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青云山,骤雨初歇。十一岁的念瑶端坐在书案前,小手握着狼毫笔,在宣纸上工整地抄录《百草纲目》。七岁的星儿挨着姐姐坐着,肉乎乎的小手还握不稳笔,墨迹在纸上晕开一朵朵墨梅。
手腕要轻。念瑶放下笔,耐心地纠正弟弟的握笔姿势,外祖父说,习字如习剑,意在笔先。
星儿仰起小花脸,奶声奶气地学舌:意在笔先~
窗外的竹帘被微风掀起,碧瑶端着冰镇酸梅汤走进书房。看着儿女习字的模样,她眼角漾开温柔的笑意:念儿这执笔的架势,倒有几分你爹爹当年的风骨。
娘亲,念瑶抬起头,小脸上带着担忧,昨日星儿在书法课上,写出的字竟然引动了天地灵气。执教长老说这是字成神通的征兆。
碧瑶指尖轻抚宣纸上那个隐隐发光的字,神色凝重。她转身对刚进门的张小凡轻声道:凡哥哥,看来星儿体内的星辰本源,已经开始与天地法则产生共鸣了。
张小凡将新采的药草放在案几上,眉头微蹙:今早我收到消息,天音寺、焚香谷、南疆都派了使者前来,说是要参加三日后的论道法会
醉翁之意不在酒。碧瑶轻叹,他们真正想要的,是借论道之名,探查星儿的真实实力。
仿佛印证她的话,星儿突然打了个喷嚏,刚刚写好的字帖上泛起细微的星辉。幼儿揉着鼻子嘟囔:墨汁...好香...
是夜,碧瑶在星盘前推演至三更。当月光透过窗棂,正好照在星盘上时,她忽然起身:凡哥哥,我们去书房看看。
书房内,白日里星儿写过的字帖在月光下泛着奇异的光泽。碧瑶指尖轻触宣纸,星辰泪突然发烫——墨迹中竟暗藏着一丝噬魂蛊的气息!
他们连文房四宝都不放过。张小凡混沌之气扫过书房,每件文具上都附着细微的咒术痕迹。
三日后,青云山的论道堂座无虚席。天音寺的慧觉上人手持佛经,焚香谷的烈炎长老捧着丹书,南疆巫祭展开蛊术图谱,形成三角鼎立之势。
今日论道,不如从道法自然谈起。慧觉上人将经书推向星儿,小公子天资聪颖,可否为老衲解读这一句?
念瑶机警地按住经书:师尊说过,道可道,非常道。真正的道理,是要用心去体会的。
烈炎长老笑道:那就请小公子现场书写一个字,让大家见识下何谓字成神通如何?
星儿正要提笔,念瑶突然按住弟弟的手:且慢!小姑娘指尖轻点砚台,墨汁中浮起细小的蛊虫,这墨中,似乎掺了不该有的东西。
南疆巫祭脸色大变,骨铃急摇欲控蛊虫,却被张小凡的诛仙剑意镇住。
好个论道法会!道玄真人拂尘轻扫,原来诸位是来下蛊的!
混战中,念瑶拉着弟弟退至书架后。小丫头咬破指尖,在书架上画下血符:以血为引,墨香为障!
姐弟连心,血符引动星辰之力。书架上的典籍无风自动,墨香凝聚成屏障护住青云众人。更令人震惊的是,星儿无意识挥动小手,竟让书架上的文字活了过来,化作金色符文将三方邪术尽数封印!
文字通灵!三派骇然退走。
风波暂息,碧瑶轻抚儿女发顶:今日多亏念儿机警。
星儿举着一卷字帖邀功:星星也帮忙了!
夜幕降临,书房内墨香弥漫。碧瑶为儿女整理着散落的典籍,忽然在一卷《星象辑要》中发现了一张泛黄的纸条。上面是母亲清秀的字迹:瑶儿,当你看到这张字条时,星儿应该已经显现出星辰体质了。记住,真正的力量来自于内心的纯净与坚守。
娘亲...碧瑶轻抚字条,眼中泛起泪光。原来母亲早在多年前,就已经预料到了今天的一切。
张小凡轻轻握住妻子的手:岳母大人说得对。只要我们守住本心,就无惧任何风雨。
很多年后,当念瑶成为执掌文渊阁的大学士,星儿修成以文入道的仙君,他们总会想起这个夏夜。墨香中的守护,比任何法术都更令人心安。正如母亲所说,真正的力量,永远来自于内心的纯净与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