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雾还没散,院角的桂树就浸在浅白的水汽里,连落在石桌上的花瓣都沾着细水珠。乐乐抱着“救命菜笔记”刚跨进院门,就听见“咚咚”的揉面声——王爷爷正站在木案前,把筛好的米粉往中间拢,雪白的粉堆里已经挖了个小坑,坑里盛着昨晚腌好的桂花糖水,甜香混着水汽飘得满院都是。
“醒好的米粉得揉到能捏成团、不散才好。”王爷爷手腕一沉,掌心推着面团来回转,米粉渐渐裹住桂花,揉出的面团泛着淡淡的金黄。小虎蹲在旁边,手里捧着个陶碗,碗里是泡了一夜的豌豆干,胀得胖乎乎的,他时不时捏起一块递到鼻尖闻:“这豌豆干好香啊,等会儿和米粉拌在一起,肯定比纯桂花的还好吃!”
乐乐赶紧翻开笔记,在昨天画的石磨旁添了个木案,笔下的面团带着细碎的桂花,旁边标注:“九月初十,揉年糕面团,桂花糖水拌粉,需醒面两时辰。”刚画完,就看见山里奶奶端着个竹筛过来,筛里是切好的红枣丁和葡萄干,红的紫的裹着薄霜:“等会儿把这些果料裹在面团里,蒸出来的年糕咬着有惊喜。”
小虎一听,立刻放下陶碗要帮忙,却被王爷爷笑着按住手:“先把豌豆干切碎,得和米粉揉匀才行。”说着就递过一把小菜刀,小虎踮着脚站在木案边,小心翼翼地把豌豆干切成小丁,豆香混着面香飘过来,乐乐忍不住凑过去闻了闻,笔尖又多了几笔:“豌豆干切碎拌粉,加红枣、葡萄干增味。”
院门外忽然传来车轮声,张婶推着小推车进来,车上放着个大蒸笼,笼屉擦得锃亮:“李叔去镇上买笼布了,我先把蒸笼搬来,等面团揉好就能蒸。”她刚把蒸笼放稳,就看见乐乐笔记上的画,忍不住指着豌豆干的图案笑:“我家娃也爱吃豌豆味的,等会儿蒸好,先给你留一块大的!”
小虎揉了揉发酸的胳膊,抬头看见太阳已经爬过桂树梢,雾散后的阳光落在面团上,连桂花的纹路都看得清清楚楚。他忽然想起昨天和爸妈视频的事,赶紧掏出手机:“我得拍给爸妈看看,咱们的面团都揉好了,就等蒸年糕啦!”镜头里,王爷爷正把裹了果料的面团搓成长条,乐乐的笔尖还在纸上动,笔记里的年糕好像已经飘出了热气。
山里奶奶这时端来刚温好的姜茶,给每个人倒了一碗:“揉面累,喝点姜茶歇会儿。”她看着木案上两团面团——一团裹着桂花,一团混着豌豆丁,笑着说:“等会儿先蒸桂花的,让大家先尝尝甜口,豌豆的多蒸两笼,留着给小虎爸妈回来吃。”
乐乐捧着热姜茶,看着笔记上渐渐丰富的画面:揉面的木案、切碎的豌豆干、亮闪闪的蒸笼,还有大家笑着的模样。她忽然觉得,这晨光里的揉面声、豆香和甜香,都是在为团圆攒着劲儿,笔尖轻轻一顿,在笔记空白处画了个冒着热气的蒸笼,旁边写着:“揉面的力道里藏着盼头,豆香和面香缠在一起,等着把团圆的味蒸进年糕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