子,苦得能涩掉舌头,往年一喝就好,今年咋就……”

轩辕接过那片叶子,苦味混着青草气直冲脑门。他忽然想起在岐伯身边研习五行时的情景,岐伯曾指着炭火上蒸腾的水罐说:“火能生土,土湿过盛,多因火邪助长。”当时他只当是抽象的道理,此刻望着南疆这密不透风的湿热,忽然有了真切的体会——这连绵的阴雨是水,毒辣的日头是火,水火相蒸,不就成了弥漫天地间的湿热?而这湿热钻进人体,火性上炎就发为高热红疹,湿性黏滞就困住脾胃,让人上吐下泻。

“阿吉老哥,”轩辕转身看向南疆医者,眼里闪着亮光,“穿心莲能清热,却驱不了这黏在身上的湿啊。”他指着陶罐里的药汁,“就像晒衣服,光靠太阳烤(清热)不够,还得有风来吹(祛湿),不然衣服总也干不透。”

阿吉愣了愣,黝黑的脸上露出困惑:“那……那该咋办?”他行医多年,只知道哪种草能治哪种痛,从没想过这病还有“热”和“湿”的分别。

轩辕走到竹楼外的药摊前,那里摆着南疆医者们采来的各色草药。他拨开几株叶片宽大的藿香,捡起一株根部膨大、布满须根的植物。“这是茯苓吧?”他记得在北方见过类似的菌类,长在松树根下,能利水渗湿。

“是嘞,”阿吉点头,“山里老松树下多的是,以前只知道炖肉时放几块,能去腥味。”

“不止能去腥味,”轩辕掂了掂手里的茯苓,又从旁边拿起一块色泽淡黄、切片后呈放射状纹理的白术,“这两样配在一起,能把身体里的湿邪像扫垃圾一样扫出去。”他又抓起之前那株黄连,“再加上它,苦寒能清热,就像给滚水里浇一瓢凉水。”

阿木在一旁飞快地用骨刀在竹简上刻字,笔尖沾着炭粉,把这几味药的形态和轩辕的话一一记下。“先生,这三样配在一起,就能治那湿热病了?”他看着黄连的苦寒,又看看茯苓的温润,总觉得这两样性子迥异的东西放在一起,会不会互相抵消药效。

轩辕笑了笑,指着不远处的稻田:“你看那稻子,既需要太阳晒(火),也需要雨水浇(水),少一样都长不好。这药也一样,热得用寒药压,湿得用燥药除,两者配合,才能把这缠人的湿热拆开。”他转头对阿吉道:“取黄连三钱,茯苓五钱,白术五钱,加三碗水煎成一碗,温着给孩子喝。”

阿吉半信半疑地按吩咐取药,在陶锅里加水煮沸。药香很快弥漫开来,黄连的苦、茯苓的淡、白术的微香混在一起,竟有种奇特的穿透力,压过了空气中的霉味。少年的母亲捧着药碗,小心翼翼地喂给孩子,那苦味刚碰到舌尖,少年就皱紧眉头想躲开,却被母亲轻声哄着,一点点咽了下去。

“喝下去会有点苦,”轩辕坐在床边,轻轻拍着少年的背,“就像吃苦瓜,刚开始难咽,过后嘴里会回甘。”他看着少年喝完药,额头上的汗似乎少了些,呼吸也不像刚才那么急促了。

等待药效的间隙,阿吉拉着轩辕坐在竹凳上,递过来一碗用酸角泡的水。“先生,你说这病是湿热缠上了,那为啥往年用穿心莲管用,今年就不管用了?”他还是没完全明白,眼里满是求知的渴望。

轩辕喝了口酸角水,酸甜的滋味解了些口中的苦。“今年雨水比往年多吧?”他记得刚到南疆时,连续下了三天三夜的雨,山路都变成了泥沼。

阿吉点头:“是啊,上个月几乎天天下雨,地里的玉米都快烂了。”

“这就是了,”轩辕指着窗外的雨帘,“雨水多,湿邪就重,光靠穿心莲清热,就像用小瓢舀大水缸里的水,怎么也舀不完。得加上茯苓、白术这样能祛湿的药,把湿邪排出去,热邪没了依附,自然就退了。”他想起五行里“火生土”的道理,火邪旺了,湿土也会跟着盛,要想土不湿,就得先灭了那助长它的火,再把多余的土运走。

正说着,竹楼里传来少年母亲的惊呼:“退了!退了!”两人连忙跑过去,只见少年额头上的滚烫已经消退了不少,虽然还是闭着眼,但抓挠皮肤的手停了下来,呼吸也平稳了许多。

阿吉看着少年平静的睡颜,又看看陶罐里剩下的药汁,黝黑的脸上露出震撼的神色。他行医半辈子,从没见过这么快见效的药,更没想过治病还能说出这么多道理。“先生,你这本事……真是神了!”他忽然跪倒在地,朝着轩辕磕了个响头,“求先生教我们这五行调治的法子,让我们能多救些族人!”

竹楼外的其他医者也围了过来,见少年病情好转,纷纷露出敬佩的目光,跟着阿吉一起行礼。轩辕连忙扶起他们,目光扫过这些皮肤黝黑、手掌粗糙的医者,他们眼里的真诚和对生命的敬畏,让他想起自己年轻时立志学医的初心。

“医道不是一个人的事,”轩辕的声音温和却有力,“我会把这五行调治的法子教给大家。”他让阿木拿出随身携带的竹简,上面画着五行相生相克的图谱,“你们看,火能生土,就像这湿热,热是火,湿是土,火不灭,土就总也干不了。所以治这病,既要泻火,也要祛湿,就像既得把柴从火里抽出来,又得把水泼出去。”

他拿起不同的草药,一一讲解:“黄连、黄芩这些苦寒的,是泻心火、胃火的;茯苓、泽泻这些能利水的,是去湿土的;还有藿香、佩兰这些带着香味的,能醒脾,让脾胃有力气去运化湿邪……”

阳光透过榕树的缝隙照下来,落在医者们专注的脸上。他们手里拿着草药,跟着轩辕的讲解比划着,时不时互相讨论几句,原本沉闷的竹楼里,渐渐充满了活力。阿木在一旁记录着,笔尖划过竹简的沙沙声,和远处稻田里的蛙鸣交织在一起,像一首充满希望的歌谣。

傍晚时分,那喝了药的少年醒了过来,虽然还有些虚弱,但已经能开口说话,说身上的痒减轻了不少,肚子也不那么难受了。少年的母亲端来一碗稀粥,他竟能小口地喝下去,这让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阿吉捧着一碗刚熬好的药汤,走到轩辕面前,眼里闪着光:“先生,我按你说的法子,又加了些藿香,给另一个病重的娃子喝了,他也不吐了!”他把药碗递到轩辕面前,“你尝尝,我是不是配得对。”

轩辕接过药碗,浅尝了一口,黄连的苦中带着一丝藿香的清香,药性平和却有力。他点点头:“很好,湿热困住脾胃,加藿香能醒脾,就像给昏睡的人泼点冷水,让他清醒过来干活。”

夜色渐浓,竹楼里点起了松脂火把,跳动的火光映着医者们求知的脸庞。轩辕坐在中间,借着光讲解着五行与疾病的关系,从湿热讲到寒湿,从暑邪讲到燥邪,那些原本零散的草药知识,在五行的框架下,仿佛突然有了生命,串联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阿吉一边听一边点头,忽然拍了下大腿:“难怪去年冬天的病和今年不一样!冬天冷,是寒邪重,得用生姜、肉桂这些热性的药;夏天热,是湿热重,得用黄连、茯苓这些……先生,我以前真是瞎猫碰上死耗子啊!”

轩辕笑了:“能治好病就是本事,只是知道了道理,就能治得更准、更快。”他望着窗外渐渐平息的雨声,心里忽然涌起一阵温暖。当年他离开有熊部落,踏上周游之路,不就是为了寻找这样的道理吗?如今在这南疆的竹楼里,看着这些医者眼中燃起的光芒,他知道,自己走的路没有错。

火把渐渐燃尽,天边泛起了鱼肚白。医者们还在围着竹简讨论,阿木已经趴在旁边睡着了,手里还攥着那支刻字的骨刀。轩辕站起身,走到竹楼外,清晨的空气带着雨后的清新,远处的山峦在薄雾中若隐若现。

“先生,”阿吉跟了出来,手里拿着一个用藤条编的药篓,“这里面是我们南疆特有的草药,有能治瘴气的青蒿,有能解蛇毒的半边莲,还有能祛湿的苍术……你带着,或许有用。”他顿了顿,又道,“等我们学会了这五行调治的法子,就把治湿热病的方子传给周边的部落,让更多人能活下来。”

轩辕接过药篓,沉甸甸的,里面不仅装着草药,还有这些医者的信任和期盼。他看着阿吉黝黑的脸庞,忽然想起岐伯曾说过的话:“医道如水,能滋养万物,却从不停留,总要流向需要它的地方。”

“阿吉老哥,”轩辕握住他的手,掌心粗糙却有力,“这医道就像这南疆的榕树,根系要扎得深,枝叶才能长得广。你们好好钻研,日后我们互通医案,让这五行调治的法子,能在更多地方生根发芽。”

阿吉重重地点头,眼里闪着泪光。远处传来少年们嬉笑的声音,大概是那病愈的孩子已经能下床玩耍了。阳光冲破云层,洒在竹楼的茅草顶上,泛着金色的光。

轩辕知道,南疆的湿热还会再来,疾病也不会消失,但这里的医者们,已经有了看透疾病本质的眼睛和调理失衡的方法。而他自己,也在这片土地上,对五行与疾病的关系,有了更深的领悟。

想知道轩辕在南疆还有哪些新的发现?且看下一章自有分晓。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穿越大唐我家财万贯才不要当赘婿铁血丹心,明末的逆袭之旅迷川志我吕布要在三国插满红旗三国:最强谋士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前方高能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骑马与砍杀从岛国开始拒嫁天王老公大秦:开局祖龙先祖寒门小娇妻中州风云之霁月星辰秦昊全集小说阅读免费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极品大地主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唐小相公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医妃火辣辣铁十字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超神大军阀超级修真弃少大人,得加钱家乡纪事之我所知道的铁道游击队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三国之我是皇太子大明百官:暴君朱厚照战皇林天龙抗战:黄埔签到百天统领北洋军阀大唐小兕子:小囊君,我又给你带好东西啦精兵强将系统,百万虎贲镇大宋国破山河在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皇帝假死?不管了,我直接登基!大唐:寒门成侯爷,揭秘卷轴疑案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我执天下超次元战争游戏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大明:我洪武爷亲弟!忆昔大唐贞观世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庆熙风云录枭风寒门枭士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敕封一品公侯穿成农夫,从神箭手到大楚国公诗仙,神医,商圣,镇国公!原始:驯服母虎,走婚诸部山河鉴:隋鼎中国古代奇闻录白话文讲资治通鉴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红楼:开局听劝系统,贾颜逆袭综武:我的弟子不知低调为何物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十世轮回之炼体时空霸主:从宋末开始打造全球帝大明余晖中的守夜人陛下,您的奏折上热门了!娘娘,请卸甲!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大明:朕即天意,手搓神话大军开局:系统,你管这叫九子夺嫡?古人的智慧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我是纨绔世子,怎么就要造反了?我的庄园成了皇帝收留所荒年:从填饱贪吃嫂嫂后开疆扩土回到明末做皇帝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大明铁骨:系统在手,逆势铸神州大明第一会所:海天宴!爆兵后,我每天都在谋划造反康熙正史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太后别点灯,奴才真是皇上谋断天下开局王府世子,最终摆烂失败三国:智引玄德秦牧遇月英定荆襄三国:开局系统送赵云三国:甄姬伴我统汉末天幕:盘点古人那些事儿朕,现代社畜穿成昏君后躺赢了石器崛起穿越古史之龙行天下大明:开局捡个永乐大帝孤乡1大唐,开局向李二退婚水浒:我王进不打酱油黄粱一梦:从春秋开始穿越穿越大胤:我用数据颠覆皇权边军:从女囚营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