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还没散尽时,乐乐就攥着小铲子跑到了白菜畦边。蹲下身拨开薄土,几株顶着嫩黄瓣儿的芽尖正怯生生地冒头,绿得像撒在土里的碎玉。她刚想伸手碰,就被陈奶奶轻轻拍了下手背:“芽儿嫩得很,碰着就断,等再长两片真叶,咱们就能间苗了。”
正说着,手机在口袋里震了震。小虎的视频电话里,满屏都是翠绿的白菜芽——他举着手机绕着菜畦转,竹篱笆上还系着彩色的布条,“你看!编了篱笆后小鸟就不来了,芽儿长得比昨天高了半指!”镜头突然转向旁边的竹筐,里面装着金灿灿的野蜂蜜,“山里奶奶昨天刚割的蜜,我留了两罐,等晒干的白菜叶到了,咱们就做蜂蜜白菜年糕!”
乐乐赶紧把镜头对准自家的菜畦,嫩黄的芽尖在晨雾里晃悠:“我们的芽儿也冒头啦!李爷爷给了红枣,到时候加进年糕里,甜滋滋还补气血。”她刚说完,就看见陈奶奶端着个陶盆走过来,里面装着筛好的细玉米面,“昨天磨的新玉米面,掺进糯米粉里做年糕,吃着更筋道,还能中和甜腻。”
挂了电话,乐乐就抱着玉米面往厨房跑。小安已经把红枣泡在温水里,正用牙签挑着枣核:“乐乐姐,昨天寄的萝卜水快递单号我记下来了,小虎说收到就煮着配年糕吃。”乐乐点点头,忽然想起什么,从“救命菜笔记”里翻出张纸条,上面记着小虎说的野蜂蜜用法,赶紧添了行字:“玉米面+红枣+野蜂蜜,做甜口年糕,暖身又不齁”,旁边画了个小小的蜂蜜罐。
下午的太阳暖融融的,乐乐和陈奶奶坐在院里择刚从地里拔的小青菜。院门口忽然传来脚步声,是村东的张奶奶,手里拎着个布包:“听说你们种了白菜,我这有去年留的白菜种,比新买的籽长得壮,你们留着下次种。”布包里的种子装在纸信封里,上面还写着“霜降后播种”的字样。
乐乐赶紧拿出罐梨膏递过去:“这是山里小虎熬的,润肺特别好,您冲水喝。”张奶奶接过梨膏,掀开罐口闻了闻,笑着说:“这么香的梨膏,我得留着给小孙子冲牛奶。对了,我家晒了些干白菜,明天给你们送些,掺进腊肉年糕里吃,解腻!”
傍晚收衣服时,乐乐看见竹竿上晾着的细纱布——那是陈奶奶准备用来过滤蜂蜜的。夕阳把纱布染成暖橙色,远处的菜畦里,白菜芽在微风里轻轻晃,像无数双盼着长大的眼睛。她摸出手机给小虎发消息:“张奶奶给了干白菜和新种子,等咱们的白菜长大了,就做两种年糕,甜的裹蜂蜜,咸的加干白菜!”
消息发出去没几秒,就收到了小虎的回复:“好!我把蜂蜜装罐,明天和干白菜一起寄!对了,山里的野栗子熟了,到时候加进年糕里,又香又糯!”乐乐看着屏幕上的字,嘴角忍不住上扬。菜畦里的芽尖还在慢慢长,跨山的包裹还在路途中,可那份藏在食材里的约定,已经像蜜一样,悄悄裹住了整个初冬的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