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老实和李氏也跟着点头:“就是,写的多好,完全不需要改,就是以后写出来了,记得先拿给娘看看,我每天待在厨房也怪无聊的,上茶有伙计们在也用不到我,你记得多写一些,给娘留着打发时间!”
沈老实跟着点头:“对,闺女啊!爹也很忙的,没时间去听说书先生讲书,你写好记得也给爹看看!”
沈初棠被家人夸的有些不好意思,笑着点头:“好,我写好拿给你们看看,正好帮我把把关,看看有哪里不好需要修改的,我也能及时调整。”
沈凌峰摸了下妹妹的头:“没问题,明天哥就去请说书先生,这么精彩的故事,在经过说书先生的讲解,客人们肯定爱听!”
李氏看时间不早,便站起身:“行了!事情已经说完,天色也不早了,明天还得早起去茶楼忙碌,都早些休息吧!”
“棠棠今晚不许再写了,身体才好些可不许熬夜,你明天不用去茶楼,在家好好写话本就行,累了就休息,反正说书也不急于一时,你的身体最重要,知道吗?”
沈初棠乖乖点头:“好,我知道了,娘,那我明天就不去茶楼了。”
李氏看闺女答应,才笑着点头,和沈老实一起回房休息。
第二天沈初棠在家里写了一天的话本,作为一个看过无数小说和话本的看书虫,这个话本还不是轻轻松松,脑海里的故事早就已经构思完成,就是用毛笔写出来比较费时间,一天的时间也才让侠客行程前进了几个城。
晚上家人回来后,再次看过沈初棠写的话本,决定明天就开始让说书先生上场,沈凌峰将沈初棠已经写好的故事折叠放进怀里:“我先将故事拿给张铁嘴,让他今晚熟悉一下,明天有个完美的开场!”
张铁嘴是沈凌峰请来的说书先生,因为能言善辩被起了个外号张铁嘴,他本人也不介意,觉得这是对他能力的夸奖,叫的人多了,真名反而没人知道。
次日清晨,茶楼刚开门,张铁嘴就手拿醒目进门,在说书台坐下,熟悉了一下说书的位置,桌上摆着一壶热茶,这是沈凌峰怕他说书口渴,特意让店里的伙计提前备好的!
将手里名为“游侠江湖行”的故事书页瘫在腿上,怕忘记了,将故事又过了一遍。
外面用红纸贴了今日茶楼有说书先生,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其中一人说道:“这《沈家茶馆》不是一直没有说书先生吗?这怎么突然就请了说书先生?”
旁边的汉子咬了口手里的包子:“谁知道呢!反正大早上的无处可去,进去听听热闹,讲得好就点壶茶慢慢听,讲的不好直接走人就是!”
说到这里,他抬脚进门,有了他带头,其他好奇的人也纷纷进门,茶楼里的伙计顿时忙碌起来,不停的给客人带路上茶。
张铁嘴看客人不少了,一拍手里的醒木,吸引了所有人的视线:“今天咱们不说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旧故事,给各位说段新的———《游侠江湖行》。”
“话说,这位主人公七岁失怙,在外乞讨两年,9岁被高人遇到收为徒弟,正式踏入习武之道…18岁下山时,师傅赠他一句话——剑可斩奸邪,不可伤良善。”
随着张铁嘴的娓娓道来,底下的茶客们也听的入迷,不再随意交谈,心随着故事主人公的遭遇跟着七上八下,茶都忘了喝。
苏明礼今天没什么事,就和手下的锦衣卫一起巡查,看着比往常多些的人流,领着人往沈家茶馆的方向走了几步,看着红纸上写的字,挑了挑眉:“这沈家茶馆一直安安稳稳的经营着茶生意,今天怎么突然变通,知道请个说书先生了?”
身旁的锦衣卫看他感兴趣,低声建议:“大人,巡查了这么久,要不要进去喝杯茶,顺便歇歇脚!”
苏明礼颔首,抬脚迈入茶楼,里面的人数不少,却出奇的安静,目光都汇聚在台前。
苏明礼顺着大家的视线看过去,就见说书先生正讲到精彩的地方:“面对敌人迎面而来的大刀,吕侠客不慌不忙的抽出腰间软刀,一跺地面身体腾空而起,手腕使力带动软刀,与敌人进行了短暂的交手后,与敌人背对背落与地面,手里的软刀收起,随着他的一个“倒”字,敌人头身分离躺到在地!”
“好!”底下拍手叫好声不断,还有客人往台上扔花生、核桃、碎银子的,气氛瞬间被推到顶点。
苏明礼喝茶的动作顿了顿,说书先生他见过不少,故事也听了许多,比起平常听到刚加有画面,很容易将人们的情绪带动起来,看来这沈家茶馆是请到高人了!
抿了口茶放下,看着激动的茶客不停的往看台扔的干果,还有身旁身体微微前倾的锦衣卫们,苏明礼难得被勾起了兴趣。
直到张铁嘴说想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后,底下传来一片惋惜声,纷纷嚷嚷着明天还来。
待客人散的差不多,苏明礼叫住路过的沈凌峰,声音不疾不徐:“沈掌柜,不知这故事是何人所写?倒是与往常听到的有些不同!”
沈凌峰连忙拱手行礼:“不知苏大人大驾光临,招待不周。苏大人,这故事您要是喜欢,可以多来茶楼听说书先生的讲解,您要是没时间,我派人将说书先生讲过的故事给您送到府上也可以,但是故事是何人所写,恕小人无法告知!”
苏明礼手指敲了敲桌子,放松坐姿倚靠在椅背上,看了眼神色紧张,浑身紧绷的沈凌峰,轻笑一声:“哦?沈掌柜如此紧张,是怕本大人和你抢人吗?还是写故事的人比较特殊?”
沈凌峰皱眉,紧握的手心微微出汗,知道今天不说出实情,怕是苏明礼要起疑心,只能硬着头皮躬身行礼:“大人,不是小的有意要欺瞒,实在是…”
说道这里,沈凌峰看了看周围已经没人,才小声开口解释:“实在是这故事是家中妹妹所写,她自幼体弱,又才大病一场,在家无聊就写了这故事打发时间,我看故事写的很好,就请了说书先生讲解吸引客人,也算是圆了妹妹想帮家里人做些事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