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普鲁士与奥地利的密切关系,新成立的奥匈帝国天然就是盟友。
两国同属日耳曼民族,语言相通、血缘相近,又是邻国,更有着共同的敌人——毛熊。
因此,双方结盟几乎已成定局。
先与天朝结盟,再拉拢奥匈,普鲁士的外部环境顿时大幅改善。
若能再拉上日不落,便真正可以高枕无忧。
因此,心情大好的俾斯麦邀请顾维钧同行,一同前往奥匈首都维也纳,参加奥匈帝国皇帝的加冕典礼。
顾维钧欣然接受邀请,顺便还可将自己带来的汽车开到维也纳,向奥匈展示一番!
当人们看到天朝外长与普鲁士首相共同现身奥匈皇帝的加冕仪式时,整个欧洲都为之侧目。
由于天朝与普鲁士结盟的消息并未大肆宣扬,外界对此仍一无所知。
因此,各国对于顾维钧与俾斯麦同时现身维也纳的场面,暗地里议论不断。
“我看之前的风声多半属实,天朝肯定已经和普鲁士结成了同盟!”
“对,若不是有这层关系,他们也不会表现得如此亲密。
你瞧,俾斯麦那张嘴都快咧到耳根子了!”
除了他们二人,各国派驻奥匈帝国的大使也齐聚维也纳,参加弗朗茨一世的登基典礼。
毕竟奥匈帝国曾是欧洲举足轻重的强国,如今又建立了一个能在欧洲排进前五的新帝国,各国自然不愿失礼,纷纷派人前来祝贺。
然而,当这些使节们看到顾维钧与俾斯麦谈笑风生,又与奥匈帝国皇帝交谈甚欢时,不少人心里都泛起了嘀咕。
这三国,该不会要搞一个三皇同盟吧?
……
眼看着普鲁士与天朝、奥匈眉来眼去,法兰西方面坐不住了。
若说普鲁士与天朝结盟只是带来些许不安,那么如果再加上奥匈帝国,那对法兰西的压力可就大得多了。
于是拿破仑三世果断决定,必须促成法兰西与沙俄的联盟关系。
为此,他不惜开放法国的金融市场,允许沙俄在法国发行战争债券,以筹集资金。
这一招果然奏效!
原本财政几近崩溃的沙俄,看到法国递来的橄榄枝后,立刻回应表示愿意建立更加紧密的外交联系。
这一表态令法国人喜出望外,不仅迅速批准了首批五千万法郎的军事援助,还计划派遣两百人的军官团和大量军械装备前往东欧支援沙俄。
法国的如意算盘打得响亮:他们希望沙俄能尽快结束与奥斯曼的战争,然后将战略重心转向对抗普鲁士。
如此一来,普鲁士将面临两线压力,法国便可重新掌握战略主动权。
获得援助后,沙俄军方士气大振,再度重整军备,准备发动对奥斯曼的全面攻势。
多瑙河畔的普列文要塞,再次成为全欧关注的焦点。
从战争爆发至今,普列文已被沙俄大军围困近一年之久。
此期间,沙俄先后调动超过五十万军队、两千门火炮,对这座要塞发起数十次大规模进攻与无数次小规模袭击。
炮火之下,要塞累计承受了超过五十万发炮弹轰炸,几乎每一寸土地都被炸得面目全非。
守城的奥斯曼士兵伤亡惨重,兵力从最初的三万人锐减至不足一万两千人,损失过半。
而围城一方的沙俄军伤亡更为惨烈,十四万人命丧战场,鲜血染红了多瑙河。
长期的战争让双方士兵普遍厌战,战场上时常响起零星的枪声——那是不堪重负的士兵用枪口对准了自己的太阳穴。
即便如此,沙皇依旧不顾士兵死活,执意命令他们发起进攻。
这种做法,让各国看清了沙俄军队内部的冷漠——在贵族和沙皇眼中,这些士兵或许不过只是牲畜罢了!
这种情绪也在基层士兵中悄然发酵,一些鼓吹社会变革的思潮开始在军中传播。
很快,法国的军官团携带着大批火炮抵达前线。
然而,当他们亲临战场,眼前的景象却让他们一时语塞。
眼前这座要塞,就像一只满身尖刺的刺猬,让进攻者无从下手。
“这里从一开始就这副模样吗?”
一位法国军官找到了米柳京,忍不住发问。
米柳京嘴角微微抽搐:“并非如此。
原本的防御工事并不密集,可自从汉军军官抵达战场后,守军像是打了鸡血一般,每到夜里就疯狂修筑工事。
等到我们早上醒来时,敌人的阵地上又多了数道战壕和障碍!”
高卢将领一脸疑惑,开口说道:“那你们就这样任由对方修建防御工事?难道不该在他们动工的时候出兵打乱他们的节奏吗?”
米柳京无奈地摊开双手:“我们试过了!”
“结果如何?”
“效果很差,几乎没有任何作用!”
“完全没有作用?”
高卢人难以置信,对方在修工事的时候进攻,居然会没有成效?
“他们在地下挖了交通壕,士兵可以隐蔽地到达前线。
我们一开炮,他们就躲进地洞,我们一停火,他们马上又出来挖土,根本拿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
一名俄军高级将领耸耸肩,语气中带着深深的无力感。
“那派出部队正面攻击呢?难道也无济于事吗?”
高卢人似乎不肯轻易接受这个现实,继续追问。
“攻击?先生,你没看到那片褐色的区域吗?”
俄军军官伸手指向战场的某一处,高卢人顺着他所指的方向看去,发现靠近土鸡要塞的一边,有一大片颜色异常的地带。
这片区域的色调明显区别于战场其他地方,这让高卢人不禁心生疑虑。
“那片褐色的地方是什么?”
他忍不住问道。
“人血。”
毛熊军官冷冷地吐出这两个字。
听到这两个字,高卢人顿时愣住了!
得死多少人,才能让鲜血染红那么一大片土地!
难怪整个欧洲都将普列文要塞称为“绞肉机”,看来这称号果然不是虚传!
“既然贵军已经到了,沙皇陛下也下达了进攻命令,那么明天的主攻任务,就由贵军来主导吧!”
米柳京对这座要塞早已心灰意冷。
尽管城内的土鸡军队已经损失惨重,但他对继续进攻已经毫无兴趣。
拿下这里并不代表他们就能顺利南下,旷日持久的战争已经让俄军从上到下都士气低落。
而且,土鸡人从去年开始不断推进军事改革,像去年那种精锐部队,如今已有整整十万人之多。
一旦攻下普列文,他们就必须面对这支由汉军训练出来的劲旅。
自从在汉军手中屡屡吃亏之后,毛熊军上下对是否能战胜这支军队早已失去信心。
所以,米柳京决定不再南进。
既然不打算南下,那普列文要塞也就不再具有战略价值了。
“明白了,明天的进攻就交给我们吧!”
高卢人还没吃过土鸡人的亏,又听说普列文已经被围困一年之久,心想城中守军恐怕比毛熊人更撑不住了。
毕竟,毛熊虽然伤亡惨重,但补给还算充足,有饭吃。
而城内土军不仅被孤立无援,粮草也快耗尽,伤亡过半,再加上毛熊的持续施压,能撑到现在已经是奇迹了。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应该已经接近极限,只要再加最后一击,也许就能让他们彻底崩溃。
于是,高卢人满怀信心地接下了毛熊的请求,准备主导此次进攻。
而在普列文要塞内,土军的处境确实非常艰难。
自从汉军舰队撤离后,再也没人能通过多瑙河为他们运送物资。
去年汉军送来的补给,如今也已经差不多用尽。
如果不是因为军队减员严重,城内的土鸡人恐怕早就被饿死了。
“李将军,形势对我们非常不利啊!城中粮食快没了,毛熊人又得到了高卢人的支援,看来我们很难守住这里了。”
努里帕夏忧心忡忡地对李绍恩说道。
与一年前相比,他瘦了许多,眼窝深陷,整个人显得疲惫不堪,毫无生气。
“高卢人来的不多,大约只有两百人左右,我估计是军官团,没派真正的部队过来。”
李绍恩也瘦了,但比起努里帕夏,他精神状态要好很多。
对于这座由自己亲自设计的要塞,他依旧充满信心。
无论是毛熊还是高卢,想拿下这里,都得用人命来换。
之前他们付出十几万条人命都没能拿下这里,如今也别想轻松攻陷。
就算俄军损失惨重,粮食与药品也所剩无几,再消灭他们几万人依旧没问题。
倘若毛熊人愿意在这儿再折损几万人,李绍恩也没什么好说的,大不了就是一死,能换十几万毛熊人的命,这笔账怎么算都划算。
“最让人头疼的是粮食问题了,我们的口粮最多坚持半个月,如果敌人半个月内不撤退,我们恐怕就要断粮了!”
这一点最让李绍恩发愁。
俄军主将米柳京自上次吃亏后,就再未对普列文要塞发动过大规模强攻。
而且他们也学聪明了,进攻时开始挖掘战壕,采用土工作业的方式缓慢推进。
这给土军造成了不小压力,伤亡率也因此上升了不少。
如今要塞外围已经被毛熊人完全封锁,他们挖掘的战壕和构筑的工事已将普列文团团围住。
即便南方的土军想杀出一条血路送来补给,恐怕也难以突破毛熊的封锁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