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新春伊始。

清晨,重庆府一改往日战备的肃杀,处处张灯结彩,人声鼎沸。

纵然历经战乱与苦难,这片土地上勤劳坚韧的华夏子民,依旧怀着对未来的殷切期盼。

他们用最朴素的方式迎接新的一年,那份深植于血脉中的乐观与不屈,令人动容。

赵昺一早便来到嘉陵江畔,凛冽的江风扑面而来,吹得他下意识地紧了紧身上那件打了数个补丁的旧棉袄。

几位被特意召来的城内族老早已在此等候,他们虽不知官家所等为何,目光却不约而同地落在赵昺那件与节日氛围格格不入的棉袄上。

再对比自己为觐见天子而换上的庄重儒袍,神色间不免有些局促不安。

赵昺只一眼便看穿了他们的心思,当即摆手,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各位耄老莫要想着替朕张罗新衣裳,这件挺好,抗风得很。有那些布料,多给孩子们添置几件衣裳,朕瞧着比什么都欢喜。”

一旁的李庭芝闻言,不由得暗自叹了口气。跟随这位赵官家越久,便越发觉其与众不同。

放着速哥那富丽堂皇的官邸不住,偏生下令将其改为收容孤儿的“同济堂”,直言那里地方宽敞,正好让无依无靠的孩子们住得敞亮些。

自己则搬进步卒校场的一顶普通营帐,惹得城内那些注重威仪的耕读世家族老们心急如焚。

起初三天两头便往军营里跑,苦口婆心劝谏天子需注重威仪,不可如此“草率”。

直把赵昺扰得不厌其烦,后来索性每日一早便策马出门,要么去巡视骑兵营,要么就看着那群被选入营中的半大蒙古孩童操练。

说到这些蒙古驱口,自赵昺下令“城内百姓一视同仁”后,他们的境遇已大为改观。

尤其是那些被选入骑兵营的孩童,赵昺更是下了死令,严禁军中再以“鞑子”相称。

言明“罪不及妻儿”,他们的父辈多已战死沙场,自身更是受尽压迫。

那个曾对赵昺露出獠牙般的警惕眼神的蒙古半大孩子,在得知自家因他入营而获得军饷口粮,母亲和弟妹也被迁入能遮风挡雨的屋舍,并正式录入“良民”户籍后。

他竟独自一人寻了个机会跑到赵昺面前,什么话也没说,只是重重磕了三个响头,随即转身跑开。

那日,负责登记户籍的小吏告诉那些不识字的蒙古妇女,按下手印后,她们与孩子从此便是与城内百姓无异的“良民”时。

这些饱经苦难的妇人是当场号啕大哭,声嘶力竭,仿佛要将半生的屈辱与悲苦尽数倾泻。

不明就里的孩子们起初还欲冲上前保护母亲,被拉住低语解释后,也纷纷与额吉抱头痛哭,那是劫后余生、得见天日的狂喜与宣泄。

此番从千余蒙古驱口中,共挑选出二百余名马术娴熟的少年编入骑兵营。

余下未能入选者,非因技艺不精,只是年纪太小或为女眷。

至于喂养马匹等杂役,依旧由她们负责,毕竟城中壮劳力多被调往钓鱼城、白帝城参与防御工事的修缮。

这个年,他们注定要在工地上度过。

然而城内家眷百姓并无怨言,非是征战,且官家发放了足以维持到开春的粮饷,人心自然安定。

蜀地民风历来豪迈彪悍,若真为国征战,抛头颅洒热血亦在所不辞。

江风呼啸,刮在脸上如同刀割。

就在众人翘首以盼之际,远处的江面上,终于缓缓现出了船队的踪影。

二十余艘体型庞大的船只破开薄雾,桅杆之上,迎风招展的正是鲜明的宋字大旗。

李庭芝见状,瞳孔骤然收缩,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的惊骇。

他猛地转头望向身旁神色平静的赵昺,心中瞬间被无数的疑问填满:这些庞大的船只从何而来?

这位少年官家,究竟还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后手与布局?

江风依旧凛冽,但那支突然出现的船队,却为这个新年,带来了无限的遐想与变数。

待那二十余艘大船缓缓靠上早已清空的码头,悬梯架稳,最大的那艘商船甲板上,一行人影出现。

为首一位身着锦缎、体态略显富态的老者,腿脚似乎有些不便,在旁人搀扶下,率先踏上重庆府的土地。

他站定后,目光急切地四处扫视,很快便牢牢锁定在人群中那个穿着破旧棉袄、身形却已比分别时挺拔许多的少年身上。

不待那富态老者挪步,赵昺已抢先几步奔至他面前。

他上下打量着眼前面色红润、俨然一副乡绅员外模样的陈老倌,忍不住哈哈大笑一声,只是那笑意未达眼底,反逼出些许晶莹。

他抬手用力搓了搓脸,仿佛要抹去风霜与激动,朗声道:“陈伯!一别经年,身子可还硬朗?”

陈老倌早已是老泪纵横,大都分别至今,其间艰辛与思念,岂是言语能尽?

他看着赵昺,哽咽难言。

见他如此,赵昺心中亦是酸涩,正不知如何宽慰,目光恰好瞥见正从甲板盈盈而下的文柳娘。

两人目光在空中轻轻一碰,相视一笑,彼此的心意与问候便已在这无声的笑容中传递。

文柳娘为何会与陈老倌同船而至,原因不言自明。

自赵昺决定西征重庆,她便肩负使命重返江南,而这支庞大的船队,正是她此行的成果,为赵昺带来了他急需的“东西”。

待陈老倌情绪稍稳,赵昺这才转向身旁一脸探究的李庭芝,郑重介绍道:“老将军,这位是陈伯,本名陈老三,疍家人出身。昔年崖山海难,朕的性命,便是他冒着九死一生从龙王手里抢回来的!”

李庭芝闻言,神色一肃,刚欲抱拳作揖,他身后那些城内族老却已抢先一步。

他们呼啦啦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向陈老倌表达感激之情,言辞恳切,无不将其誉为“大宋恩人”、“汉家福星”,直道他救起天子便是挽救了华夏衣冠的一线命脉。

这阵势,让刚平复心情的陈老倌顿时面红耳赤,手足无措,连连摆手,憨厚的本性暴露无遗。

赵昺见他窘迫,正欲开口介绍文柳娘以解围,却见文柳娘微不可察地轻轻摇头,黛眉间带着一丝恳求。

赵昺见状,莞尔一笑,点头会意,她是不愿在此刻暴露文天祥长女的身份,以免引来那些老学究们更多的关注与不必要的烦扰。

“好了,诸位耄老先到一旁稍候,朕与恩公还未好好说上话呢。”

赵昺适时发话,族老们这才意犹未尽地退到一旁,将空间留给赵昺与陈老倌。

赵昺走上前,自然地拉起陈老倌那双如今养得有些圆润的手,笑道:“不错,看来没亏待自己。”

然而,当他的手与陈老倌的手相触,陈老倌清晰地感受到赵昺掌心那厚实坚硬的茧子,再结合近看之下赵昺身上那件布满补丁的旧棉袄,心中顿时涌起无限酸楚。

他想起当初救起赵昺时,少年虽苍白瘦弱、可娇弱还像个贵家子弟,且在南洋时也被他仔细调养得不错。

可自分别后,这孩子去了大都,闯了东南,如今又跑到这蜀地苦寒之处,竟是越活越不像个养尊处优的天子,反倒更像一个历经风霜的农家子弟了!

这念头一起,陈老倌的眼眶又忍不住红了。赵昺见他如此,心中暗叹,这陈老倌不当渔民改当员外后,心肠怎变得如此柔软易感了?

他无奈,只得赶紧岔开话题,问起正事,声音压低了几分,带着一丝急切与期待:

“陈伯,朕要的东西……可都带来了?”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穿越大唐我家财万贯才不要当赘婿铁血丹心,明末的逆袭之旅迷川志我吕布要在三国插满红旗三国:最强谋士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前方高能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骑马与砍杀从岛国开始拒嫁天王老公大秦:开局祖龙先祖寒门小娇妻中州风云之霁月星辰秦昊全集小说阅读免费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极品大地主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唐小相公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医妃火辣辣铁十字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超神大军阀超级修真弃少大人,得加钱家乡纪事之我所知道的铁道游击队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三国之我是皇太子大明百官:暴君朱厚照战皇林天龙抗战:黄埔签到百天统领北洋军阀大唐小兕子:小囊君,我又给你带好东西啦精兵强将系统,百万虎贲镇大宋国破山河在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皇帝假死?不管了,我直接登基!大唐:寒门成侯爷,揭秘卷轴疑案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我执天下超次元战争游戏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大明:我洪武爷亲弟!忆昔大唐贞观世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庆熙风云录枭风寒门枭士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烬余书:寒江洗冤录从少爷到皇帝魏砥针灸鼻祖涪翁传异世谋主:乱世定鼎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我在乱世靠积德建帝国躺赢的咸鱼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楚国一统华夏替兄洞房后,我反手掀了他的江山穿越古史之枫华红楼之百变奇瑛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我在大周是天子三国之:绝不谈恋爱林冲君科举:寒门毒士乱世,我以医术救天下重生成为李承乾河东与河西的故事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三国:西凉狼王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