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没亮透,基地的仓库前就亮起了灯。乐乐裹着厚外套站在风口,看着冷链车的车厢门缓缓打开——一股带着凉意的风扑面而来,和外面深秋的寒气截然不同。老陈手里攥着蔬菜清单,正和司机逐一核对:“白菜三百斤,萝卜两百五十斤,还有刚摘的小油菜,都在这三箱里,您重点看看温度。”
司机点点头,打开车厢里的温度显示器:“放心,全程保持在5c,到超市卸车时误差不会超过1c。”乐乐凑过去看,屏幕上的数字稳稳停在5.0,悬了一夜的心终于落了半截。她伸手摸了摸旁边的菜箱,纸箱外壁带着细微的凉意,没有一点返潮的痕迹,“这样运过去,肯定不会像上次那样蔫了。”
工人们搬菜的动作比平时轻了不少,连最急性子的老张都放慢了脚步:“这可是咱们第一次走冷链,可不能在装卸上出岔子。”乐乐笑着递过手套:“没错,以后咱们的菜都得靠它保持新鲜,这车厢就是咱们的‘移动保鲜库’。”
等最后一箱小油菜搬上车,天已经蒙蒙亮。司机关上车门的瞬间,乐乐忽然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师傅,麻烦您到了超市,让他们在这个本子上签个字,写上蔬菜的新鲜度咋样,行吗?”司机接过本子笑了:“姑娘心真细,保证给你带回来。”
冷链车驶离基地时,车轮卷起的尘土都带着几分轻快。乐乐站在原地望着,直到车影消失在路口,才转身往办公室走——刚走两步,手机就响了,是小远打来的,声音像裹了蜜:“姐姐!俺家的草莓苗冒新芽了!就一点点绿,俺数了,有三棵都冒了!”
乐乐的脚步顿住,嘴角一下子扬了起来:“真的?是不是昨天晒了会儿太阳的缘故?”小远在电话那头蹦蹦跳跳的声音都能传过来:“是呀!柳大娘说,俺把苗放在窗台上,早上能晒着太阳,下午又凉快,才长得快!俺现在天天给它浇水,一次就浇一点点,没敢多浇。”
“做得对,”乐乐放慢脚步,想象着花盆里那点新绿的样子,“等周末我再去柳树村,给你们带点专门的草莓肥,施上之后,新芽长得更快。”小远立刻喊起来:“太好了!俺现在就去告诉柳大娘,让她也给她家的苗多晒晒太阳!”
挂了电话,乐乐的心情比清晨的阳光还透亮。她刚走进办公室,就看见桌上放着个信封——是昨天老陈说的超市补签的协议,翻开一看,“每月订单量增加一倍”那行字被画了波浪线,旁边还盖着超市的红章。老陈端着两杯热豆浆走进来:“刚送过来的,超市采购部说,只要这次冷链运输没问题,下个月就把咱们的菜摆进入口的显眼位置。”
乐乐接过豆浆,指尖传来的暖意顺着手臂往心里走。她喝了一口,忽然想起上次订单风波时,柳村长递过来的那杯热水——也是这样的温度,带着让人安心的力量。正想着,手机又响了,这次是超市的采购经理,语气比上次温和了不少:“乐乐啊,冷链车快到了,我们已经安排人等着卸车,等下给你发新鲜度的照片。”
没过十分钟,微信里就传来了照片:几个工作人员正围着菜箱,手里拿着刚摘下来的白菜叶,叶片翠绿挺拔,连边缘都没有一点发黄。采购经理还发了条语音:“比我们预期的还好!你看这白菜,跟刚从地里拔出来的一样,等下就摆上货架,肯定好卖!”
乐乐把照片给老陈看,老陈笑得眼睛都眯了:“这冷链真是选对了!以后咱们不光能给这家超市供货,说不定还能往更远的地方送!”乐乐点点头,目光落在窗外——基地的菜畦里,新种的菠菜刚冒出嫩叶,远处的柳树村方向,仿佛能看见一排排花盆里的草莓新芽,正朝着阳光使劲生长。
她忽然想起昨天傍晚,自己站在基地门口想的“桥梁”——原来这座桥不仅连接着乡村与都市,还连接着一个个期待的瞬间:冷链车里的新鲜蔬菜,花盆里的草莓新芽,还有超市里顾客拿起蔬菜时的笑容。正想着,手机又震了一下,是小远发来的照片:小小的花盆里,一抹嫩绿从基质里钻出来,像个攥紧的小拳头,充满了劲儿。
乐乐笑着保存照片,手指在屏幕上敲下回复:“等周末,咱们一起给草莓苗施肥!”窗外的阳光越发明媚,她知道,这只是开始——接下来,还有柳树村的草莓结果,还有更多超市的订单,还有屋顶菜园里等着收获的蔬菜,每一步,都朝着满是幸福的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