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的午后闷热得很,乐乐刚把晒干的“救命菜”种子分装成小袋,院门外就传来自行车铃铛声,小宇背着书包冲进院子,手里举着一张泛黄的纸:“姐!学校农场社团的‘救命菜’收种子啦!这是老师让我给你的,说要跟你换明年的新种!”
纸上歪歪扭扭签满了社团成员的名字,还画着一串饱满的种子。乐乐笑着接过,从抽屉里拿出两袋颗粒最饱满的新种递给小宇:“替我谢谢同学们,这是今年刚收的,明年种肯定能长好。”正说着,快递车缓缓停在门口,快递员搬下一个大纸箱,笑着说:“乐乐姑娘,又是城里寄来的,这次是好几家人一起寄的呢!”
拆开纸箱,里面装满了包装精致的小盒子——有张姐寄的手工饼干,说孩子特意留了一半给乐乐;有其他家长寄的都市特产,还有几罐自制的果酱,附言里写着“用你教种的‘救命菜’嫩叶配果酱,孩子特别爱吃”。最底下压着一本相册,翻开全是孩子们与阳台“救命菜”的合影:有的孩子在浇水,有的举着刚摘的叶片,还有的对着小苗比耶,每一页都贴着可爱的贴纸。
乐乐正翻着相册,王奶奶端着一碗冰镇银耳羹走来,看见满箱的东西,笑着说:“这城里的朋友们倒是有心,你给他们送菜种,他们给你送吃的,多好的缘分。”乐乐点头,把刚分装的种子拿了几袋放进纸箱,准备寄回去:“我也给他们寄点新种子,让明年的‘救命菜’长得更旺。”
傍晚时分,乐乐抱着装满种子的纸箱去快递点,路过菜畦时,看见夕阳洒在翠绿的叶片上,镀上一层暖光。她想起相册里孩子们的笑脸,忽然觉得,这株能“救命”的菜,早已超越了蔬菜本身——它让都市的烟火与田园的生机紧紧相连,让素不相识的人因一份善意彼此牵挂,而这份牵挂,还会随着每一颗种子,在更多地方扎根、结果。
快递点老板接过纸箱,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收件地址,笑着打趣:“又给城里寄‘救命菜’种子啊?你这菜都快成咱们村的‘名片’了,前阵子还有外村人来问我,在哪能买到你家的种子呢!”乐乐笑着应下,心里忽然一动——或许可以多育些苗,分给周边村子的农户,让更多人能种上“救命菜”。
回到家时,天已经擦黑,乐乐把相册里的照片一张张夹进“救命菜笔记”,在空白处写下:“大暑收礼,都市寄情,种子续缘,烟火相连。”刚放下笔,手机就响了,是小林发来的视频通话,屏幕里挤满了家长和孩子。“乐乐,我们收到你寄的种子啦!”张姐的声音从屏幕里传来,孩子凑到镜头前,举着刚拆开的种子袋:“姐姐,我要把种子种在花盆里,明年长出菜来,再给你寄照片!”
其他孩子也跟着起哄,七嘴八舌说着要好好种菜,乐乐看着屏幕里热闹的场景,眼角满是笑意:“大家别急,等明年春天,我教你们怎么选种、怎么育苗,咱们一起让‘救命菜’长得更旺!”挂了电话,她走到院门口,望着远处村里的灯火,又低头看了看手里的笔记——里面夹着的不只是照片和文字,更是一段段跨越城乡的温暖故事。
晚风掠过菜畦,“救命菜”的叶片轻轻晃动,像是在回应这份约定。乐乐知道,这株能“救命”的菜,早已不是简单的作物,它是传递健康的使者,是联结善意的纽带,正把田园的温暖,一点点送进都市的千家万户,让每一份烟火气里,都藏着来自田园的生机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