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把“救命菜笔记”里的柿子年糕计划画得满满当当,连配色都选了柿子的橙红色,屋檐下的两串年糕还在晚风里晃,社区门口就又传来了熟悉的快递车声。这次的包裹比上次的栗子包还沉,麻布袋子上沾着山里的泥土,贴满了小虎写的小纸条,最显眼的一张画着个咧嘴笑的柿子:“乐乐!柿子干晒得超甜,能当糖吃!”
拆开袋子时,橙红色的柿子干滚了出来,裹着一层薄薄的糖霜,咬一口软糯香甜,还带着阳光的味道。乐乐抓了一把分给围过来的小朋友,自己则捧着柿子干跑去找陈奶奶:“陈奶奶,小虎的柿子干到了!我们什么时候做柿子年糕呀?”陈奶奶捏起一块柿子干尝了尝,眼睛一亮:“这柿子干甜度刚好,不用加太多糖,明天咱们就做,再加点核桃碎,又香又有营养!”
消息一传开,居民们第二天一早就带着材料赶来。张阿姨扛着年糕捶,还多带了块新的木垫板:“柿子干黏性大,用新垫板捶年糕不容易粘;”林爷爷则拎着竹篮,里面是刚剥好的核桃碎和晒干的桂花:“核桃碎嵌进年糕里,桂花撒在表面,吃起来有秋天的香味;”小安已经在灶台上烧好了水,蒸笼里铺好了干净的纱布,就等着泡好的糯米下锅。
乐乐蹲在木盆边,跟着陈奶奶处理柿子干。把柿子干切成小块,放进温水里泡软,再和泡好的糯米一起倒进石臼里。“等会儿捶的时候要慢一点,柿子干软,别捶成泥了,要让它和糯米融在一起。”陈奶奶一边说,一边帮乐乐把袖子挽起来。乐乐握着年糕捶的把手,学着张阿姨的样子,用力往下砸,糯米和柿子干的混合物在石臼里渐渐变得柔软,橙红色的柿子干嵌在雪白的糯米里,像撒了一把小太阳。
捶好的年糕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和核桃碎、桂花一起放进蒸笼,蒸好后切成小块,裹上一层椰蓉,咬一口,糯米的软糯、柿子干的香甜、核桃的香脆和桂花的清香在嘴里散开,引得小朋友们都抢着要;另一部分则切成薄片,和鸡蛋、青菜一起炒,柿子干的甜中和了鸡蛋的香,吃起来一点都不腻。
大家围坐在炭火旁吃年糕的时候,乐乐掏出“救命菜笔记”,在柿子年糕的图案旁边画了个小太阳,还写了一行字:“柿子年糕有秋天的味道,小虎说山里的春天快到了,有新的野菜!”小安听到这话,笑着拿出手机:“我刚查了,春天山里的荠菜、蕨菜都能吃,到时候咱们可以做野菜年糕,再寄给小虎尝尝!”
正说着,小虎的视频电话打了进来。镜头里,小虎正和小伙伴们在山里挖野菜,手里举着一把绿油油的荠菜:“乐乐!山里的春天到了,荠菜好多,我挖了些,晒干了寄给你们,你们可以做荠菜年糕!”乐乐举着手里的柿子年糕凑到镜头前:“小虎,我们刚做好柿子年糕,可好吃了!等你的荠菜到了,我们就做荠菜年糕,再寄给你!”
挂了电话,大家都笑着说:“这下好了,从冬天到春天,咱们的年糕宴就没断过,小虎寄来山里的味道,咱们寄去社区的味道,这跨山的约定,比年糕还甜!”
夕阳西下时,乐乐和小朋友们把剩下的柿子年糕切成薄片,和之前的枸杞荞麦年糕、栗子年糕一起晒在屋檐下。三串年糕在晚风中轻轻晃动,红的、黄的、白的,像一串彩色的灯笼,照亮了菜药园的小木屋。乐乐摸着“救命菜笔记”,里面画满了各种各样的年糕,还有小虎寄来的栗子、柿子干的图案,她笑着想:等春天到了,还要画荠菜年糕、蕨菜年糕,把山里和社区的味道,都记在里面。
小安看着这一幕,拿出手机拍下照片,发了条朋友圈:“冬藏的年糕还没吃完,春天的约定已经在路上。”配图里,屋檐下的三串年糕、炭火旁的笑脸,还有乐乐手里写满字的“救命菜笔记”,都被夕阳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成了这个冬天最甜蜜的收尾,也成了春天最温柔的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