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雪簌簌落在社区小院的菜棚顶,小安正和志愿者们给菜棚加固保温层,手机突然在口袋里震动——是“城乡菜药互助群”的紧急消息,苏晴发来一段语音,带着明显的焦急:“小安姐,山里雪下得太大,村口的路被积雪封了!村卫生室的感冒冲剂不多了,好几个老人和孩子都冻得发烧,薄荷和紫苏干也快用完了!”
小安心里一沉,转头看向李大爷:“储藏室里的菜药还够吗?”李大爷立刻点头:“之前晒干的薄荷、紫苏和养心菜干都存着呢,还有张医生配的‘防风寒菜药包’,足够村里应急!”张医生接过话:“我再写几份针对儿童发热的用法,用紫苏煮水泡脚能缓解症状,搭配养心菜粥还能补体力。”
老吴一听情况,抄起车钥匙就往货车那边走:“我这就去装防滑链,雪再大也得把药送过去!”志愿者们也纷纷行动,有的往保温箱里装菜药,有的把用法说明整理成大字版,还有人特意煮了姜茶,装在保温杯里让老吴路上喝。
出发前,小安突然想起社区里的防滑沙——山里的路结了冰肯定难走,她赶紧喊来几个志愿者,把仓库里的防滑沙搬上货车。“村里的路陡,撒上沙能防滑,你们也能安全些!”小安一边帮老吴系紧安全带,一边叮嘱。
货车顶着风雪往山里开,小安通过群里的共享位置实时关注行程。群里渐渐热闹起来,社区的居民们听说村里的情况,纷纷留言:“我家有多余的暖宝宝,让老吴捎过去!”“我爸是老中医,有治风寒的土方子,我整理好发群里!”村里的村民们也传来消息:“我们正组织人扫雪,争取把村口的路清出一条道!”
两个多小时后,老吴发来消息:“快到村口了,村民们在路边扫雪,还举着灯笼指路!”小安悬着的心终于放下,赶紧把消息转发到群里,居民们纷纷回复“平安就好”。
没过多久,苏晴发来视频——镜头里,老吴正和村民们卸保温箱,王婶抱着一摞暖宝宝,给在场的老人和孩子分发;张医生的用法说明被贴在村卫生室的墙上,几个村民正照着说明煮菜药;孩子们围着暖宝宝,小脸上满是欢喜。“多亏了你们送的菜药和暖宝宝,老人们的烧已经退下去些了!”苏晴的声音带着暖意,背景里传来老人的感谢声。
这件事让小安和大家意识到,光靠临时送药不够,得建个“城乡菜药互助网”。当天晚上,群里就开了线上会议,敲定了互助网的细则:
1. 社区和村里分别设立“菜药储备点”,每月清点库存,确保薄荷、紫苏等应急菜药充足。
2. 组建“应急配送队”,由老吴和村里的后生们组成,遇到雨雪天气或紧急情况,第一时间配送菜药。
3. 开通“菜药咨询热线”,由张医生和村里的赤脚医生轮流值班,解答大家的用法疑问。
4. 每季度更新《菜药应急手册》,根据季节变化补充用法,比如夏天加防暑配方,冬天添御寒妙招。
老支书在会上特意说:“咱们这互助网,不是一方帮另一方,是互相守护!城里需要新鲜菜,村里随时送;村里需要菜药,城里马上运,咱们就是一家人!”李大爷也跟着说:“等开春了,咱们再一起种些耐寒的菜,冬天也能有新鲜菜药,让互助网更扎实!”
雪渐渐停了,月光透过窗户洒在桌上,小安看着群里大家的留言,心里暖暖的。从暴雨夜的“救命菜”接力,到寒冬里的“菜药互助网”,“都市归田园”早已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扎根在城乡土地上的守护承诺。那些长在土里的蔬菜,不仅能在危急时刻救命,更能在寻常日子里暖心,把都市与田园紧紧连在一起,让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能在需要时,握住那份来自彼此的、带着菜香的温暖守护。