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天还没亮透。

虎牢关下的风像一口磨得发钝的刀,从旷野的缝里挤进来,带着湿土与旧血的味。

郭嘉披着一件瘦影似的青布,站在外营的土埂上,盯着东南那片旗海出神。

——若今朝看错了龙,他就会死。

他把昨夜文士批给的“路引”压在衣襟里,指腹按着木牌的边,像按住心口的一颗钉。

钉子不大,却钉住了他今天可以行走的路径:从病卒营,到粮道,再到更外一圈——诸侯大帐的边缘。脚下泥面凉,风往东南撕,旗影顺风起伏,像一群披金挂彩的大鱼,鳞光耀得人眼酸。

“东南,袁本初。”他在心里记下一笔。

他没有立刻靠近,而是沿着粮道慢慢前行。

昨夜他在右侧铺的稻草“虚枕”还在,石块稳稳卡着边口,浅槽里没积水,泄力顺畅。

几个押运兵远远看见他,悄悄朝这边点了点头——昨日的脸,他们省住了,今日遇见这病猫,便不再横着眼。郭嘉抬掌,回了一个细不可察的礼。

风再转了一线,尘土浮在路面上,像一层薄膜。越过粮道,便是袁氏外营的第一圈帐列。帐列绵延,旗面宽大,正中一杆主旗高到看不清顶,赤金缨络在风里直直吹成一条火舌。

鼓声沉,号角声压着嗓子吹,声势不小。营门前却摆着一溜雕花的木架,架上缠彩绸,挂香囊,檀香浓得过火——香越浓,越像要遮点什么。

郭嘉站在远处,目光越过这层层外饰,呼唤【观星策】。

心海里,星光一线一线连起来,卷轴缓慢展开。他不看字,先看“形”。

在他精神的天幕上,袁氏大旗处有巨影盘踞:一条金色的影,鳞片光亮,爪牙整齐,尾巴细长,姿态自矜,似真似幻。

金光极盛之处,光皮底下却隐隐透出一层枯白,像干掉的芦苇芯。风稍一大,亮粉就会从鳞隙里飘出来,细细的,轻得像灰。灰里有极细的黑虫影,一只一只在光下蠕动。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郭嘉微微侧头,避开那道刺眼的金光,不让它炫住自己的眼睛。卷轴在心海里落下一行冷字:稻草伪龙,不可近身。他把这四个字压在舌根,像含一口铁,冰,硬,解渴,也提醒人别喝多。

营门前的木栅处,一队招募的吏员正按籍点人。吏员年轻,墨痣点在嘴角,他衣领敞得略大,露出里面的白内衣——新的。

旁边两名披甲军士守着一堆漆得黑亮的木棍,棍头绑粗绳,像是为“教规矩”准备。他们用这两样东西构成的门,比营门本身更真。

“干什么的?”墨痣吏员瞥见郭嘉,声音像往空碗里扔石子,叮一声,冷硬而空。

“修道外调,来交路引。”郭嘉将木牌递出,只露一角,不全递过去。木牌是他今天的命根子,该让人看见,也该留在自己手里。

“病卒?”吏员挑眉。旁边一名军士鼻子里哼了一声,手去摸棍。郭嘉不退,目光里没一点祈求,只是顺势往一旁的车队斜瞥一眼:“若要省脸,今日此处排队须把车往左斜半尺。”

“胡说。”军士的手已抓住棍,恶狠狠,“你指挥我?”

“斜半尺,尘不扑门,香不被吹散。”郭嘉把话说完,煞住口,不解说,更不求证。

墨痣吏员眉心动了一动,像在权衡“脸”和“规矩”谁更要紧。风正好又起成一线,把尘从地皮推起一寸,正要扑门帘。车头往左一斜,尘势被打断,香烟悬空未散,门户干净。

墨痣吏员的脸,顺势就稳下了一线。他咳了一声,把木牌看了看,又丢回去,语气软了半分:“外营第三列,靠中军远一点的位置,不许逗留。”

“遵令。”郭嘉收回木牌,转身离开。

离开,不是退怯。是知道何时退,何时看。看,是他今天的主业。看错,会死;看对,也未必活,但能活的概率会大一点。

越往里走,袁氏营寨的“亮”越盛。帐幕的边角缝得极齐,地绳用的是新麻,外圈每隔二十步就竖一面彩旗,画鱼龙夔牛,腾云驾雾。

大厨锅里滚着的新肉汤香得发腻,白米饭冒着气。外来的士子穿浅色衣,腰间系香囊,夹着竹简,谈“王道”,谈“礼”,谈“合诸侯以诛国贼”;大姓的门客出入自如,坐下喝的是清茶,不是大碗酒。

好看,很好看。好看到让人生出一种错觉:进了这个门,以后就不用再挨饿,不用再抬死人,不用再和泥水打交道。

他把这种错觉在心里捏碎。捏碎的时候很轻,不发声。他知道,这种“好看”,需要巨大的底子去支撑,哪怕只支撑三天,也要耗掉别人一个月的命。

邙山的风不问礼法,吹开旗,也吹开帐底。帐底露出一角,被踢烂的旧草席。

草席边缘黑了,湿了,潮气从木地板下冒出来,往上蹿,蹿到挂在梁上的彩绸。彩绸很快会起小毛,不到半月就暗了。

【观星策】把这类细节一个个标红。他不需要每个都记,他只要记住“趋势”。

趋势的方向,是往里空。空就会塌,塌时会砸死底下的人,先砸的不是坐主位的人,是押着棍的,是写着票簿的,是往锅里下盐的人,是被彩绸遮住影子的人。

“你——站住。”

一队巡营的校尉拦在他前面。校尉身量不高,腰板挺得很直,眼睛像两颗钉子,一点点打量他。两名亲兵握着短戟,逼来一步,戟刃在光里闪冷。

“哪营的?来此何为?”校尉自鼻端往下看人,习惯使然。

“外营修道,路引在此。”郭嘉递出木牌,还是只露一角,“按令巡看中军近侧的排水与车辙。”

“你是修道的?”校尉打量他瘦骨嶙峋的样子,怀疑是写在脸上的字,“修道的来中军旁?”

“中军香重,香重会遮味。”郭嘉不急不缓,“遮的是肉香,盖不住的,是旧血与湿霉。

湿霉起,木板当晚必弓,明日车行则响,响一次,被打脸一次。校尉今日巡,愿不愿省这一次?”

校尉的眼睛钉在他脸上,打量了很久。风又往中军方向卷了一道,此前他以为只是“香多”,此刻却仿佛闻见一缕盖不住的潮甜,像发酸的馒头翻在锅里。

他对着两名亲兵抬了抬下巴:“去,看他指的木板。”

亲兵取了探针,往木板缝里一插,探针出来时带了一缕黑水,腥,微微黏。两人面色僵了僵,互相看了一眼。

“把板起一尺,垫枯草与碎石,今夜别点大炉。”郭嘉把话轻轻落地,“明日就不会响。”

校尉盯了他很久,半晌,收了戟势:“好。你去看那边的沟口。”他抬手,指了个方向,又压低声音,“别往里走了,你的命不经折。”

“受教。”郭嘉躬身。

他转身前,目光掠过校尉腰间那支短戟的戟柄。戟柄包缠不齐,一侧的麻绳毛边多,握久了就会起水泡。他没说。这是对自己说的:握得太紧的手,终究握不住久长。

他沿着校尉指的方向走,越走越往边上绕。绕得看不见彩绸,闻不见檀香,鼓声也远了。只剩下一片新旧交界的泥。

泥里印着杂乱的脚迹,有足蹬厚靴的,走得稳;有穿薄底鞋的,步子快,急着赶场子;更多的是“脚下没根”的,踩一下陷一下,抽出来时带一片湿泥的小穗。

新旧交界处,有一处临时的补给点。两名负责发放布条的书吏把布条卷成整齐的小卷,拴了红线,发给排队的人。

队里人多,排得歪,喊声乱。书吏的案几后面,靠着一堵新搭的木墙,木墙上钉着几张“告示”:不许喧哗,不许攀扯,不许打架,不许酒后闹事。

每一张都写得规矩,朱印按得正。

墙背阴里蹲着一个扛麻袋的瘦汉,手背上的青筋像绳。

他抬头时眼珠极快地转了一下,随即又垂下去。转动的方向指向案几最底下那一层,那里压着一把小刀,刀柄用布条缠着,尾端露出一点金线。

郭嘉看见了,不提醒。他只是看着那队伍里一个二十出头的军吏,用小木签点着人头,嘴里“嗯嗯”地应。军吏衣摆太长,沾着泥。

他写字时,袖口拖过案几边缘的水渍,袖口立刻起了毛。

起毛不碍事,却极容易被上官当场喝斥。这种喝斥不致命,但伤“脸”。脸伤一次,往后就会想办法“补”。补的方式很多,最坏的一种是“把别人往水里按”。

“袖口收一指。”郭嘉从队尾轻声说。他的声音刚好够那军吏听见,旁人却以为是风。

军吏一愣,下意识照做。不一会儿,上位的书办来巡,看了一圈,夸他“干净”。这句“干净”落下,军吏眼里的风向立刻变了。他找不到郭嘉,却把案几上一条多余的布条悄悄朝队尾推了一寸。

郭嘉没有伸手。他把手放在衣襟上,稳着那块木牌。他不需要这条布条,他需要的是这道“风向”。

这风向告诉他:在这营里,只要你让一个人省了一次脸,那个人就会在某个不算要紧的缝里,放你一马。这一“马”,不救命,却能让你在该转身的时候转开半步。

他就这么走着,看着,像把诸侯的大帐当成一座活着的棋盘。

棋子在动,人心在动,风也在动。动得最厉害的,是那条“金皮稻草龙”。

它的金皮,在每一次鼓声的震动里,都抖下一层粉。粉很轻,落在雪白的饭上,落在士子的袖口,落在香囊的流苏。没有人看见,他们只觉得今天的香,特别香;今日的饭,尤其白。

午时过半,太阳从云后露出脸,光把帐檐下的线照得很清。

郭嘉在一口浅浅的水沟边蹲下,指尖蘸水,闻了一下。水里有稻谷浸泡过的味,齁甜,甜到发腻。他沿着水沟找上去,找到一处被石板压住的排口。

石板新的,四角齐,按理说压得稳。可石板底下塞的是破布,破布上有细密的白点——盐。

盐是撒在肉上的。肉是昨晚多吃了一回,肉的汤剩下了,倒进沟里,叠着香味压过了湿霉。好看的香,掩坏的味。

坏的味被掩久了,就会变成真正的坏——木板软,绳子潮,麻袋霉。等到风再转一线,崩的便不是一块板,是一行。

他抬头。远处中军大旗底下的金影,在天幕上又动了一动,像一条空心的东西努力鼓起胸膛。

鼓起胸膛的瞬间,腹内的“虫影”更清楚了。它们不是昨天的虫,也不是今天的新虫,而是上代人留下来的虫,名字叫“门阀”。他一点也不惊讶。

袁氏世代积名望,门阀如林,森森然形成一座礼制之城。

这座城金壁辉煌,里面却有太多的人,坐着不动,吃着不做。谁动了谁,谁就“越礼”。所以他们宁可所有人都慢慢地一起坏,也不让某个“生猛”的人先好起来。

【观星策】把这种“慢坏”具象成斑。一点一点,一圈一圈,向中心扩。

斑扩的时候,中军旗的光还在强撑,撑得人看不清底子。若只看一眼的人,会被这层光晃得眼花,看多两眼的,会被虫影恶心得胃里翻潮。

看得像他这样久的人,就只想退开半步——不因为怕,而是因为知道,靠得太近,身上也会染上那层粉。

“你在看什么?”

那位先前的校尉又来了。他显然绕了一圈回来,见郭嘉蹲在水沟旁,忍不住问。郭嘉站起身,拱手:“看风,看泥,也看人。”

“看出什么了?”校尉语气里带上一丝好奇。他今日巡营连着拦下了两回要紧的小祸,心头舒畅许多。舒畅的人,嘴边的锋利就会收一收。

“看出‘香’太多。”郭嘉笑了一下,“香太多,就有人头晕。头晕的人,容易摔跤。摔在谁面前,不好看。”

校尉沉吟片刻,忽而压低声音:“今日你见得够了,走吧。再往里,就有你不该看的东西。你看见了,不是你死,就是我麻烦。”

“受教。”郭嘉再躬身。

他转身的时候,校尉忽然叫住他:“等等。”他从怀里摸出一枚极小的铜钮,拇指大小,递过去,“你拿着,遇到我的人,报这钮,就放你过去。只管今日有效。”

“谢。”郭嘉没有多言,接过铜钮,藏在袖里。铜钮不值钱,但值一条路——一条可以在必要时从旁道绕开的路。

他沿原路退回,经过那处补给点时,又看见那瘦汉。

瘦汉起身,背麻袋,眼珠飞快地转了一下,仍旧没动那把小刀。他在等一个更好的时机。他在等人乱。他在等“香”更浓一点时,手伸出去没人看见的时候。

郭嘉没有留,也没有劝。他不是这里的刀,也不是这里的秤。他的秤在别处。

他的刀要用在更硬的骨头上。若今日动这一把小刀,就等于往这座漂亮得要命的幕布上捅一个洞。洞一开,风就会直灌进去,把那些爱脸的人吹得狼狈。

他可以做,他也会做,只是——现在不是时候,方向也不对。

他回到粮道。风从西北往东南压,尘土低飞。押运车列往回走,牛鼻子里喘白气,车轮在他昨夜开的浅槽里轻轻一颤,又稳了。

那位押运队副远远抬了抬手,意思是“记你一功”。郭嘉点头,不领。他今日领了太多“看不见”的情。情多了,不好还。

他走到外营的土埂上,再一次回望袁氏大旗。金光依旧,鼓声依旧,香依旧。

只是他在心里把这面旗当作了另一件东西:一只精美的棺。棺材用最好的樟木,漆得亮,雕得细,抬出去时锣鼓喧天,圆滚滚的红绸缎从棺顶垂下,遮住了木头本有的气味。

旁人看见的,是风光,是体面,是“礼”。只有肩下的人知道,木头沉,且空。

他收回目光。心海里的卷轴缓缓合上,像把一把冷刀收进了鞘。刀身上有四个字,沉得很:不可近身。

暮色将起,他回到外营偏帐。文士未在,只有那位都尉在烙袋口的“封志”。

烙铁落下,袋口上闪过一圈极浅的风纹。都尉看见他,抬了抬下巴,像是问“去了?”

郭嘉点头,像是答“看了”。两人都不多问,像两个在风里对过局的棋手,彼此知道对方落子所在。

“明日午后。”都尉忽然说,“巡按还要来。”

“知道。”郭嘉道,“风三转,路左会空。照今日之法,再往左补一尺,虚枕预备一半,省脸还能省一次。”

都尉“嗯”了一声。郭嘉把话收住,转身离开。他走得很慢。每一步都像踩在一张薄纸上,纸下是连着诸侯命脉的水。

水声浅,不显,是因为还没开闸。一旦开闸,谁浮,谁沉,就都要看他愿不愿意推那一下。

夜色沉下时,营外的酒肆传来喧闹声。有士兵唱着粗陋的小曲,唱“关东十八路,旗如山”;有人骂,骂“天杀的粮官”;

有人说笑,说“今日午后有个病猫一句话,救了我们一车麻袋”。再远一点的地方,乌黑的旷野里,有一个掩不住的“动”。

像风从另一个方向摸过来,先是轻,然后是更轻,最后在某个不注意的瞬间,把你袖子的一角轻轻提起。

郭嘉侧耳听,听见了一段更低的、人声夹风的“告示”——不是用朱笔写的,是用马蹄敲出来的:西北某处的小牙旗,正从外营转向外外营。

那牙旗不耀眼,黑底,角上有“孟”字,收着锋,像一把被人揣在怀里的短刀。那是另一个阵营的尾焰,亮度不强,却利。他记住了这个“利”。

他闭上眼,把今日见到的一切在心里过了一遍:金皮稻草龙;檀香遮霉;木板起潮;袖口起毛;布条的红线;铜钮的触感;小刀的金线;尘土在浅槽里散力的姿势……最后,他在卷轴的空白处极轻极细地写下一行——

【结论:袁氏为伪龙。弃之。择毒为药。】

写完,他把这行字抹平,不留痕。抹平不是否认,是把“结论”藏进肉里,化作他下一步迈出去时脚底的力。力要花在刀口上,刀口在哪里?在那支“孟”字牙旗的影子里,在朝西北回转的风里,在某个与粮道相交的小口子上——那里,将有人为粮草发愁;有人为“脸”发疼;有人需要一句能让“脸”不疼的话。

他缓缓吐出一口气。天道的排斥仍在,他能感觉到骨头里那些细小、耐心的推挤,一下一下,催他往“外”去。

可在那细小的推力之外,他又感觉到另一种更细小的东西,像微火在皮下蔓延。那是昨日从都尉节牌上抹过的“尾焰余温”。

火很小,却真。真火贴着他,给了他一线尚可争取的光。

“今天,活过了。”他在心里对自己说,“明天,换门。”

他侧躺在草席上,枕着粗硬的竹牌。帐顶有一条极细的缝,风从那里钻进来,吹动他鬓角的发。

他不去伸手抹,只是在心里数风。风数到第七下时,他停住,半梦半醒地说了一句: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话音落下,鼓声远远传来,像有人在黑夜里敲时间的背脊。每敲一下,便把他往前推一寸。

而前面,已经不再有“漂亮的门”。只有一扇极薄、极冷、极锋利的缝,像藏在夜里的刀。刀的背面,藏着他下一口要咬的“毒”。他咬一口,便能把这世界的排斥再推开半寸。

他必须咬,而且要咬得对、咬得准、咬得不被看见。

他笑了一下,笑里没有火,也没有霜,只有一小点极细的钝痛。那钝痛提醒他:今天他拒绝了太多“好看”。明天,他会拿到一点“不好看”的东西。不好看,却有用。

天终于黑透。

营地像一张被抻到极满的鼓皮,发着闷声。闷声底下,虫鸣起落。

有人做梦,有人翻身,有人把小刀从案几底下摸出来,又悄悄塞回去——时机还没到。

所有的“还没到”,都在为“到”的那一刻蓄力。

郭嘉把手搭在胸口,指尖触到那枚铜钮。他心里极轻地说:“谢谢。”不是对人,是对风。风今天帮过他三次。

他向来把聪明用在省力处,也把谢意放在最小声的地方。

——明日,西北。

那里的风不香,尘土也不白。那里,或许有一条不漂亮的路,能通向一条真龙的影。

他睡了。

风过帐缝,细如刀。刀不斩人,只在黑暗里,划了一道很浅的痕。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造化一炁神诀原神:一株草也可斩落星辰天之湮永恒界四合院:家有七仙女,我真忙原神:最可爱的魔神!年代快穿之炮灰随心所欲童年回忆:从恐龙宝贝继续开始开棺大吉股市风云之逆袭传奇盗墓:开局大慈大悲手魔法这么练也是可以的吧帅小白封神路火影之星噬黄亦玫每日一问,宝宝今天亲亲吗快穿:疯批宿主在线作妖熊出没:异界幻想亮剑:满级悟性,手搓M1加兰德绝宠妖妃:邪王,太闷骚!逆天仙途:废柴的崛起亮剑:我只能卖民用品怎么了?快穿精灵梦叶罗丽我当大圣姐姐这些日子,操碎了心雁行录俏寡妇搞钱上瘾,小狼狗他求贴贴四合院:和贾东旭一起进厂重生九零小辣椒职业大神竟然是邻家哥哥穿越七零年代:冬至春又来七零:暴躁小妹靠打人救爹暴富啦一人之下:非主流艺术家的成长重生做富婆:有钱又有闲修无敌仙路我的大小美女老婆逃婚当天,我傍上了大佬人在奥特:开局这个世界开始娘化德哈:重温旧梦快穿之万人迷路人甲摆烂攻略指南诡异降临,狂印冥钞的我无敌了鬼律师卿本佳人,奈何要做母老虎救命!病弱小可爱他超乖穿越火影陪四代目长大天道闺女之九门小师妹爱人祭天,大小姐杀疯了认亲侯府被替嫁,玄学祖宗闹翻天穿书女配太嚣张,绿茶白莲心慌慌亲爱的请抓牢天道九叶本姑娘体重二百八花见花开人人夸
爱读书屋搜藏榜:火影人之咒印七零军嫂娇又凶,海军老公拿命宠世子爷的黑莲花,能有什么坏心思白月光降临,季总沦陷了快穿:在狗血的全世界路过宜修重生,脚踩纯元上位诸天签到,从四合院开始萌妃快扶我起来吃糖穿越农女种地忙全民转职:我召唤魅魔雅儿贝德白月光岁月静好,主角团负重前行洪荒:从云笈七签开始重生成猫守护你结巴女生成为教授的历程为什么我又重生了致命游戏:归梦快穿:当狐狸精绑定生娃系统后我是黎家姑娘快穿之绝美工具人拒绝做炮灰逆世仙途:林风飞剑诛魔一秒一罪奴,女帝跪求我别反!霍欧巴,宠我如初领证后,周队长宠妻成瘾高冷大叔甜宠妻穿越不穿补丁裤,我在民国当首富美小护与腹黑男神医生的恋爱史娇软答应说:皇上臣妾又有身孕了重生:拒绝当舔狗,我同桌超甜斗罗:穿成唐三,开始修仙七零小知青被军官宠麻了尘埃花成长记百炼谱仙缘竹马为我弯腰诸天:从成为刘沉香开始崛起柯南世界里的失控玩家徐千金和他的教练女友四合院生活乐无穷午夜交易所竹影深几许与主角相爱相杀的那些事道乡之修道成仙灵兽归元记摄心妖妃倾天下魂穿之杀手王妃不好惹我在觅长生迷情浴爱偷听我心声后,全家都想逆天改命诸天从噬灵魔开始某美漫的超级进化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红楼之老祖宗自救指南混沌霸天:叶辰逆世传奇马飞飞传奇叶罗丽:我愿与你重逢顶流弟弟爱发刀?总裁姐姐来开盒缺点德的师妹说,修仙不必太正常我成了最有钱的公务员小可怜他被变态包围了X基因神只:从实验体到全能宇宙祸世双娇洪荒:开局盘古大脑,我镇压天道在下玄安主神送老婆?嘿嘿嘿,抱走抱走赶山:带寡嫂分家后,粮肉囤满仓本自俱足诡语系统,逆命改写者快穿:娇软戏精美人他超会撩绝色寡妇让我生不如死洪荒之盘古后裔被时代重塑的王系统求我做任务顶级空间带我躺赢梁大人,带我一起去破案吧!影帝绑定路人甲拯救系统医者丹途人间烟火故事集江湾钓事我用现代知识颠覆修真界开局觉醒皇血,我在红月下无敌寒门庶女替嫁后成了首富摄政王妃哈哈哈哈公主鬼差仙尊女帝都是我魂穿兽世,逃亡路上遇绝美兽夫超神机甲之文明崛起末世重生:开局掌控时空,囤积万打赏返现,美女主播被我套路坏了十世轮回之炼体五行灵根之仙路传奇重回90,这次我要青春不后悔时空霸主:从宋末开始打造全球帝大明余晖中的守夜人九幽提灯北漂女手工逆袭从月薪三千到总裁斩神:高冷人设?全靠演技!天机阁行走,你让我当捧场路人游戏逆世之重铸传奇游戏狂飙:异界新纪元陛下,您的奏折上热门了!官场沉浮:开局我就能看穿人心纨绔世子洗不白,继续摆烂不当人开局穿越,我能映照奥特战士洛克王国的奇幻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