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刚漫过社区菜棚顶,小安就被一阵清脆的敲门声叫醒。开门一看,是社区的小学生乐乐,手里举着一张画满彩色线条的纸:“小安姐姐,这是我画的菜药地图!我把社区菜棚、村里试验田,还有张医生的咨询点都画上啦!”
纸上,蓝色的线条代表城乡间的路,黄色的星星标注着菜药储备点,试验田被画成一片绿色的小方格,旁边还歪歪扭扭写着“薄荷区”“紫苏区”。小安接过地图,指尖触到纸上未干的颜料,心里一暖:“画得真好!咱们把这地图印出来,贴在社区公告栏和村卫生室,大家找菜药就更方便啦!”
正说着,李大爷推着装满菜种的小推车走来:“小安,这是我托老伙计从农科院捎来的耐寒菜药种,有养心菜、救心菜,还有能治咽喉痛的马兰头种,春播正好用上!”张医生也拿着一摞打印纸跟过来:“我把每种菜药的种植方法、采收时间和药用功效都整理好了,正好贴在地图背面,大家种的时候能照着学!”
群里的消息也跟着热闹起来。苏晴发来一段视频,村里的后生们正给试验田搭竹架:“老支书说,等竹架搭好,就把城里的反季菜种挪过来,咱们城乡的菜药苗一起长!”社区居民王姐紧跟着留言:“我家有闲置的育苗盆,下午就搬到菜棚,帮着育菜药苗!”
午后,社区菜棚前围满了人。孩子们蹲在育苗盆前,跟着李大爷学播撒菜种;大人们忙着给试验田的竹架缠保温膜;张医生则拿着小黑板,给大家讲解菜药的药用常识:“马兰头要在幼苗期采收,煮水喝能缓解咽喉肿痛;养心菜要等叶片长老些,晒干了泡水,对稳定血压有好处……”
突然,志愿者小陈跑过来:“小安姐,村里来电话,说王大爷上山采野菜时崴了脚,家里的活血菜药用完了!”小安立刻拿起刚整理好的菜药包,里面装着晒干的活血丹和接骨木叶片——这是张医生特意为跌打损伤准备的应急药。
“我去送!”老吴拎着药包就往货车跑,车斗里还装着刚从社区居民家收集的护踝和热敷贴。小安打开手机里的电子菜药地图,对着老吴说:“按地图上标红的近路走,村里的后生已经在路口等你了!”
不到一个小时,苏晴发来视频。镜头里,老吴正帮王大爷敷上活血菜药,村里的赤脚医生在一旁按着张医生的叮嘱讲解用法:“用活血丹煮水熏洗,再贴上接骨木叶片,三天就能消肿!”王大爷拉着老吴的手笑着说:“多亏了这菜药和你们,不然我这老骨头得疼好几天!”
夕阳西下时,春播的菜种都播进了土里。小安把乐乐画的菜药地图印出来,贴在社区公告栏和村卫生室的墙上。地图前,社区居民和村民们隔着屏幕一起合影,镜头里,绿色的菜苗、彩色的地图和大家的笑脸叠在一起,格外温暖。
李大爷看着刚播完种的试验田,感慨道:“以前种菜是为了糊口,现在种菜能救命、能暖心,这‘都市归田园’的日子,越过越有滋味!”小安望着远方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心里满是期待——等菜药苗长出嫩芽,等春播的蔬菜挂满枝头,这份连着城乡的守护,会像地里的菜苗一样,越长越茁壮,把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酿成带着菜香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